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典回顾 | 烫了水泡怎么办?(第二版)

2023-07-21 20: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陈郑礼 烧伤科医生陈郑礼 收录于合集#伤口 67 个 #急救 25 个

我今天介绍一下,轻度烧伤/烫伤之后小水泡的处理方法。

小水泡,一般是由于热水、热汤溅在身上引起的。热水温度一般不高,常见的是: 烧开后,放置了几分钟的热水,或者是饮水机里80℃左右的热水。

类似这样的情况不用着急去医院。可以在家中自己处理。

下面为各位朋友介绍一下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愈合、避免留疤。

需要注意的是:热油、沸水(100℃)、电击(包括点烟器)、暖宝宝、热水袋等原因所造成的烧烫伤较严重,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建议到医院就诊。

时间点:烫伤发生即刻

伤后即刻的正确冲洗,是唯一可以减轻受伤程度的方法。

水泡形成之前的急救处理,要比水泡形成以后的处理,要重要很多。

这里说几个关键点:

1、冲洗是首选操作,而不是浸泡、冷敷或冰敷;

2、如果无法冲洗,才考虑浸泡;无法浸泡,考虑冷敷;尽量不要使用冰敷;

3、使用常温自来水进行冲洗,没必要使用消毒液;

4、请尽量冲洗的时间久一些,最好能冲洗30分钟以上;

5、请至少冲洗到痛觉消失;

6、受伤以后的6小时内,冲洗都会有很好效果。

为什么要冲洗?

足够的时间不仅可以降低深部组织的温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后期的渗出,也就是减轻水泡的程度。

饰品必须要脱去,比如:戒指、手镯、手表、皮带。

关于上药

很多朋友有一个误区,就是会纠结于上哪种药物的问题。

其实,刚烫伤的时候,不要纠结于涂什么药,而是应该正确地冷疗,以及准备一些无菌物品方便以后换药治疗。

建议去附近药房买一些创可贴或医用无菌纱布以及医用胶布、棉球、碘伏,以备后用。

和一般人想象中的不同,药膏所起的作用并不能减轻烫伤程度,如果水泡皮没破,也没有抗感染、促进愈合的作用。

药膏主要的作用是止痛和防止创面干燥成痂,因为一旦成痂,底下的渗出液就出不来了,容易感染。具体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上药之前要先消毒,推荐使用碘伏消毒,也可以使用专业的消毒水洗必泰(醋酸氯己定溶液)。禁止使用酒精、碘酒一类的液体。

然后上药,之前我建议不要用油性药膏,是因为油性药膏对于深度烫伤容易引起感染。

比如热油、火焰,或者是一杯开水泼溅在身上这类面积较大,或者深度较深的烫伤,不推荐使用油性药膏,建议使用专业的处方烫伤药膏,如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比较合适,这里不展开讲了。

如果确定是比较浅的烫伤,可以使用一点非处方烫伤药膏,比如百多邦、红霉素软膏、湿润烫伤膏等等,作急救用药,如果后期发生感染,则需要更换专业药物。

不建议使用一些“土方”,如:紫药水、红药水、泰国青草膏、牙膏、酱油。

不建议伤口上再覆盖衣物了,因为捂在衣服里,容易感染。

时间点:伤后数小时

判断是否形成水泡。水泡有时候不会马上就起来,而是慢慢形成。甚至会到第二天起床,才发现起了水泡。

如果伤口没有起水泡,就不用进一步处理。皮肤红斑引起的刺痛会很快好转,不必担心。大部分情况也不需要用药,如果比较担心,或者比较疼痛,可以使用一点芦荟胶保湿。

水泡形成以后,要不要弄破?这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

很多病友都会问我,我不太敢弄破水泡,放着不动可以吗?还有些病友认为,弄破水泡会留疤。

水泡到底弄破好还是不弄破好呢?

其实学术界本身对此也有争议。为什么那么简单的问题还会存在争议呢?

�� 我这里举个例子,让您先知道一下原理:

水泡就好比一包牛奶,包装袋是水泡皮,感染就是里面的牛奶(水泡液)变质了。

在密封良好的情况下,牛奶是可以存放一段时间的。所以水泡皮没破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保证不感染的。但是就算密封的再好,几天之后,里面的牛奶也会变质,包装也会自己涨破。所以什么时候弄破包装袋,就有一定的争议。

实际上,这个问题也不必太纠结,大部分烫伤的水泡再小心也会自己破,能吸收的不多。况且水泡破不破,对于后期是否留疤也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不管水泡是否破裂,正确地处理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包装破损,如果不处理,牛奶就非常容易变质,这时最好把里面的牛奶都倒出来,让包装袋尽量干瘪,或者索性把包装袋整个撕开,晾干。水泡也是一样,如果出现感染的迹象,就要尽早弄破水泡。

那么多大的水泡可以保留呢?

如果水泡不明显隆起,只是平平的一点,可以保留水泡皮,等待自愈。

我个人建议:如果大于一个拇指指甲盖,或者水泡起的很快(6小时内明显高出),亦或者评估下来感染风险很高,那么建议戳破水泡。

保留水泡的风险在于,水泡可能会慢慢变大,把周围正常的皮肤也撑开变成水泡。

需要注意的是:在工具没到的时候,还是建议暂时保留一下水泡皮,因为如果没有敷料覆盖,破裂的水泡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感染。

等到药房购买的工具到了以后,就可以动手戳破水泡了。先用碘伏消毒一下水泡及周围(注意不能用酒精),使用干净的镊子,在水泡边缘,最好是靠下的边缘,也就是水能流出来的位置,轻轻撕开一个小孔,孔尽可能的大,哪怕撕掉一半水泡皮都没有太大问题。不用担心疼痛的问题,一般不会有任何感觉。

水泡处理视频

放水泡前后对比

敷料覆盖操作:

处理完水泡,上完药,应该要覆盖敷料。

小的水泡使用创可贴,稍大的使用纱布,也可以使用专业的泡沫敷料。

创可贴和纱布等外敷料的作用并不仅是保护创面,更重要是吸收水泡里的渗液,所以敷料必须紧贴水泡,才能压出水泡里的液体。

有些部位比较疏松且容易活动,比如虎口部位,仅用创可贴难以贴紧,可以用绷带或者胶布增加压力。

水泡处理误区:

❌ 既不上药、也不盖纱布:

创面不要暴露在空气中。纱布的透气性能很好,并不会把伤口捂坏。而且,纱布吸收渗液的效果比自然风干要好的多。

❌ 光上药、不盖纱布:

这样会导致药物很快风干,干掉的药膏对伤口并没有什么作用。所以如果真的不想盖纱布,就要一天上药很多次。比较麻烦,又容易蹭掉。

❌ 光盖纱布不上药:

容易粘连伤口。下次再换药的时候,纱布就揭不下来了,很危险。

换药频率:

建议每天换药一次。至少两天换药一次。每次上药前记得要消毒。

时间点:伤后第4天左右

这个时候会面临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去掉水泡皮。

伤后4天左右的时间点,水泡皮留在创面上的意义已经不大了,推荐完全去除。

那么肯定有些朋友觉得这么做很可怕,会问:“能不能不要去掉水泡皮呢?”

有些情况下是可以的:如果此时水泡周围很干燥,伤口不痛不痒,也没有一圈红晕,那么基本上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了。伤口一周后再碰水比较安全。

这种情况是最理想的,也是最轻的。

再严重一点的话,会有一个肿痛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炎症反应”。

具体表现为类似感染的伤口周围红肿,但是程度相对比较轻,伤口感觉疼痛或者瘙痒。

很多病友会认为是因为自己之前处理的不好,或者碰水了,造成了感染,其实并非如此。

这个过程本身的生理意义在于:聚集血液里的白细胞,让身体准备好应对可能的感染。

“炎症反应”的阶段,建议去除水泡皮,避免进一步引起感染。

感染的伤口会红肿得很厉害,一般下肢的伤口会疼的没办法走路。此外还会流脓,臭味等体征。如果出现“红、肿、热、痛、斑、味、脓液、发烧”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就是感染(发炎)的表现。

发生以上情况,就必须要尽快去除水泡皮,有条件的话要赶紧就医治疗,再自己处理恐怕不妥。

如果实在不能就医,推荐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处方抗菌药物,请至药店或网购)外涂后包扎起来,并且停止使用一切摸上去油油的“烫伤膏”。

感染伤口至少一天换药一次。

最后一点,关于洗澡

水泡没破的时候可以洗澡,洗澡时尽量保护好水泡。

水泡破裂的情况下,建议一周内不要洗澡,因为除了容易感染外,还会引起疼痛。这段时间内,可以用一些防水的泡沫敷料覆盖伤口后洗澡;或者用保鲜膜将伤口裹住之后再洗。

如果洗澡的时候破了,或者进水了,也不要惊慌。洗完后把水泡里的液体尽量挤出,然后消毒、上药、包扎就行。

我是陈医生 不是陈Eason

我不会唱歌 我只懂医学

陈郑礼 医生

烧伤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第二军医大学博士

上海市卫健委烧伤科质量管理中心秘书

擅长:感染伤口、疤痕防治、低温烫伤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