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贩卖“两卡”的后果,民警只用两双手就讲清了

2023-07-10 19: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如果有人说

出售闲置的银行卡、手机卡就有高额报酬

千万别相信!小心触犯法律!

很多小伙伴可能不太理解

为什么卖个卡这么严重?

今天央视《今日说法》就给大家解答一下

什么是买卖“两卡”

为什么会犯罪

这种罪行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点击查看原文链接:贩卖“两卡”的后果,民警只用两双手就讲清了01

什么是“两卡”?

所谓的“两卡”一般是指手机卡、银行卡以及第三方支付账户等。

手机卡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四大运营商手机卡、虚拟运营商电话卡、物联网卡等;

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非银行机构支付账户等。

02

买卖“两卡”有哪些危害?

非法买卖“两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会被用于网络贩毒、网络赌博等犯罪中,这些犯罪现象对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更关键的是,很多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务工人员,在被开卡中介忽悠后,不惜牺牲自己的信用办理电话卡、银行卡进行贩卖,最后受到法律惩处或者信用惩戒,十分让人痛心。

03

非法买卖“两卡”可能承担的后果

01

信用惩戒

人民银行将相关信息移送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违法违规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

02

限制业务

5年内暂停相关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也就是说,相关单位和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手机银行转账,不能刷卡购物,不能通过购物网站快捷支付,不能注册支付宝账户,不能使用支付宝、微信收发红包、和扫码付款。

03

严管账户

银行和支付机构5年内不得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新开账户。惩戒期满申请开户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加大审核力度。

03

法律处分

非法买卖个人电话卡、银行账户和企业对公账户,除受到上述惩戒外,还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甚至诈骗罪,给个人带来牢狱之灾。

出租、出售、出借、购买个人银行账户、手机卡和各类支付账户,都属于违法行为,把自己的卡提供给犯罪分子使用,就是犯罪分子的“帮凶”,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不论何种情况,在面对不法分子提出租借、收购手机卡、银行卡和支付账号等要求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不为所动,千万不要以身试法,尤其是受骗群体,法律不会因为你是受骗者而不予或减轻惩罚。

这些要点要注意

1.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本人使用,不得出借和转借。

2.切莫幻想“躺着暴富”。不需要专业技能,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又能轻松“暴富”的兼职肯定是有猫腻的。一定不要有“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不会天上掉馅饼。

3.如发现有买卖银行卡、手机卡等犯罪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审批:李忠成

原标题:《贩卖“两卡”的后果,民警只用两双手就讲清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