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赣榆区教育局2023年暑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示

2023-07-06 18: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赣榆宣传

汇聚正能量,网聚微动力

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2023年暑假已经来临,为增强师生及家长的防范意识,提高防骗识骗能力,我们梳理了公安等部门发布的涉及缴费、招生、游戏等九类暑期易发高发电信诈骗类型及特点,提醒广大师生及家长提高警惕,切实维护自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现提示如下:

01

警惕缴费诈骗

在家长群(班级群)里,家长如果收到任何需要扫码或“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可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向学校、老师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请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如果接到以学校名义发送退费、缴费短信,要求家长点击链接或回复个人银行账户信息,请家长朋友们不要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更不要轻易透漏个人卡号、密码等信息,一定要先找学校、老师核实情况。

02

警惕招生诈骗

请广大学生家长切勿轻信个别机构、个人所谓“内部指标”或者“计划外指标”等承诺,以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如需了解招生入学政策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咨询,不要轻易将学生的个人信息交予他人。

03

警惕助学金、奖学金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卡号和密码,直接诱导学生到ATM机上进行转账操作。如遇到此类情况,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04

警惕校园贷诈骗

如果遇到“称办理校园贷款需要学生缴纳数千元的保险金”等情况,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国家在大学生贷款方面的政策,提高对各种形式“校园贷”陷阱的辨别能力,对借贷机构广告宣传中的“免费”“优惠”“打折”等内容要多加注意,增强防范意识。

05

警惕网购退款诈骗

学生是网购的重要群体,诈骗分子非法获取网购买家信息后,以商品有问题为由,联系买家退款,退款过程中诈骗分子利用被诈骗对象对网络借贷的陌生,诱使买家进入网络借贷平台,在诈骗分子的不断指引下,一步步从网贷平台上借出现金并转账给诈骗分子。

06

警惕游戏诈骗

警惕诈骗分子以“高价购买游戏账号装备”“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等虚假信息为诱饵,诱骗被诈骗对象添加好友,引导进入虚假交易平台。通过假的资金入账截图让被诈骗对象误以为交易成功,然后以交纳保证金、账号提现失败、账号被冻结等各种理由,要求被诈骗对象反复转账。

07

警惕网络追星诈骗

诈骗分子常常利用学生对偶像的好奇、向往,伪装明星、明星粉丝群应援打榜、进入明星粉丝群收费等形式,哄骗当事人转账。在使用微信、QQ时等社交软件时,切勿轻信他人,涉及钱财务必要谨慎,做到不轻信、不汇款、不转账,及时拒绝并举报。

08

警惕“两卡”犯罪

诈骗分子为逃避警方打击,一般会通过租赁、购买由他人实名注册的手机卡和银行卡(简称“两卡”)进行身份伪装。请大家一定要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网银U盾等,一旦丢失要立即挂失。不出租、出借、出售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等。

09

警惕“夏令营、培训班”陷阱

暑假期间,部分不良商家或非法组织往往以“公益活动”“免费培训班”“心理咨询”“夏令营”等名义为掩护,用虚假广告吸引报名或开展非法活动。请广大师生及家长谨慎选择,防止上当受骗。

原标题:《赣榆区教育局2023年暑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