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伏将至!常喝一碗汤,排出体内积存的“寒湿”,身体的小毛病都少了

2023-07-21 08: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医生开药方。”

三伏天气候炎热,喜冷贪凉的人很多,但这类行为往往会给身体留下“寒湿”的隐患。

在最难熬的中伏,喝下一碗羊汤,大汗淋漓之余排出体内寒湿真是再合适不过。

“伏羊汤”也可“冬病夏治”

我国伏天吃羊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尧舜时期。

因羊肉具有补虚祛寒、温补气血、益肾补衰、开胃健身、助元益精之功效,故而正确饮用“伏羊汤”同样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

《本草纲目》中亦有相关记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此外,羊肉含钙、铁离子较多,对于防治骨质疏松、贫血等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

三伏天人体力消耗增大,适当吃些高蛋白的食物,也有助补充体力,保存精力。

哪些人适合喝“伏羊汤”

伏天羊汤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

适宜人群

✿患有冬天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疾病者,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产后病等,且中医辨证为虚寒证者。

此类人群多表现出手脚冰冷、畏寒喜暖、神倦易困、舌淡苔白等症状。

✿健康人群若平素贪凉喜冷,同样容易受到外界寒气入侵,也可适当服用。

不适宜人群

✿患有证属实热、阴虚内热疾病的患者不宜食用;平素容易上火、牙痛、口舌生疮的人群不宜食用;患有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人也不宜食用。

✿此外,肝炎患者过多食用羊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也不推荐食用。

“伏羊汤”烹饪有讲究

01

注意烹饪方式

伏天吃羊肉应该采用清淡的烹饪方式,建议尽量清炖,避免烧烤等方式,可以在补充人体元气的同时避免上火。

同时在烹饪时少放食盐、葱、姜,更应避免辛辣燥热的佐料。

02

注意食物搭配

在《本草纲目》中有“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的说法。

由于醋性甘温,与羊肉同煮易生火动血,对于心脏功能不良及血液病患者来说,不宜将二者搭配食用。

此外,西瓜等性寒的食物不宜与温补的羊肉同食,不然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羊汤食谱

材料:取羊肉500克,鲜生姜30克,食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放入滚水中汆烫一下后马上捞出,再次冲洗干净备用。生姜切片备用。热锅倒入油,小火烧热,放入姜片,小火爆香至颜色变深且卷曲,放入羊肉续炒约2分钟。倒入适量水,改中火煮至滚后再改回小火,加盖炖煮约50分钟。熄火续焖约1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关于“伏羊汤”的食用方式,建议每一伏服用一次,每次量不超过500克。

资料:养生中国、中国中医药报

原标题:《中伏将至!常喝一碗汤,排出体内积存的“寒湿”,身体的小毛病都少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