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二十年,这三件标志性大事,如何影响萧山的“底层逻辑”?

2023-07-23 10: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萧山发布 萧山发布

20年前,在畅想萧山发展之际,或许没人能料到,这个“发展”会如此之巨大,堪称“历史级别”的“翻天覆地”。

20年后,当蓦然回首之时,萧山正在全面总结过往之路,深度探析城市变迁的“关键几步”。

是的,历史的每一个瞬间,共筑时代的每一个新进程,而“关键几步”则大大加速这一进程。

近期,在多个重要场合,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王敏提到20年三件标志性大事:“工业冲千亿、宝马赠英雄”“启动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城区”以及“还湖于民,唱响新时期‘西湘记’”。

这三件标志性大事,立足于萧山自身角度,结合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维度,既是以面托点的提炼、以点映面的缩影,也是萧山按下快进键的“关键几步”。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透视这三件标志性大事,且看萧山巨变如何发生。

这三件大事,为何具有“标志性”

过去20年,发生在这片热土的大小事情不计其数,加速萧山发展的事件也有不少,但为何这三件大事被认为具有“标志性”?这背后,既包含着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充满着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众所周知,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努力,到本世纪初,萧山形成了“工业主导、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径,县域经济达到“登峰造极”,和当年的昆山不遑多让,是兄弟县市区歆羡的“别人家的孩子”。

萧山迎来“高光时刻”的同一时期,内外部环境正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比如,中国加入WTO,从此掀开经济发展新篇章;又如,杭州提出“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宏伟设想,萧山迎来撤市设区。这意味着,时代这艘巨轮,推动萧山经济社会迎来新机遇、进入新阶段,而这三件大事恰恰顺应了萧山这一新特征、新趋势。

工业是萧山立区之本,“工业冲千亿”构成了一代人的骄傲与荣光,更被普遍看作萧山成为浙江“老大哥”的标志。在实现冲千亿的历史性突破后,萧山工业借势WTO,立足产业优势,抢抓国际分工机遇,借梯登高、借船出海,触角不断伸向全球产业链、探寻经济分工链,市场版图越拓越广、发展根基越站越稳。

自管理委员会设立后,“年轻”的钱江世纪城,带着融杭桥头堡的新使命,加快开启全新探索与实践,杭州迈入“钱塘江时代”的标志性工程杭州奥体博览城,三分之二坐落于钱江世纪城。从G20杭州峰会主会场到杭州亚运会核心区,此后的钱江世纪城承担了一项项“国家任务”,一举成为历史机遇策源之地、省市战略赋能之地。

作为“母亲湖”,湘湖孕育了8000年跨湖桥文化,是萧山人的精魂所在。当通过早年大发展实现“藏富于民”后,精神富裕成为萧山人的新追求。殷实的地方财政,也为开展巨大投资的世纪工程提供了可能,因此当举全区之力推进“还湖于民”,就已注定会成为载入史册的一件大事。

从中不难看出,这三件大事具有强烈的区域特征,以及鲜明的萧山辨识度,某种程度上,也是20年前萧山选择新突破口时的城市“大战略”。

当然,历史的进程也处处透露出“历史的巧合”——

工业冲千亿、启动钱江世纪城开发、吹响“还湖于民”世纪号角,这三件大事全部发生于2003年,从头到尾全程见证、深度推动萧山践行“八八战略”二十年这个完整周期。

这三件标志性大事,“大”在哪里

大事大事,不仅指具体事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声势大、影响大,更多侧重于对后续发展的作用大、意义大。

20年来,工业始终是萧山经济的主体,是萧山增长的强引擎、转型的大平台、创新的主战场。其间,尽管陷入“成长的烦恼”,面临“慢进则退”的产业阵痛,但萧山从未放弃对工业的坚持,大力推进“高水平走出高质量引进来”。从高光、低谷到重振、攀高,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径持续探索实践。

一方面,做强做优“土著”类传统企业,积极推动数实融合,全力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连续20年居全省首位,成为全国拥有2家世界500强企业仅有的两个区之一;另一方面,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充裕的产业资本,不断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集群,努力培育一批新“地瓜”,如2022年萧山区百强工业企业前10名中,3家是近20年落地,排名最靠前的科百特稳居第五,仅次于土长土长的“四大集团”。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改变萧山历史上“村村冒烟、镇镇点火”的乡镇经济,还推动萧山工业从以“萧山人经济”为主转向海纳百川的“包容型经济”。

20年来,借力重大城市事件,钱江世纪城一路“逆袭”、爆发崛起,实现从“乡下小伙”到“网红明星”、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质变,成为了公认的“杭州城市新中心”,并被誉为萧山过去20年城市化成就的最重要象征、最显著标识。

杭州“第一楼”杭州世纪中心、“化蝶”形状体游馆、全球最大“玉琮”综合训练馆、“三叶草”博地中心等城市门户地标不断塑造,钱江世纪城持续刷新杭州天际线,形成城市最独特风景线;浙大妇院、杭二、学军等一流医疗教育资源跨江而来,杭州SKP、奥体印象城、EIC综合体、第六空间家居创意设计中心等高端配套功能加快完善,钱江世纪城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又激烈,城市虹吸效应变得越来越强,目前已吸引20多万人生活居住,其中80%为青年人。更重要的是,它的崛起,不仅使萧山的城市重心从北干山一带北移至钱塘江南岸,也推动萧山从县城一跃成为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

20年来,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一如既往、从未间断,并为“龙之双目”画上了点睛之笔。从一期、二期到三期,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的重点,逐步从水域面积的扩大、物理空间的拓宽等硬环境打造转向了本土文化的挖掘、旅游业态的集聚等软环境重塑。如今的湘湖,已经不仅是一个地理上“人工湖”、人文上的“文化湖”,更是一个产业上的“创新湖”,是萧山四大主平台之一。

特别是,随着“中国视谷”启动建设、“萧滨一体化”深入推进、新时代“西湘记”全面唱响、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正式启用,湘湖被赋予了萧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增长极之一的高远目标,肩负起打造杭州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最重要支撑点之一的重要使命,未来还将成为中国最美生态湖景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跨湖桥文化和吴越文化集中展示地、“中国视谷”和“萧滨一体化”核心承载地。无疑,湘湖不再仅仅是萧山的湘湖,更已是杭州的湘湖。

可以说,这三件标志性大事很大程度上加速推进了萧山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对萧山20年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为下个20年奠定了扎实基础。

这三件标志性大事,如何影响未来

周祖友摄

回顾过去20年,萧山巨变肉眼可见、切身可感。在看到巨变之际,更重要是看到巨变背后的底层逻辑。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三件标志性大事给萧山带来的,不仅是以个体发展赋能全域发展,还有很多深层次、根本上的东西,推动了萧山发展的底层逻辑发生改变。

比如,以“兵团+专班”实现发展模式从“摊大饼”变成“蒸小笼”,通过跨区域合作打造“中国视谷”产业集群,主动加速融杭接沪步伐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的萧山,已基本听不到讨论“融杭”话题,这是因为,萧山就是杭州一部分,而且是杭州的中心城区,这种理念已成为萧山人的普遍共识。

总体来说,三件标志性大事贯彻始终、延续至今,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历届党委政府接续奋斗,充分展现了历史的传承、现实的延续和未来的接力。它们不仅拉大了城市框架、放大了萧山格局,更让萧山变得更开放、更包容、更现代、更创新,从而助推萧山从根本上重塑发展理念、发展机制与发展路径,使“立足萧山发展萧山、跳出萧山发展萧山”进一步落地,并转化为产、城、人、文等方面的每一处变化。

的确,从面上看,20年来,萧山最大变化是从县域经济走向都市经济;从底层看,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萧山打破行政区域惯性思维、突破本土主义传统路径,将自身放置到“城市群”维度去重新明确定位、找准方向,以都市经济的方法论推动城市全面转型升级,以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新角色代表杭州站上世界擂台参与城市竞争,这是一次理念的大飞跃,更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而在这一进程中,三件标志性大事扮演了具体支撑点、关键推动点的角色。

底层逻辑的这种质变,是萧山面向未来的最大底气,也是萧山再创辉煌的最大信心。是的,每时每刻,都会成为过往历史;最好时刻,却是当下的每时每刻。萧山之路漫且长,且看20年后再出发。

记者:姚潮龙

资料:区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二十年,这三件标志性大事,如何影响萧山的“底层逻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