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告别“定海人家”,告别一段地方生活史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吕正音
2023-07-18 19:4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近期,在杨浦区定海路街道,有一场特别的“告别”展览。名为“定海之窗”的建筑内,“定海人家”正在展出。展览主题是定海桥地区居民的自发建造史,吸引了新老当地居民,甚至已动迁至别处的居民,也组织一起前去观看。该展览于五月中下旬开幕,约在九月之前结束。

靠近地铁12号线隆昌路站3号口(左侧),定海之窗建筑(右侧)掩映在树冠和绿地景观中。 本文图片均由吕正音提供

定海桥地区靠近复兴岛,位于“定海之窗”几个街区之外,从定海之窗沿着隆昌路往黄浦江方向走,有不同时期建成的住宅群组,比如西方风格住宅群、建国初期工人 “自建房”,以及由政府统一建设的、常被称为老旧小区的“工人新村”。

定海桥地区于2021年左右开展土地收储,2022年前后陆续画上句号,原本是“自建房”的居民陆续动迁。“定海人家”主要展示土地收储前居民自发建造的起因经过、代表性的空间形态、以及自发建造的材料和工具。

在旧有住区即将消失、新内容尚未进驻之际,介绍社区即将消失的样貌,是一种对城市文化/记忆的“抢救性保存”(策展人语)。

它分为两个展厅,既有个体记忆呈现,也展示了个体与时代广阔背景的联系。

第一个展厅关注自发建造的材料与“自建房”中的日常生活形式。第二个展厅呈现“自建史”相关的国家政策时间轴。对应第一展厅内容,可以看到社区空间如何随着国家政策而改变。

 “为了能让大家自行改善住房条件,国家颁布法律政策对自建房进行支持,允许居民自行增加住房面积。”讲解员指着墙上的时间轴节点说道。

 定海人家展览第一个展厅内,模型展示着定海桥居民自建房内的日常生活形态。

多样的城市肌理“拼贴”,形成了定海路街道的社区空间。

历史文化记忆该如何接续传承,在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研究等领域中是一个核心话题。如果拆迁不可避免,土生土长的居民必然要搬走,往日的街巷的痕迹即将消失,社区的历史文化记忆,该选择保存什么?以什么形式保存?

展览和记录是一种形式。保留某些代表性建筑,并活化为社区服务空间也是一种形式。

比如,进行展览的建筑定海之窗本身。走进它的大门,刻意保留的粗糙混凝土墙面,就让人好奇这座建筑的故事。

改建前,该建筑是伟达工具厂,成立于1981年。“当时大量知青返乡后没有工作岗位,于是就出现了街道工厂”,展览现场的讲解员表示。

定海之窗改造,始于 2018年,建筑由定海路街道办公室向伟达工具厂租来,由社区规划师王文军团队在研究项目基础上进行。在空间设计上,原有屋顶由单坡扩增为双坡,一新一旧两个伞型屋顶,将室内外檐下空间扩展为近似正方型空间,可以办展览,也可以作为小型活动的举办场地,也可以容纳社区商业。

改建后,该建筑从工具厂成为容纳多种用途的社区公共空间。疫情时期,定海之窗临时作为核酸检测和打疫苗的场所,随后展览“定海人家”。“以后,定海之窗也主要向社区提供公益服务,具体什么功能,街道办也正在筹划。”讲解员说道。

社区的日常记忆,如果发生在一代人身上,也可被称作社区的文化脉络。工厂职工和工业企业不断搬离街道,承载了某一历史阶段居住需求的自建房正在消失。街道社区将有新的蜕变。但过去这些居民的日常,组成了地方的生活史本身,承载了特定的文化。城市文化向来是多元的,这一段成为历史的社区文化值得“被看见”。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