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电台普法】律师带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2023-07-12 18: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电台普法

用法律眼光观察生活,用法律知识服务生活。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由寿光市司法局、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普法宣传教育节目《说法时间》,我们的节目会邀请专业律师做客直播间,用“以案释法”的方式,与大家一起学习法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更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做客的律师会在线解答您遇到的法律难题。节目播出时间为每三周的周五上午10:00—11:00,欢迎您的收听。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而且新骗术、新手段层出不穷。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共七章50条。今天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山东格辉律师事务所的刘法杰律师为我们解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关知识。

(主持人)刘律师请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刘律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条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与一般诈骗行为相比,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最大特点在于以电信网络平台为载体,通过在线聊天、语音通话等远程、非接触方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为被害人设计陷阱,达到骗取公私财物的目的。比如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冒充电商客服诈骗等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主持人)《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个人规定了哪些禁止行为?

(刘律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四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下列设备、软件:

(一)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

(二)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三)批量账号、网络地址自动切换系统,批量接收提供短信验证、语音验证的平台;

(四)其他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的设备、软件。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及时识别、阻断前款规定的非法设备、软件接入网络,并向公安机关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下列支持或者帮助:

(一)出售、提供个人信息;

(二)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洗钱;

(三)其他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支持或者帮助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主持人)一旦违反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刘律师)(一)刑事责任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行政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民事责任 从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人员,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造成他人损害的,还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四)惩戒措施 对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实施相关违法行为的单位、个人和相关组织者,以及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关联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采取限制其有关卡、账户、账号等功能和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限制入网等措施。

(五)限制出境 对前往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严重地区且出境活动存在重大涉诈活动嫌疑的,可以决定不准其出境;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决定自处罚完毕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准其出境。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案例详细了解一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案例一,张女士在多家银行都办理了银行卡,2023年3月21日,这天张女士再次申请办理某一家银行的银行账户,突然发现办理不成功,她拨打客服进行查询发现超过了该银行的账户数量,已无法办理。那么银行卡可以随便办吗?

(刘律师)不得超量。《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六条规定 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不得超出国家有关规定限制的数量。对经识别存在异常开户情形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有权加强核查或者拒绝开户。

(主持人)第二个案例,小王辞职后导致手头资金紧张,这时朋友小李对他说自己有渠道可以帮小王赚点外块,只需要小王把名下银行卡外借出去,必要时候配合做实名制认证或人脸识别就可以轻松赚钱,小王一听,正好自己现在没有经济来源,于是就在小李的引荐下把多张银行卡外借,可是没高兴多久,小王就被公安机关传唤,原因是别人借用他的银行卡参与电信诈骗违法犯罪,小王为此事后悔不已。那么自己的银行卡可以随意买卖、出租、出借吗?

(刘律师)这个是肯定不可以的,会被纳入信用记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此外,对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实施前款行为的单位、个人和相关组织者,以及因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关联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采取限制其有关卡账户、账号等功能和停止非柜面业务、暂停新业务、限制入网等措施。

(主持人)孩子们马上要放暑假了,在假期里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的机会增多,很容易受到骗子们的诱骗。接下来,请刘律师给听众朋友们揭秘几个诈骗套路。

(刘律师)中小学生容易触及“帮信罪”的两种行为:一、出租出借、贩卖“两卡”。所谓的“两卡”一般是指电话卡、银行卡以及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电话卡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手机卡、虚拟运营商电话卡、物联网卡等;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非银行机构支付账户等。非法买卖“两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会被用于网络贩毒、网络赌博等犯罪中,这些犯罪现象对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更关键的是,很多不明真相的学生、群众,在被骗子忽悠后,不惜牺牲自己的信用办理电话卡、银行卡进行贩卖,最后受到法律惩处或者信用惩戒,十分让人痛心。二、搭建诈骗通信设备。如今,犯罪分子将服务器从境内转移至境外,将通讯工具从大众软件改为境外密聊软件或境内小众聊天软件,将作案设备从传统“伪基站”改为使用“猫池”(Modem pool)、GOIP 、多卡宝、VoIP等,这类利用新空间、新设备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技术性极强,增大了案件查办的难度。

未成年人涉世未深,不法分子在密聊软件上通过花言巧语哄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等内容,使其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甚至犯下“帮信罪”。

主持人结语:其实不管是何种方式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多是利用人们“贪便宜、钻空子、不劳而获”等心理来设计套路,引你上钩。广大听众朋友们平时应时刻筑牢安全意识,不轻信不明来电,不乱点网络弹窗,不随便转账汇款,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等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时及时撤回,拨打110寻求帮助。同时,保护好自己身份证、电话卡、银行卡等身份证件,不出卖、不出租、不外借,不做犯罪分子的帮凶。

原标题:《【电台普法】律师带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