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作家杨刚良挂职笔记《田野上的歌谣》出版,记录江苏沛县真实的农村

澎湃新闻记者 郑问
2023-07-16 13:4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江苏 >
字号

一部真实记录中国农村的非虚构作品《田野上的歌谣》在2023年出版,作者是曾写出长篇小说《大爆临界》的杨刚良。

作家以一个或一片农村为写作对象并不罕见,李娟写过《我的阿勒泰》,迟子建写过《额尔古纳河右岸》。从2010年到2021年,作家梁鸿相继出版《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和《梁庄十年》组成的“梁庄三部曲”,更被誉为以村庄为对象的非虚构写作典型。历史到了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徐州作家杨刚良将自己在徐州沛县挂职期间在当地农村的所见所闻,写成非虚构作品《田野上的歌谣》。

《田野上的歌谣》封面

澎湃新闻曾报道,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非虚构”作为一种文体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2010年,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等作品引起《人民文学》时任主编李敬泽的注意,并于当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开辟“非虚构”新栏目,吁请海内外写作者走出书斋,走向现场。从此,“非虚构”在中国不仅是一个学术名词,还是一个日渐广泛的写作实践,覆盖的写作群体越来越大,作家王安忆专门为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开设非虚构课程。

80岁的徐州文学评论家王景陶日前表示,和“梁庄三部曲”等描写农村的作品一样,《田野上的歌谣》记录了徐州沛县真实的乡村和农民,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他说,杨刚良以作家身份到沛县挂职期间,走遍了沛县的众多乡镇村落,和形形色色的农村基层管理者及农民深入交谈,听他们讲述耕种土地的艰辛及收获的喜悦、创业的曲折和成功、生活的磨难和幸福、家庭的聚散、情感的悲喜,展示悠久而固有的传统观念与乡村文化对他们及整个农村的影响,探索新时代新的风尚、新的文化在他们中间如何播种、生根、发芽。

非虚构的真实是什么?具体到写作中,经过选择而呈现的真实、仅以个案存在的真实、容纳情感的真实……诸如此类的真实还算不算真实?这曾在文学界引起关注。

梁鸿曾表示:“我想在非虚构文学里,真实不应仅仅是目光所及的存在,对表象内部纹理的发掘也是真实的一部分。”王景陶认为,在《田野上的歌谣》里,亦呈现出这种对表象内部纹理的发掘。

王景陶具体分析说,杨刚良在写作《田野上的歌谣》时满怀真诚,忠实地记录下农民生活的本能状态,其人其事其景其情都是真实的,原汁原味而无一丝虚假,展示了一位作家如何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他成为他们生存状况、奋斗历程的忠实记录者,成为他们心灵情感的代言人。他的笔下散发着土地的芬芳、滚动着露珠的晶莹、飘荡着田野上的歌声,弥漫着炊烟的诱惑。这种非虚构文学笔法,传承着《史记》的优良传统而又满足新需求。它吸引试图了解农村真实情况的人、吸引关心自己手中饭碗的人、吸引怀有乡愁的人去阅读。而一旦阅读,就将能找到答案,解除自己心中对农村的种种疑虑。”

提及“非虚构的真实”之争,王景陶认为,《田野上的歌谣》以情写实,而又不因情损实,这种笔法是对非虚构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是一种创造性转化,也证实了作家及文化艺术工作者要承担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需要走出书斋,俯下身子,脚踏泥土,手握铁锤,流一身热汗,洗净一颗良心,关心关爱劳苦大众,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既属于这个时代又前瞻未来时代的文学艺术精品。

6月25日,杨刚良在江苏作家网发表文章《踏花归来马蹄香》,提到离开挂职的沛县许久了,心里依然装着这一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一部《田野上的歌谣》,还不足以表达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挂职)两年的时间不算长,却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时光。我双脚踏实地踩在泥土上,得到了与钢筋水泥、柏油马路不一样的深切体验。我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曾经贴得那么近,听他们的心跳,感受他们的呼吸。将来我要做的,就是把心率调整到跟他们一样的频率上,和他们的心一起跳动,直到永远……”

杨刚良,男,1954年7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绿色记忆》、《晚香斋笔记》、中篇小说集《白乌鸦》、报告文学集《天山南北徐州人》、长篇报告文学《从沛筑到中华筑》、长篇小说《大爆临界》等作品。

【文学评论】

一位作家展现的新的文化使命

(王景陶)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从党和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具体到每位个体作家,也有一个如何更努力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问题:如何探索“两个结合”的文艺路径,如何在作品中彰显出新的文化建设?近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小说家杨刚良以一本非虚构作品《田野上的歌谣》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2015年至2016年,杨刚良以作家身份到文化底蕴深厚的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挂职。其间,他走遍了沛县的众多乡镇村落:繁华的、败落的,他都涉足;他和形形色色的农村基层管理者及农民深入交谈:憨厚的、聪慧的、年老的、年轻的,他都亲近。他不带任何固有观念和偏见,和农民们拉家常、交朋友,听他们讲述耕种土地的艰辛及收获的喜悦、创业的曲折和成功、生活的磨难和幸福、家庭的聚散、情感的悲喜,倾听他们对农村现状的满足或意见,对更好的政策和更优秀管理者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深深理解且融进农民们的欣喜、从容、彷徨、挣扎等种种情感,揭示悠久而固有的传统观念与乡村文化对他们及整个农村的影响,探索新时代新的风尚、新的文化在他们中间如何播种、生根、发芽。

杨刚良满怀真诚,忠实地记录下农民生活的本能状态,其人其事其景其情都是真实的,原汁原味而没有虚假。他成为他们生存状况、奋斗历程的忠实记录者,成为他们心灵情感的代言人。他的笔下散发着土地的芬芳、滚动着露珠的晶莹、飘荡着田野上的歌声,弥漫着炊烟的诱惑。这种非虚构文学笔法,传承着《史记》的优良传统而又满足新需求。它吸引试图了解农村真实情况的人、吸引关心自己手中饭碗的人、吸引怀有乡愁的人去阅读。而一旦阅读,就将能找到答案,解除自己心中对农村的种种疑虑,正确理解农民这一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基层劳动者对国家对自己的无私和巨大的贡献。

《田野上的歌谣》的意义还不仅于此:杨刚良在深厚的乡土文学传统中探求艺术新质,更新叙事经验。其清新质朴的语言、感性与理性交融的叙述、鲜活生动的人物、新颖踏实的事件,都以自己诚实诚恳诚挚贯穿起来,这些都为中国传统的非虚构文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它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其间人物虽平凡,却形象感人;事件虽平淡,却振聋发聩。究其原因,一是因其真实,二是作者杨刚良在积累素材及书写时都怀着对农村农民、对土地河流的一腔真情、深情和温情。他有一支感情之笔,他把全身心的情意都倾注到书中的人事景上。这种以情写实,而又不因情损实的笔法,显然是对中国传统非虚构文学的创新和发展,是一种创造性转化。而其效果则艺术地证实了作家及文化艺术工作者只有走出书斋,俯下身子,脚踏泥土,手握铁锤,流一身热汗,洗净一颗良心,关心关爱劳苦大众,以人民为中心,踏实地记录他们真实的生活状况,抒写他们真诚的感情,完整表达他们的希望,创作出既属于这个时代又前瞻未来时代的文学艺术精品,才能像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承担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王景陶,男,文艺评论家、作家,著有《探文思艺录》等作品)

    责任编辑:王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