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族团结聚合力 齐心共圆致富梦

2023-07-21 12: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三亚市委、市政府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谋篇布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推进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现实之需、战略之策、固本之举,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举措,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培育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典型。

  2020年11月,由三亚培育推荐的吉阳区博后村委会、三亚市逸夫中学获评“海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3年1月,博后村获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022年,博后村村民人均年收入29500元,较十年前翻了两番有余。博后村从曾经无人问津的盐碱地,摇身一变成为如今吸睛无数的“网红”打卡地,完成蜕变的背后,是三亚市委、市政府以“5A级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不断探索,因地制宜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结出的丰硕“果实”。

民族文化进校园

团结之花遍地开

如今,漫步在三亚市逸夫中学的校园里,大到校园里的文化长廊,小到墙上的宣传栏,民族团结元素随处可见。“我希望学生们能在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里成长,继而把老一辈的‘非遗’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三亚市逸夫中学副校长庾月生表示,为此,学校自2010年起将黎族竹竿舞列入七年级必修课程,专门编发教材授课,定期举办竹竿舞比赛检验授课成果。同时,学校还专门开设黎锦技艺、黎族竹木乐器、黎族舞蹈等课后特色服务,邀请黄丽琼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手艺人走进校园,给学生授课。

创办于1994年的三亚市逸夫中学,现有学生800余名,主要面向附近的博后、六盘、六道、大茅、中廖、田独等少数民族村庄(社区)招生,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达90%以上。创校以来,三亚市逸夫中学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在民族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氛围中成长。

“每年的‘三月三’、校园艺术节都是我们学校的重要活动节点,届时会要求每个班级通过自主编排竹竿舞、演奏竹木乐器等方式参与活动,在引导同学们学习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升大家的团队协作能力。”庾月生说,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演出、比赛,让民族之风从三亚市逸夫中学“吹”向远方。今年4月,三亚市逸夫中学荣获2023年三亚市“三月三”黎苗绣技艺竞赛优秀组织奖,该校学生董凯银荣获少年组第一名。2022年,三亚市逸夫中学荣获海南省青少年春节联欢晚会银奖、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竹竿舞、黎锦)传承学校、三亚市竹竿舞特色学校。今年6月,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小学专程组织教师队伍来到三亚市逸夫中学学习竹竿舞授课经验。

一条黎锦铺就产业致富路

庾月生说,开设黎锦技艺、黎族竹竿舞等课程的初衷,除了想培养学生们的文化传承意识,还希望授予他们一技之长。而今,在三亚黎响服饰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黎响”),庾月生的想法正一步步映照成现实。

今年24岁的黎族女孩高泽,自小在天涯区梅村村长大。受高中老师启蒙,高泽一直热衷于黎锦技艺,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希望能在毕业时回到家乡从事黎锦设计相关的工作。黎响给了高泽一个圆梦的“舞台”。去年毕业后,高泽便在黎响担任黎锦产品设计师。“如果不是留在黎响,我大概率会离开家乡。”高泽说。

在黎响,像高泽一样圆梦的黎族老乡并不少。作为一家集专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少数民族服饰有限公司,黎响致力于黎族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承、发展与利用,主营黎族织锦、苗族刺绣、特色文创旅游工艺品等业务,旗下开设鹿回头黎族故事文创产业园、黎族故事生活馆等项目,一半以上员工为黎族老乡。“公司里都是跟我一样想要推广少数民族文创产品的‘追梦人’。”黎响董事长黎成有回忆,11年前,从事旅游行业多年的他,预见到少数民族文创产品市场发展的广阔空间,毅然放弃了旅游景区管理高层的职位,和两位伙伴合伙创业,从3人组成的小作坊一路发展至今。今年上半年,黎响营收已有近两百万元。

“我是一名自小在鹿回头社区长大的黎族人,亲身体会过黎族文化的魅力,知道广阔空间,大有可为,尽管先前从事过导游、管理等多个职业,但我决定把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文创产品作为我余生持续坚持的事业。”黎成有表示。

难能可贵的是,黎成有不但坚持自己“追梦”,还带领身边黎族老乡致富。为了不断丰富产品样式,提高产品质量,黎响在自主研发、设计、生产黎锦的同时,每年都会不定期去往周边市县的黎族村落,向“非遗”传承人寻求合作,收购他们手里织好的黎锦,五指山市通什镇番那村村民刘伟童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伟童在与黎响合作之前,编织黎锦只是她空闲时候承接的兼职,农活才是她的主业。那时,她每月纺织黎锦仅有几百元的收益。与黎响合作至今,刘伟童每月可通过纺织黎锦获得近3000元收入。“有时在黎响担任授课老师,教导其他人纺织黎锦,还能获得更多收入。”刘伟童说。

7月19日,记者在鹿回头黎族故事文创产业园非遗工坊看到,自动纺织机嗡嗡作响,工人们在织好的黎锦上小心地修剪着多余的线头。纺织机编织着黎锦的同时,也在织就无数黎族老乡的致富梦想。

来源:三亚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