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视频通话可信吗?当心!眼见不一定为实

2023-07-17 15: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随着科技进步

电信网络诈骗的花样越来越多

最近,甚至出现了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人脸

冒充熟人进行诈骗的案件

↓↓↓

AI换脸以假乱真?

警惕新型网络诈骗手段

近日,山东济南商河县冯某

在使用手机App翻看短视频时

突然收到了一条“自家表哥白某”

发来的私信

对方称有事要冯某帮忙

让冯某加他的QQ号

成功添加QQ好友后

对方拨通了视频电话

虽然通话时间只有7秒

但冯某看清了对方的长相

确定是自家表哥

这个自称表哥的人表示

需要冯某帮他转个款

并以正在开会为由

拒绝了冯某来找他的想法

“表哥”是如何一步步引诱冯某完成转账的?

戳视频,了解事情经过↓

警方判断

这是一起采用AI技术换脸

冒充受害者熟人

进行网络诈骗的案件

犯罪嫌疑人利用了

图像伪造和合成技术

通过视频聊天

冒充受害人的关系人

和受害人进行视频聊天

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伪装性、迷惑性很强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眼见不一定为实

视频通话也需当心

近日,我国陆续出现了数起

利用AI技术实施网络诈骗的案件

专家指出

这类案件中所谓的实时视频通话

是不法分子提前制作好的

一段仿冒视频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安全研究所副所长林美玉表示

其实诈骗的原理是非常初级的

但迷惑性特别强

因为它颠覆了普通老百姓

对于眼见为实的认知

所以需要进一步提高警惕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各种新型诈骗手段也层出不穷

近段时间以来

利用微信群进行诈骗的案件

呈现出多发态势

2023年6月初

河北保定易县公安局破获了一起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

抓捕了13名参与诈骗的人员

这是一起通过诱导受害人进入微信群

进而实施诈骗的案件

戳视频,提高警惕↓

注意!收到这类短信

千万别信

当前,除了微信群、手机App等

相对较新且广泛应用的网络工具

手机短信这一传统通信方式

仍是不法分子的诈骗途径

前段时间,出现了一类

看起来非常低劣的诈骗手法

戳视频,一同了解↓

林美玉提醒

转账时,一定要确认对方的身份

以及这件事情本身是否合理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警方正在持续进行严厉打击

惩治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个人也需提高识骗防骗的意识

建好自身反诈的防火墙

不管是短视频平台、聊天软件

还是短信、电话

涉及任何银行转账、借钱、投资等

一定要多方面、多渠道核实清楚

避免上当受骗

长按下方二维码订阅↓ ↓ ↓

2023年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

来源/《焦点访谈》、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视频通话可信吗?当心!眼见不一定为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