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铮:有时候看似无用的事情,往往能够造就我们

2023-07-14 11: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有的时候我们是需要“浪费”时间的

我们不要把精力都

花在所谓有用的事情上

有的时候看似无用的事情

往往能够造就我们

这是一刻talks的讲者、著名意大利语译者文铮的演讲。

因为对意大利语的深入研究,他发现意大利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看似无用的事情上,并声称我们几乎都患上了“有用强迫症”。他通过《七堂极简物理课》的例子阐明,一个没“浪费”过时间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你是否患上“有用强迫症”?

大家好,我是一刻talks讲者文铮,我是教外语的,而且我教的是意大利语。全世界学意大利语的人,往往不是出于像学英语或者现在世界上学中文者的目的,是为了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是为了实际的目的。学意大利语的人是为了艺术,为了旅游,为了歌唱,为了画画,为了吃披萨,为了吃喝玩乐的目的。所以从这个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意大利语的背后,它的历史也好,它的文化也好,决定了这门语言的特性。大家也许去过意大利,也许没有去过意大利,也许对意大利有点了解,也许一点了解都没有。那么我们通过几句简单的话来概括一下我们意大利的这个文化。

意大利有尝不尽的美食,而且有饮不尽的美酒,游不完的古迹,赏不文的风景,踢不够的足球,听不够的歌剧,长不了的政府,耗不尽的时间。意大利人不像我们现在人,把很多的时间都花在所谓有用的事情上。其实现在我们得了一种叫做“有用强迫症”,不管是老师教学生,还是家长教孩子,都说要把时间花在有用的事情上。但是我不知道,可能意大利人的时间比我们过得慢、比我们更充裕,所以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一些我们看似没用的事情上,或者我们看似消耗时间、消耗生命的事情上。

比如他们可以花在吃上,意大利的Pasta有通心的、有实心的、有长的、有短的、有螺旋的,意大利也有自己的饺子、包子和馄钝,和我们的不是一个口味。他们可以花在披萨上,大家知道意大利的披萨和美国的披萨是不一样的。他们还有一个特别有名的小吃叫做帕尼尼,也许大家不知道帕尼尼这个词就是意大利语,它们要比现在一些美国洋快餐的一些汉堡要好吃得多。

另外我们看桃心型像蛋糕的那个东西,那个也是意大利一个特产,叫做提拉米苏,这是意大利语。“Tira”是拉拽的意思,“mi”是我,“su”是上去,意思是吃了以后能让我提神,把我带上去。而且一提到葡萄酒,大家都认为法国的最好,其实连法国人自己都承认意大利托斯卡纳的葡萄酒要比他们的葡萄酒好喝得多。还有意大利人每天离不开的咖啡,而且意大利人喝的咖啡并不是美式咖啡,意大利人喝的咖啡是特浓的Espresso,或者是卡布奇诺。

一个人是不是意大利人,你就要看他喝咖啡的时候到底是坐着,还是站着?他走进咖啡馆,要一个咖啡,在吧台前一饮而尽,转身就走,这是意大利人。如果要了一杯高高的咖啡,满满的咖啡,往那儿一坐,一下午,肯定不是意大利人。

最关键的一点,意大利还有什么,大家都知道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欧洲所有国家的人类文化遗产让意大利占去了60%。大家都看到比如说有著名的阿马尔菲海岸,有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佛罗伦萨,还有著名的水城威尼斯,还有古罗马。这个大家也都认识,古罗马的地标性的建筑,Colosseo斗兽场。其实说斗兽场不太恰当,它不光是斗兽,也可以人与人斗,兽与兽斗。如果把那些拱门都封闭起来的话,把里边注上水,还可以船与船斗。

但是大家想这是将近两千年前的一个建筑啊,而且这个建筑最多的时候,在古罗马的时候,能容纳多少人,能容纳五万人,而且这五万人能在20分钟之内顺利地入场,顺利地出场,我相信我们的鸟巢做不到这一点。除了美的享受之外,他们还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什么呢,花在享受生活,享受爱情上。

这个大家都知道,是派克爷爷和赫本奶奶。在50年前,60年前了应该,他们在罗马拍的电影,其实这也是意大利人生活的日常,有的人说意大利人非常浪漫,一个漂亮的女孩如果走过街头的话,很可能会赢得一阵的口哨声,但是你不要担心,那不是流氓,只是一种由衷的赞叹。但是一般如果你没有看上她的话,你也不要对他进行眼神的这种回视,或者眼神的这种交流,你可以低着头,心里默默地乐着。

在1986年的时候,当时我们的快餐业刚刚风起云涌地开始遍及全球。早在那个时候,意大利人就开始提出我们不要快餐,我们与之相反,针锋相对,我们要slow food,我们要慢餐。只以本土的食材,如果这个东西不是本土的,我们不用,而且用当地最传统的烹饪方法,经过精心的烹制,给你端到餐桌上,让你慢慢地享用,这就是slow food。

那么这个slow food运动现在已经遍及全球,在这里普及大家一个常识,如果你在西方一个著名的餐馆里边吃饭的话,千万不要催菜。为什么千万不要催菜呢,因为他们会说我们是slow food。如果你非常着急的话,你觉得10分钟还不上菜,你就会急得不得了的话,你可以到对面,那儿有麦当劳,那儿有肯德基,你可以去那儿吃,千万不要催菜。因为在这种餐馆里催菜是一种失身份、没有礼貌的感觉。

你看意大利人把时间都花在了这个上面,那么难道他们的时间会比我们更长吗?我最近翻了一本书,就是卡洛·罗韦利的《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是一个意大利人,而且这个卡洛·罗韦利非常了得,目前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为什么?因为前些日子可能有一个词,大家耳熟能详,引力波,那么这种圈量子引力理论恰恰是他和其他的一些科学家共同创立、共同发现的。

那么这个科学家他是意大利人,他以意大利人的视角,一开始在书中没有讲物理,而讲了一个故事。谁的故事呢?是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的故事。他说什么?爱因斯坦在他上高中的时候,度过了一年“无所事事”的生活。他高中是独自在德国上的,但是他受不了德国人的那种严苛的教育,受不了那种纪律,受不了那些学科,受不了考试,于是他就跑到意大利。为什么?因为他爸爸正在意大利那儿建立电站,所以在那儿安了个家。他跑到了意大利,于是开始了打引号,“无所事事”的生活。

那么这个时候他开始读书,读谁的书呢,读康德的书。一年之后他考大学,去瑞士苏黎士大学。但是到了大学以后,他没有注册,也从不参加任何考试,也不上规定的课程,而是什么课程好玩,他去听什么课程,对什么课程感兴趣,他去听什么课程,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开始对物理学发生了兴趣。

也就是这样一种所谓的看似浪费时间的举动,造就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于是在他26岁的时候,当时他还是一个专利公司的小职员,一年间发表了三篇论文,都是关于物理学的,但是是物理学的不同的领域。这三篇论文发表之后,按照作者卡洛·罗韦利的说法,这三篇论文哪一篇都足以使他问鼎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在这三篇论文之间,有一篇就是我们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讲的是《狭义相对论》。

那么作者的观点也代表了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意大利物理学家的观点。有的时候我们是需要“浪费”时间的,我们不要把精力都花在所谓有用的事情上,有的时候看似无用的事情,往往能够造就我们。有人说那不是浪费时间吗?其实按照现代物理学的理论,时间不是一个恒定的尺子,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过去就一去不复返的,这里的时间和别处的时间,你的时间和我的时间,其实都不相同。

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按照爱因斯坦,曾经有一个猜想,就是说在宇宙空间越高的地方,离太阳越近的地方,时间过得越快,越低的地方,时间过得越慢。他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住在高高的山上,一个住在海边,那么过了一段时间,当他们两个再度相遇的时候,就会发现山上的兄弟要衰老的比海边的兄弟更快。你看时间其实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是在宇宙中发生了弯曲、发生了变形,对于你、对于我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时我想起了另外一个物理学家,是一个美国人,他叫莱特曼,他在二十多年前也用了这个理论,写了一个小说,叫做《爱因斯坦的梦》。当然他是反其道而为之,他说离地心越近的人,可能时间消失得就越快,离地心越远的人,时间消失得就越慢。于是在瑞士的一个地方,人们纷纷地搬上了山,搬上了阿尔卑斯山,那么搬上山还不够,有些有钱有势的人,他们把房子搭在了高高的柱子上,搭在了高高的桅杆上,像鸟巢一样。

虽然那里空气稀薄,缺吃少穿,而且那里房屋的密度、人口的密度很大,但是他们还以我的房子建得高,我可以俯瞰你,我可以比你节省零点几几秒的时间的寿命,把它看作一种我们成功的标志。但是往往有一些人他们不顾这种约束,或者不顾这种能够延长生命的这种做法,他们觉得上边太挤,空气太稀薄,太没有意思,于是他们就纷纷地下山,在山脚下享受草地,享受森林,享受充足的氧气和空气,享受海水,享受那里丰富的食品。当然山上的人会看不起这样的山下的人,认为他们在消逝生命,认为他们在消磨时间,甚至久而久之山上的人都不许自己的子女和山下的人的子女进行来往。

而山上的人把这种受苦,把这种稀薄的空气,把这种缺衣少穿当做自己的一种修行,还在延续,而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这本书中还提了一件事情,就是爱因斯坦有一个很好的物理学家的朋友,这个朋友叫做米凯莱贝索,他在去世的时候,爱因斯坦给这个人的妹妹写了一封信,为了安慰她。就是像我们这样相信物理学的人,是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分的,它们只是一大块而已。所以我觉得在我们现在这种生活节奏、生活压力下,有的时候我们真的所有人都患上了一种叫做“有用强迫症”,往往要把时间都花在有用的事情上。而且我们的生活节奏,我们的脚步是越来越快,甚至快到我们的灵魂都追不上我们的脚步。

其实有的时候如果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了,我们的这个心灵更加开阔了,也许我们就不会只专注在一件两件的这种所谓有用的事情上,我们就不会把眼睛只盯在邻居的张三李四上,我们就不会把眼睛只盯在这个学校学生的排位上。可能我们决定不了生活的所谓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决定生活的密度,可以决定生活的丰富程度。

我就是属于那种不太专心,总会左顾右盼的人。比如说我的专业是外国文学,是意大利语,可是你看我涉及到物理学的翻译,但是一旦涉及到物理学翻译,我就会关注霍金,关注爱因斯坦,起码我不能够在我翻译的作品中说出外行话来,这叫做“左顾右盼”。可能我明天要关注心理学,明天又关注哲学,那么如果从我一个专业角度来讲,这叫不务正业,有那个时间我可能多写几篇所谓的专业学术论文,让我的晋升快一点,让我很快地升官发财。但是我觉得我的志向在于,我是学外语的,我能够用自己这一点的能力为大家带来更丰富的世界。所以我觉得总结我自己的四个字,因为我不知道别人如何,就是我们在跑路的时候,一定要左顾右盼。

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能够参考一下别人,生存在古罗马的那个氛围中的意大利人,他们是如何处理时间的,他们的时间并不一定比我们都充裕,但是换一种角度,换一种生活态度,可能我们就会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我们就会像那些山下的人一样,虽然我们的生命失去了零点零几秒的时间,但是我们的生命的广度和我们生命的浓度要比山上的人更好。那么在我们最后,我想重温一下《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韦利的一句话,他说一个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当然是打引号,终将一事无成,谢谢大家。

- END -

原标题:《文铮 | 有时候看似无用的事情,往往能够造就我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