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们,陪伴中国大学篮球走过五年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马作宇
2023-07-21 16:08
来源:澎湃新闻
赢家 >
字号

“随着橙狮体育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运营协议告一段落,CUBAL联赛也将迈入全新阶段。未来,橙狮体育将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多方合作伙伴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全新身份继续支持CUBAL联赛。”

7月21日,橙狮体育(原阿里体育)董事长兼CEO穆旸在社交网络上发表了《给所有CUBAL球迷的一封信》,以这样的方式正式宣布:

橙狮体育已经结束此前长达5个赛季的CUBAL联赛独家商务运营服务合作协议,未来将以荣誉合作伙伴和/或赞助商身份继续支持接下来的两届CUBAL联赛。

这5年,中国大学篮球取得重大发展。

穆旸还在信中说,“即使受疫情影响,比赛规模缩减,橙狮体育在过去5年依然投入近5亿元支持校园体育的发展。”

5年前,当橙狮体育以6.6亿元“天价”拿下CUBAL独家运营权时,外界舆论一片哗然;如今,当CUBAL“破圈”并一步步提升商业价值和影响力,橙狮体育完成使命,告别运营身份,转而成为联赛合作伙伴和赞助商。

对于快速成长中的CUBAL而言,过去5年的市场化和娱乐化,给联赛带来了话题和热度,同时也让校园中的明星球员有了更多走进职业赛场的机会。

这5年的努力,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且找到了理想的发展方向。

CUBAL赛事现场。

五年创造多项纪录,CUBAL走出“象牙塔”

“校园体育的发展决定的是中国体育的未来。”当接手CUBAL联赛不久,橙狮体育表达了这样一番期待。

“我们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合作伙伴一起创新合作与运营模式,让CUBAL能比肩美国NCAA,成为国民IP。”

这样的“豪言壮语”在当时看来,多少有些说夸张的味道。

根据CUBAL联赛上一任运营商非凡中国的公开数据,他们在运营联赛的5个赛季里,联赛转播场次达到1000场,在包括CCTV5、新浪、优酷和腾讯等平台播出,覆盖校园人群达到3000万左右,CUBAL联赛官方微博粉丝73万、官方微信公众号粉丝24万、头条号粉丝25万……这样的数据想要在短期内对标NCAA在美国的影响力,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5年过去,橙狮体育交出的一份成绩单确实足够亮眼。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的5个赛季里,CUBAL在全网的累积粉丝数量已经从原本的122万增长到了345万,赛事相关的抖音播放量从原本的25万蹿升到如今的25亿,转播场次也从1000场变成了超过18000场,线下观众及活动参与人次超过400万,线上观看人次则在5年里超过30亿。不仅如此,联赛的赞助品牌的数量和类型也有了大幅提升。

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校园篮球赛事,CUBAL用一个又一个新纪录“复制”了类似NCAA联赛在美国所创造的热潮——2019-2020赛季,在西南交通大学进行的四川赛区基层赛决赛第二回合,西南交大与成都体院一役吸引了7148人入场观战,创下CUBAL基层赛单场上座纪录。

2020-2021赛季全明星之夜创下专业直播单场播放量7164万的历史最高数据;5个赛季,CUBAL的媒体转播首次覆盖四大赛区、全国32个省(市、区),达到有史以来转播的最多场次和最大规模。

随着大学生篮球赛事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关注,橙狮体育开始带领CUBAL进行更大胆的尝试——那就是走出“象牙塔”。

在过去的20届CUBAL联赛里,绝大多数比赛都在学校内举行,由学校通过特定渠道定向发票,而社会观众鲜少渠道获取进场观赛的机会。直到2021年,CUBAL首次将重要赛段移师至社会场馆举办,并且公开售票。

于是乎,位于苏州、重庆、成都的乐动力体育中心相继留下了大学生球员在巅峰四强赛、全明星之夜和总决赛这些重要舞台上展示青春的画面。

不仅如此,每一个座无虚席的赛场以及“提前售罄”的门票销售情况,都证明了“让比赛走出校园”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橙狮体育副总裁黄春翔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CUBAL的重要比赛转移到社会场馆,很多城市都希望争取办赛的机会,“可能从单一的比赛来看,它脱离了校园,但是从整体上看,CUBAL反而跟校园更加紧密了。”

广东工业大学的陈国豪作为CUBAL联赛今年的FMVP,顺利在CBA选秀大会当选状元。

加速市场化,大学生球员闯进CBA

事实上,就在橙狮体育联手大学生体育协会对CUBAL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升级的过程中,外界也一度对联赛产生过质疑——联赛商业化和市场化会不会让校园篮球变得不纯粹,5年间清华大学男篮的“三连冠”背后是不是名校垄断了优秀的篮球人才。

“我们从来不反对大学体育的市场化和娱乐化,我们觉得校园体育发展到一定的时候,需要跟市场接轨。”

彼时,当黄春翔和澎湃新闻记者说起CUBAL的商业化布局,他就表示,大学生球员的故事需要被更多人看到,“让更多的资源进来,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些大学生球员的故事。”

也就是在那几个赛季,运营方开始在学生球员中“造星”——在的网络真人秀《这!就是灌篮》节目中崭露头角的王少杰、祝铭震、李玮颢和邬挺嘉,最终都顺利从校园走进了职业赛场。

也就是从那段时间开始,校园篮球的赛场上特别是在社会场馆举行的重要场次中,越来越多CBA俱乐部的总经理和主教练都来到赛场,提前了解他们关注到的一些大学生球员。

从此前的霍楠到刘维伟,再到刚刚结束的CUBAL总决赛,包括广东男篮的总经理朱芳雨和主教练杜锋都来到了现场,一边为自己的学弟们助威,一边也在观察着比赛中的潜力新人。

这5年时间里,大学生球员们在选秀大会上频繁亮相以及在此后各自职业联赛中的闪耀,是对CUBAL愈发成熟的最好肯定。

比如在今年,广东工业大学男篮的陈国豪和清华大学的邹阳在CUBAL总决赛的表现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在今年选秀大会上的顺位。

“联赛商业度高我觉得是一件好事,这样能激励球员去打得更好,做得更好。当然必须正视的是,能够接近CBA选秀标准的球员还是极少部分。”

作为曾经中国男篮教练组成员,中南大学的白江教练告诉澎湃新闻记者,CUBAL联赛在这几个赛季的改革让更多人关注大学篮球,也让大学生球员有了更多动力去提升自我。

同样的观点也出现在了带领清华大学男篮缔造“三连冠”的功勋教练陈磊的采访中,“这几年赛事水平搞上去了。关注度越高,优秀的球员就越有曝光,他们就会在训练中想要更努力。”

CUBAL联赛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所带来的“造星”和“破圈”,给更多球员争取进入职业联赛的动力和机会,从2015年至今的9届CBA选秀,一共有71名CUBAL球员被选中,其中今年的选秀大会中就有14名“菜鸟”来自CUBAL联赛。

CUBAL现场的观众。

从校园篮球到校园体育,目标聚焦“全民健身”

“我们很自豪,这5年,CUBAL联赛开创了一个全新纪元。通过推动主客场制的实施和球迷见面会、第二主场、全明星之夜票选、中外大学生友谊赛等活动的主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魔鬼主场和火热球市;目送一届又一届校园篮球佼佼者走向更高职业舞台;更是见证了校园篮球观看者、参与者的成倍增长和传播效能的指数级提升……”

据相关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虽然橙狮体育结束了CUBAL联赛独家商务运营服务合作协议,但在转为合作伙伴和赞助商之后,橙狮体育依旧会在办赛方面继续支持CUBAL联赛的重要场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已经同意橙狮体育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负责男子一级联赛揭幕战、全明星赛、巅峰四强总决赛的场地提供和保障。

事实上,在接手CUBAL联赛的运营权之初,橙狮体育已手握校园足球联赛CUFA运营权。此外,他们还在2015年将NCAA旗下的Pac-12联盟赛事引入中国,但随着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和办赛环境的变化,CUFA赛事提前协商解约,Pac-12联盟赛事也无法举办,橙狮体育就将专注力聚焦在校园篮球市场。

之所以橙狮体育一直投身于校园体育的运营和打造,其实背后还有更深的用意——那就是通过比赛去引领整个校园运动,进而通过整体资源的联动,推进全民健身。

“不管是票务还是线上平台运营,还是带动场馆利用率,都是在打地基。”在黄春翔的计划之中,CUBAL联赛想在5到7年时间里从“1.0版本”逐步进入“2.0版本”,随之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

“像CUBAL总决赛和全明星赛这些金字塔尖上的明珠赛事,将会成为带动社会场馆的优质资源。”

而当越来越多橙狮体育启动运营的社会场馆在这几年因为CUBAL的赛事被关注之后,场馆内的其他全民健身业务也得到了更多关注,不仅如此,橙狮体育依托阿里“生态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也通过CUBAL联赛重要场次的举行得以实践和验证。

就如在刚刚结束的CUBAL总决赛中,联赛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数字人员工Letty(小乐),并且在当晚的暖场环节,Letty和现场的啦啦队员一起完成了一段舞蹈首秀。

Letty的亮相其实就是为了未来在更多的平台与运动用户互动并且推动全民健身做铺垫。

Letty(小乐)在表演中。

既然将目标定位“推动全民健身”,学生自然是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这也是为什么橙狮体育希望携手大学生体育协会继续深耕校园体育,就如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申震所期待的:

“我们希望CUBAL是引领和带动,然后尽量去把越来越多像乒羽、攀岩、游泳,包括健身健美这些将近70个项目,带回到校园里,让更多青年大学生们有选择,并且参与其中。”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