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好课返场 | 慕课《2022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创作在线培训交流活动》第二期来啦

2023-07-18 08: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 开课时间 <<<

2023年7月17日至8月14日

课程介绍

科学影像创作是融合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一个科学影像作品的创作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团队配合才能完成,此过程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科学影像创作涉及很多学科,在提升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和艺术修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次课程旨在帮助参与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的科技辅导教师全方位理解科学影像节对于参赛青少年的培养方向与考核指标等,从科学探究方法、拍摄剪辑技术等不同维度提升教师们的科学影像制作水平,同时为教师们创造一个能够跨界交流的机会,打开教师们的视野与思路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创作出优秀的科学影像作品。

学/习/提/示

本课程为「慕课」

只有在开课时间内

完成所有课时的学习

按时提交作业并达标

才可以顺利获得慕课结业证书

课程大纲

序号

课时名称

主讲人

课时1

浅谈青少年科学影像

创作指导

戴剑

课时2

科学探究纪录片中的

“探究”

马冠中

课时3

家门口的科学探究

何鑫

课时4

科学微电影的剧本创作

李默

课时5

影像拍摄指南

杨帆

课时6

影像后期制作

杨远帆

课时7

如何做一个严谨又通俗

的科普动画视频

汪振兴

课时8

科普视频制作小技巧

李剑龙

课时9

元宇宙下科学影像

创作的可能

张燕翔

课时10

优秀科学影像作品解析

黄瀛灏

本课程已开设专属QQ学习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入群

扫 码 入 群

群名称:科学影像节慕课第二期

群号:723297493

讲师介绍

戴剑

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科普指导,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后备人选,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国内联络部副部长和国际生态学校评委,上海中外文化交流协会摄影分会理事,曾获全国优秀自然科学辅导教师十佳,上海市优秀科技辅导员、上海市科普促进奖等荣誉称号。

马冠中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师,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科学教育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致力于科学思考和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与研究。多次在全国和省市级教师培训中为科学教师、科技辅导员、师范生做科学思考、科学本质教学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何鑫

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上海野鸟会资深会员,野性中国自然影像学校毕业学员,上海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广播电台系列科普栏目常驻嘉宾。曾荣获福特汽车环保奖、上海静安青年英才、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科普之星等称号。

李默

资深编剧,全国中小学科普科幻人才培养委员会委员。研究生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获硕士学位,并被派往台北艺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多次担任北京国家国际科学表演大赛评委。科普故事创作培训超过170场,指导学员作品多次获奖。个人作品曾受国家教科委资助,并受邀在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演出。有与中国国家动物馆、山西科技馆、东莞科技馆、中国动物学会等多家科普机构合作经历,深受好评。

杨帆

独立科普视频制作人。独立化学科普视频《疯狂化学》系列以及与科普中国·新华网科普频道合作的化学科普视频《实验室的魔法日常》系列全网播放量逾千万,广受观众好评。科普图书《实验室的魔法手册》被中国化学会评为2019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优秀科普图书。同时还著有《疯狂化学》同名科普图书及与科普中国•新华网科普频道合作的物理科普视频《解构自然》系列等。

杨远帆

中国科技大学在读博士, “昇科影视”品牌创始人。团队当前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多个部门的宣传工作,主导制作了中国科大2022招生宣传片。团队所著“碳量子点”科普作品,助力中国科大学生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特等奖”。曾任中国科技大学招生官方新媒体平台学生负责人,个人短视频浏览量破2亿,所运营帐号1年涨粉40w+,现为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大宣传IP窗口。

汪振兴

@柴知道 创始人。柴知道团队擅长制作科普动画视频,力求以有趣、清晰的方式,讲解生活中的硬知识。@柴知道 在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拥有大量观众,全网粉丝过千万。

李剑龙

李剑龙,理论物理学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菠萝科学奖策划人,谢耳朵科学漫画工作室创始人。工作室以绘本、漫画和动画短片为载体,将前沿的科学知识融于有趣的小故事中。主要作品有科普漫画书《有本事来吃我呀》,《这屁股我不要了》,《新科技驾到》与科普动画《宇称不守恒》、《广义相对论》、《同步辐射》和《时间反演对称性》等。

张燕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图形学会互联网图学专委会理事。出版我国第一部使用增强现实技术制作及出版的科普读物《“掌”握科学-增强现实虚拟互动科普读物》,获2014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出版融入AR交互体验的科普著作《优美的科学》,获安徽省2018年十佳皖版图书奖、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黄瀛灏

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硕士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戏剧系。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系列纪录片《花开中国》(2020)总导演,江苏卫视系列纪录片《行走山河之北纬三十度》(2019)制片人/导演,东方卫视及探索频道合作户外真人秀《与贝尔越野千里》(2017)执行总导演/中方负责人,《跟着贝尔去冒险》(2016)故事组总导演。

学习方式

网页端

参加课程学习的人员,可登录“科技学堂”网站(https://www.sciclass.cn),注册账号后,在慕课《2022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创作在线培训交流活动》的课程页面点击“立即报名”,即可学习。

手机端

原标题:《好课返场 | 慕课《2022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创作在线培训交流活动》第二期来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