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原来古代人对抑郁症早有研究

2023-07-14 11: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前不久,网络新闻被全球知名歌手COCO李玟轻生的新闻刷屏。很难相信,一位出道至今0污点和绯闻,又总是给人带来阳光的李玟会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并最终因此失去了生命。抑郁症到底有多可怕?

古人也有抑郁症

近几年,娱乐圈“流行”抑郁症。但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是心情不好?是矫情?还是因为没吃过苦头?

都不是!抑郁症是十分严重的心理疾病。抑郁症病人会有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对周围的一切事物丧失兴趣,原本活蹦乱跳的人,可能会突然变得呆滞。此外,食欲亢奋/丧失、失眠/嗜睡都是抑郁症病人会有的症状,很多抑郁症患者甚至会出现幻听、身体莫名疼痛等症状,病人消极情绪积累得越来越多,完全不认同自己,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危险的自杀情绪,自杀率超过15%,可以说,抑郁症在所有疾病中位于自杀率之首。

但事实上,抑郁症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病症,早在数千年的西方国家和中国就已经有抑郁症的产生了。在西方有牛顿、高斯、邱吉尔、梵高患过抑郁症,在中国古代也有不少文人政客因抑郁症而身亡或者自杀。

诗人李贺

李贺的一生有太多不幸与磨难,内外种种压力,使他的人格变得病态、扭曲。有人认为病态的人格导致他诗歌的感伤,而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感伤正是他病态人格的反映。

中国诗歌史上,几乎再没有一位青年诗人偏嗜描写衰老、死亡的事物,翻开长吉诗集,这类意象触目皆是,到处是老、死、衰等字眼,其他像残、断、堕、瘦、古、鬼、枯、颓、病、败、朽、暮、弊、破、哭、愁、幽、折、荒、血、寒、泣、悲、凄、苦等字眼也随处可见,统计结果表明,上述字眼在李贺诗集中共出现440余次,平均每首诗出现两次,出现最多的为“老”字(48次),其次是“寒”字(34次),“断”字(33次),“愁”字(24),“死”字(20次)。

十八岁的时候,李贺就说自己“终军未乘传,颜子鬓先老”——头发已经发白了;不久后他又说“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不止生了白发,还开始掉发了。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李贺其实自己心里很清楚,这是他内心的焦虑所致。功名欲望无法成就,心里急切躁动,从而影响到身体,而心理承受能力更是变弱。

李贺因家境贫寒,意识所迫,其弟弟不得不离家谋生,而李贺也前往潞州投奔其友人张彻。沿途他写了《长平箭头歌》等作品。在潞州,他寄食三年,无所获而归。不久死于家中,卒年二十七岁。

诗人、政治家屈原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屈原主张变法,提倡“美政”,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为挽救楚国,屈原良方颇多,无奈受小人挑拨离间,不能得到楚王信任,忧国忧民,被贬官后郁郁不得志,最后自沉于泪罗江中。

我们从屈原的简述里,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志向远大,却不得志。楚国被秦军攻破后,精神彻底崩溃投河自尽,这是一个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的心路历程,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是因为志向远大,不得志,最终患上了抑郁症,甚至走上不归路。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根据历史记载,赵匡胤患有遗传性的抑郁症和躁狂症,患者内心极其敏感。赵匡胤逼迫对自己有着知遇之恩的柴荣的儿子退位一事,让其心中有了一些愧疚,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愧疚愈加的强烈。

赵匡胤抑郁症越发严重时,内心深处的疑虑也会越来越重。因为抑郁,所以怀疑一切。身为皇帝,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对军政进行了改革,重文轻武,加重文官的权力,削弱武将军权,他认为文官再怎么贪,也不会像武官那样危害大。但重文轻武对于武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内心再清楚不过。内心的愧疚与纠结,让他的抑郁越发严重。

公元976年,赵匡胤和弟弟赵光义在宫中饮酒。据历史记载,两人可能在饮酒的过程中,因讨论继承皇位的问题发生了一些口角。弟弟赵光义希望哥哥赵匡胤死后将皇位继承给他。

喝酒过量对于患有抑郁症的人来说是致命的,酒精麻痹了抑郁症患者的神经,将内心深处的感知释放到了最大。之前对于兵变的愧疚,“杯酒释兵权”的歉疚,再加上和弟弟发生了口角,赵匡胤的情绪更加的激动,外加身上常年积累下来的暗伤与毛病,赵匡胤最后暴病身亡。

古代治疗抑郁的三种方式

中国最早关于抑郁症的文字记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楚国楚穆王的儿子子重因在和吴国对战中失利,抑郁难平,因此而死。在《黄帝内经》中的记载可以发现,当时中国的医学学者认为抑郁和患者自身体质和脏腑失调有关,并且还提到了喜胜怒的方法,这和现代心理疾病的一些治疗方法不谋而同,然而普通的民众却并不这么认为。

中医认为人的情绪不佳会引发身体的疾病,这其实是把人看作一个整体,秉承了身心一体的原则。得了抑郁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妨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对治抑郁症的,以便为我们提供借鉴。

激怒病人疗法

据《吕氏春秋》记载,齐闵王曾患忧郁症,太子遣人请来名医文挚,文挚说:“王之疾必可也,虽然王之疾已,则必杀挚也。”太子感到不解,问为何?文挚说:“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

在太子的再三请求下,文挚被说服前往给齐闵王看病,“与太子期而将往,不当者三,齐王固已怒矣。”文挚与太子约好时间,故意三次爽约,使得齐闵王怒火越烧越旺。

而文挚到后不仅不有愧疚之意,还摆出一副倨傲的样子,礼也不行,鞋也不脱就直接跑到齐闵王的床铺上来给他看病,并用粗鄙之语激怒齐王。之前齐闵王就已经对他有看法了,再加上这家伙如此目中无人,齐闵王的怒气可以说是已经爆表了。

此时,齐闵王实在忍不住了,便开始对文挚破口大骂,就这样,一怒一骂,齐王集聚心头的郁闷一泄而空,抑郁症便好了。但是文挚犯下欺君之罪,严重地激怒了齐闵王,所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于是齐闵王便把文挚给杀了。

我们今天来看,文挚为了坚守医生的职业素养和治好患者的疾病,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可歌可泣!与此同时,也为中医医案史上留下一个心理治疗的典范案例,而其中的原理正是根据中医情志治病原理的“怒胜思”原则。

逗笑病人疗法

清代有一位巡按患有抑郁症,终日闷闷不乐,治疗多次却难见成效,病情反而一天天恶化。经人举荐,一位老者前往诊治。老者望闻问切后,故意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听了捧腹大笑,觉得此人极不靠谱、糊里糊涂,甚至连男女都分不清。自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不治自愈。

一年后,老者又与巡按相遇,这才道明其中玄机,“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这个故事看似荒诞不经,但蕴含的道理却是深刻的,其实治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就是乐观面对每一天。

音乐疗法

我们知道,面对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范仲淹与欧阳修等人呼吁改革,推行了庆历新政。由于改革触犯了利益集团,欧阳修被贬。此外,当其踏上仕途之后,因做官清廉、刚直不阿,得罪了不少同僚,明里暗里对他打压排挤。他长期郁愤难抒,久而久之便患上“幽忧之疾”,也就是如今常说的抑郁症。

当时,欧阳修虽多方求医,却不见病情好转。为了排遣苦闷,他在闲暇之余跟随好友孙道滋学琴。只要操缦,他便万事离心、烦恼尽除,不知不觉间,抑郁症竟然痊愈了。因此其在《琴说》中写道:“余尝有幽忧之话,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从琴声中受惠的欧阳修将这种音乐疗法推荐给了好友杨置。

其实,抑郁症古往今来都一直存在,只要用合适的疗法,便可将其治愈。

抑郁症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想办法走出来,接受专门的治疗和辅导,你需要的是一位引导老师,一位值得信任可以托付的朋友,更需要一颗愿意打开的心。对于抑郁症群体,或许还有人存在偏见,但必然会有更多的理解。

人之所以为人,我们拥有与生俱来的心理自愈能力,是不会被任何人任何事而磨灭的。就像一生饱经宦海沉浮,革新失败屡遭贬谪的刘禹锡,天命之年依然相信“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撰文 | Jane

原标题:《原来古代人对抑郁症早有研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