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建投读书会·君住长江︱张伟然:江、湖交汇的岳阳

张伟然
2023-07-25 11:50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作为北外滩上的一张人文名片,“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自2017年起,已推出了十季系列读书会,包含讲座、展览、生活节、沉浸式戏剧、城市行走等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近百场。根据读书会的内容,2020年出版了《江南纪》一书,2023年正开展《上海纪》的出版工作。

“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第十一季以【君住长江】为主题,选取了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南京,6座长江沿岸的、与上海“共饮一江水”的城市作为议题,邀请当地背景的学者,来到北外滩滨江的建投书局,与市民读者共同在上海阅见“长江文化带”,再以全新文化视角回望上海的城市之光。

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第十一季【君住长江】系列第三期,建投书局邀请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中心教授张伟然讲述岳阳及湖南的历史文化。

金句短视频(04:10)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处江湖之远:岳阳及湖南文化谈片”,主要谈谈岳阳的总体文化面貌。岳阳不算一个特别大的城市,但地处洞庭湖和长江交汇处,支撑它的是整个湖南文化。我想先从岳阳这个地方讲起,再发散到湖南的文化特征。

一、 前世今生:岳阳的政区沿革

梳理政区沿革是历史地理专业的学者在着手研究一个地方时要做的第一步工作,也就是关注历史上这个地方是由哪些政区管辖的。从秦代到两汉,岳阳一直隶属于以长沙为中心的高层政区。不但没有设郡,甚至还没有设县,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看不到任何行政建置。

 

西汉

东汉

中国历史的一个特征是:每到分裂时期,周边地区的地域开发都会加速。秦和两汉都是统一王朝,当时岳阳不算重要。而到了三国分立时期,孙吴在南方与刘备互争雄长,岳阳就开始驻军,有了一些设施。西晋设县,叫巴陵县,东晋时这一建置得以沿续。刘宋时期,升为巴陵郡,地域范围差不多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在政治上升格了。

孙吴

西晋

东晋

刘宋

南朝(宋齐梁陈)有一个特征:以长沙为中心单独设立了一个湘州。它是高层政区,下面管辖郡。按理岳阳从来都属于以长沙为中心的高层政区,但到了湘州设立的时候,它没有属于湘州,而是属于以今武昌为中心的高层政区郢州。今湖南西部的沅水流域也属于郢州。

到了隋朝,政区恢复到秦代的二级制,巴陵郡以岳阳为中心,掌管着洞庭湖东岸和北岸。唐朝与隋朝相似,不过唐代的高层区划有一种源起于监察区的道。岳阳与湘水流域一同隶属于江南道。稍后江南道细分为三道,此地属于江南西道。安史乱后又隶属于被进一步细分出来的湖南道。

萧齐

 

五代分裂时期对于湖南发展特别有意义。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这一地方政权,这是湖南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割据政权。巴陵也属于楚。

到了宋代,高层政区有点变化。今湖南东部湘、资流域,大致即原“湘州”的管辖范围,建立了一个高层政区叫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这也就是今天“湖南”这个地名得名的渊源。此时岳阳和今湖南西部的沅、澧流域属于重心在江汉平原的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从这个意义讲,岳阳这个地方很奇怪,尽管它在历史上长期属于以长沙为中心的高层政区,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和沅、澧流域,和江汉平原联结在一起。它是湖南和湖北之间的通道。

五代

元朝把今湖南与湖北的部分地区合成一个省,叫湖广省;岳阳设有二级政区岳州路。明朝将今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与今湖南全省一起划为湖广省,岳阳设有岳州府,管辖洞庭湖东岸、北岸,以及西岸的澧水流域。此时岳州府的地盘最宽,一直到清朝才又缩减到唐宋岳州的范围,不再管辖澧水流域。

总结一下岳阳的政区沿革,首先,历史上岳阳建立政区比较晚,到西晋才设县,南朝才设郡。其次,它既曾属于以长沙为中心的高层政区,也在相当长时间里属于以江汉平原为核心的高层政区。这也就是我们要着重关注的岳阳地域归属问题。刘宋时期,岳阳属郢州;到了唐后期,它属武昌军节度使,不属湖南观察使;宋代属荆湖北路,不属荆湖南路;明代辖有澧水流域,清代与澧水流域的联系仍十分密切。

下图是清朝湖南学政陆宝忠到各个府州考试秀才的行走路线图,他从长沙走到岳州,从岳州考完试走到洞庭湖西部的澧州,再到常德,最后回到长沙。可以看到之所以政区方面这样设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此地有个洞庭湖。

陆宝忠督学湖南岁科两考路线图

二、 一湖一山一楼一城

(一)八百里洞庭:水域范围与历史变迁

洞庭湖给岳阳当地文化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首先要说明,洞庭湖有时是泛称,有时是专称。泛称是指整个湖南北部的湖泊,大而化之可以分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岳阳边上的洞庭湖,就是今狭义的洞庭湖,大体相当于泛称时东洞庭湖的概念。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北洞庭湖在历史上存在,现在基本上已没有这种说法了。这些地方水陆变化很大,很多原来的水域已成为陆地,现在常年有水的基本上只有东洞庭湖一带。

中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这一降水特征使得洞庭湖面季节变化非常大。有句话叫“春夏一片,秋冬一线”,意即夏半年洪水季节,洞庭湖地区汪洋如海,所谓八百里洞庭。但到了冬半年枯水季节,一片片的湖面都没有了,露出的全是芦苇滩,以及滩涂间一条条的河道。正常水位,洞庭湖地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大小湖泊。中古时期比较大的有“三湖”,即洞庭湖、青草湖、赤沙湖。

历史时期洞庭湖水系图

我的老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已故教授张修桂先生做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这是研究洞庭湖变迁的经典文献。文中提到洞庭湖的演变可以分为三大阶段,第一段是从全新世初期到公元3世纪(西晋),洞庭湖地区基本上是河网交错的平原湖汊。从4世纪到19世纪中叶,就是从东晋一直到清代中叶漫长的历史时间里,洞庭湖的湖盆逐渐沉降,水面不断扩大。因此,历史上洞庭湖曾长期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长江四口入洞庭湖,带来大量泥沙。这些泥沙在洞庭湖中沉淀,导致湖面急剧淤积变小。

(二)君山: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中有一个岛叫君山,传说是舜帝二妃的葬地。舜帝南巡,二妃来寻,阻风于此,卒葬岳阳。此地因湘君而得名,在古代也曾被称作洞庭山、湘山。毛泽东主席曾有一联著名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基于这一典故。流传很广的“湘女多情”的说法也与这一典故有关。这些传说和诗篇将岳阳放在了全国的文化语境里,给湖南文化带来了很多生发空间。

君山岛

大家知道在江南有个太湖,太湖上面也有岛,也叫洞庭山。郭璞《江赋》中讲到:“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潜逵傍通,幽岫窈窕。”什么意思呢?传说洞庭湖中的君山,与太湖中的洞庭山,地下有一条通道是互相连通的。这里有一个历史常识,岳阳有个洞庭湖,湖中有个岛叫君山,也叫洞庭山;太湖中有个岛叫洞庭山,中古时期很多文人把太湖也叫做洞庭湖。这样,在中古相当长一段时间,两湖两山都可以叫做“洞庭”。后来这两处湖山的地名才慢慢地分流,湖南的湖专称洞庭湖,山叫君山;江南的湖专称太湖,山叫洞庭山,还分为洞庭东山、洞庭西山。

唐代有一篇著名的传奇小说叫《柳毅传》,开头就讲“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这句话,可以让人认为柳毅是湖南人。但事实上,那篇小说整个都是以东南一带为空间背景而写作的。所以,很多古典文学学者对于《柳毅传》里面的洞庭湖到底指今江南的太湖还是今湖南的洞庭湖一直存在争议。正因为有这样一篇传奇小说,北宋范致明撰写的《岳阳风土记》里记载,当时君山上的一个井就已被称作“柳毅井”。在小说里,柳毅就是从井里下到洞庭湖底下去见洞庭湖水神洞庭君的。

君山远景

(三) 岳阳楼:登楼赋诗,畅意抒怀

湖、山之外,就是一座楼,岳阳楼。一说到岳阳,很多人就想起岳阳楼。传说岳阳楼是三国时期孙吴大将鲁肃建立的阅兵楼。此说确否已不可考。在此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历史上的岳阳楼,其实就是岳阳城的西门城楼。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建筑,而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它名盛于唐代张说在岳阳当刺史时,《太平寰宇记》中有记载:“唐开元四年,张说自中书令为岳州刺史,常与才士登此楼,有诗百余篇,列于楼壁。”

《岳阳风土记》中记载:“岳陽楼城,西門楼也。下瞰洞庭,景物宽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除守此州,毎与才士登楼賦诗,自尔名著。”就是说,从张说开始,很多诗人才子在此地写诗,这些诗流传开来,岳阳楼的名气就形成了。在《全唐诗》里,李白、杜甫、贾至、刘长卿、韩愈、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在此地写过诗。

宋代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让岳阳楼的名气层楼更上。其中有个掌故,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但他本人并没有到过岳阳。他自幼在太湖边长大,见惯了大湖的样子,加上熟读前人的相关作品,也就写出了这篇著名的文章。其中有很多是想象之词。

《岳阳楼记》在观念气息方面特别契合湖南人的文化理想,当然这也是整个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文化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忧国忧民,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思想,与古代读书人普遍追求的文化理想非常接近。

(四) 岳州城:三江交汇,山水阻绝

唐中后期元和年间有一部地理总志叫《元和郡县志》,简称《元和志》。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特别重要。它记载“巴陵城,对三江口”。三江指哪三江?“岷江为西江”,即长江;“澧江为中江”;湘江从南面来,为南江。三江交汇的地方叫三江口。这是唐代的记载。

明代隆庆年间修过一部《岳州府志》,里面记载了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最早是“鲁肃城巴丘”,即三国时期,孙吴大将鲁肃在巴丘(今岳阳)驻军,建了一个城。到了东晋咸和年间,陶侃也在巴丘筑了城,但不在岳阳城这个地方,而在它以东八里左右。“今岳州郡城始于宋元嘉十六年,因肃旧围增筑,……内跨冈岭,滨阻三江,历代悉仍其旧。”这一记载很重要,说明了岳阳城选址的由来。一直到“洪武四年始拓而再筑之。二十五年重加甃砌。”即,到了明初才扩大并筑城,洪武二十五年再用砖加固。当时周长约七里,高三丈六尺。其西滨湖,唐人讲“波撼岳阳城”,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岳阳城真真切切的就在洞庭湖边上,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激荡。

清代地方志里岳阳城和君山形势图

北宋张舜民从北方去今湖南南部的郴州,他把一路见闻写成了一本行记,叫做《郴行录》。途经岳阳时,他写道:“晚登岳阳楼,即岳州之西门也。下湖水,北望荆江自西北流东南,至岳州城下与湖水合而东流,始为大江。凡絶湖而南西者,趋鼎、澧。”鼎州就是今常德,澧州治今澧县。“西北趋荆、峡,一湖之间,分此四路也。毎岁十月以后,四月以前,水落洲生,四江可辨。”就是说,每一年农历十月以后,一直到第二年四月之前,湖水干涸,湘、资、沅、澧四条江都能分辨,这也就是刚才讲的枯水一线。“余时弥漫,云涯相浃,日月出没,皆在其中。”这就是刚才说的洪水一片。“望水中如覆斗者,即君山也。”就是说,君山就像一个古代量谷米的斗倒扣在水中。而“岳州西南山势如覆舟”,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感。

1949年以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岳阳作为城市发展一直不大。建国之初,此地取消了地级建构,岳阳属于长沙专署。1961年,毛泽东主席说岳阳还是应该设一个地区,于是1964年建立了岳阳专署。到1983年成为省辖市,到1996年才设岳阳楼区(主城区)和君山区(郊区)。

1949年城区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6万人。1976年做规划,主城区2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3万人,也是非常小的。1990年,规划区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人。2000年,中心城区75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所以岳阳真正飞速发展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现在这个地方一城加四镇,城是中心城区,四镇是云溪、路口、陆城、湖滨。总体上来说这个地方属于大分散小集中格局,当然这个地方是没有办法,大家一看这个地图就知道,它的地盘很小,受到了湖、山的限制。

岳阳地区地图

三、文化命题:得江山之助

(一) 江山之助

刚才提到岳阳的一些神话传说,包括君山与太湖、柳毅井等,现在讲一个文化命题。中国人几千年以来一直喜欢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张说,刚才给大家提到过好几回,他在开元年间曾经做过岳州刺史,与其他文人在岳阳楼上写诗雅集,由此打响了岳阳楼的名气。他的传记里有个说法:“说,字道济,洛阳人。垂拱四年,举学综古今科,中第三等,考策日封进,授太子校书。令曰:‘张说文思清新,艺能优洽。金门对策,已居高科之首;银榜效官,宜申一命之秩。’后累迁凤阁舍人。睿宗时,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开元十八年,终左丞相、燕国公。说敦气节,重然诺。为文精壮,长于碑志。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诗法特妙,晚谪岳阳,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之助。今有集三十卷,行于世。”

这段话的意思,首先是张说在唐代是非常著名的诗人、文人。他的碑志写得特别出色,朝廷很多大文章都是他写出来的。有一个成语叫“燕许大手笔”,燕指燕国公张说,许指许国公苏颋。到了晚年谪居岳阳的时候,他的诗风发生非常大改变,变得特别凄婉,当时很多人说他诗风之所以改变,是得了江山之助。研究古典文学的人对这一点特别着迷。我们可以注意到,写作诗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气质、履历、学养等方面的影响,但是有些地方的人写作的诗文会有一种特别的地域风格,历来研究古典文学的人都会特别注意地理环境对于人的帮助。

我是学历史文化地理的。文化地理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就是,一个地理环境能给人提供什么刺激,能给人文化上的创造带来哪些帮助。这个地理环境因素不是很多地方都很明显,我注意到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有两个地方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浙东。从南朝到唐代,有数百上千的文人到过浙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浙东一批地方文史工作者提出一个概念叫“唐诗之路”。本来,我们中国文人在西晋以前不大会欣赏山水的美。中国最古的文学作品《诗经》以北方作者为主,像动物、花鸟虫鱼、田园山水这些东西在那个时代的作品里都出现过,但都是作为一种背景描写,不会被当作审美主题。永嘉南渡后,大量北方人士迁居南方,受到南方自然环境的刺激,开始出现田园诗、山水诗。山水诗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浙东山水的刺激。东晋时的著名典故“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也与此有关。

另一个与浙东差不多同样著名的地方就是湖南。其中洞庭湖作为非常巨大的地理景物,它摆在那里,给人的印象就很不一般。我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历史上水运交通比陆路交通更重要,因为水运交通成本低运输量大。但洞庭湖不是这样,它处在湘江和长江之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阻塞而不是有利于交通的作用。

(二) 洞庭之阻

1. 遐方、清绝地

有一条史料称,张说谪居岳州时,常郁郁不乐。有人上奏朝廷,不宜让他“沦滞于遐方”。意思是张说这个人非常有才,不宜让他长期居留在远方。我当初看到这句话时大吃一惊。在我印象中,岳阳是三江交汇之地,交通便利发达,张说在此地,怎么会是“沦滞于遐方”呢?

还有一条类似的史料。徐安贞,安史之乱以后为了避罪,躲到衡山。大书法家李北海(邕)到南岳游览,认识他,用船捎上他往北返。走到长沙,徐安贞对人感慨说:“潇湘逢故人,若幽谷之睹太阳。不然,委顿岩穴矣。”意思是,在潇湘间,北方人要想碰到一个老朋友,简直像在幽谷里看到太阳,有那么难。

这些史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当时的湘江流域跟中原交通非常不发达。岳州是湘江流域最北面的地方,当时中原人就认为是远方了。至于南岳衡山一带,竟然被形容在幽谷里。

大家知道杜甫最后几年到了湘江流域,最后死在湖南。他进入湖南不久,看到湖南景色非常特别,就曾写下两句诗:“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清绝这两个字特别耐人寻味。清当然可以说是很天然,经济不是很发达。这个字可以说是对东晋罗含《湘中记》中“湘水至清,深五六丈,下见底,碎石若樗蒲子”那段著名描写的回响。而绝,大致意味着与外地相隔绝。“清绝”并用,既是对当时潇湘间自然环境的形容,也是对这个地方人事简古的慨叹。

柳宗元在一篇文章里写了这么一句话:“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就是说,当时一般人如果自发游历,做生意,过洞庭、上湘江那是很少见的。戴叔伦,有一句诗讲“云雨一消散,悠悠关复河。俱从泛舟役,遂隔洞庭波。”一个隔字,就很明显把洞庭湖作为一种阻隔交通的地理事物。

2.交通线路东迁与洞庭之险

下面是一张空间范围比较大的地图。在很多人想象中,岳阳处在十字路口,东西向有长江,南北向有湘江,纵横交错,实际上不然。古代东西向沿长江的交通,在这一带是不走长江干流的,要避开洞庭湖。有两份中古时期的行记可作例证,陆游的《入蜀记》和范成大的《吴船录》。陆游是今绍兴人,范成大是太湖边上的人。陆溯江而上,范顺流而下。他们经过今两湖,从武汉到宜昌这一段,不是走长江干流,而是从江汉平原走。从长江入汉水,直接到江陵,完美地避开岳阳。这是古代东西向交通的状况。

南北向交通,就全国范围来说,这一带最重要的当然是连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过(南)岭交通。过岭交通线路主要分布在湖南和江西境内,在铁路兴起之前,江西主要就是经鄱阳湖溯赣水一线;而湖南境内理论上讲有四条,分别是走湘水上游支流耒水、潇水、灵渠,以及取道沅水。但是就交通重要性方面来讲,湖南四道比不过江西一道。因此,虽然湖南开发比江西早,但中古时期江西的发达远远超过湖南。

岳阳地图

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交通线路都是连通首都和外贸港口的。秦汉时首都在今陕西关中,外贸港口在北部湾一带。这两点相连,湖南较江西更加近便。因此在秦代开凿灵渠沟通湘漓。那个时候湖南交通地位比江西重要一些。但是随着历史发展,晋代以后外贸港口从北部湾东移至广州。中原地区首都位置也不断东移。秦、西汉在关中,东汉就东移至洛阳。唐代也是长安和洛阳,北宋进一步东迁到开封。这样,整个连线就往东偏。隋代又修筑大运河,连通黄河、淮河与长江流域。水运的优势发挥出来,南北交通大动脉必然是赣水而不可能是湘水。以致岳阳这一带交通并不十分发达,对湖南文化发展也造成很大影响。

举个例子。刚刚说到明代湖南、湖北统称为湖广省,省会在武昌。湖南士子往省会考乡试,要经过洞庭湖,非常不方便。入清以后两湖分省,湖南人强烈要求乡试也分别举行,叫作分闱。湘潭人陈鹏年曾上过一个条陈,里面有这么一段,说:“洞庭之水,自夏初至秋,盖巨浸汪洋,绵亘数百里,狂风恶浪发作不常,每当大比之年,贫寒士子,或十数人、或数人敛费僦舟,冲涛而往,一舟覆溺则所损者多人,一番沦波则各郡县引以为戒。于是湖南士子畏怯不前,有终身未见场屋者。动曰湖南人少,是因洞庭之险而少,非诸生额数少于湖北,郡县少于湖北,学册舆图历历可稽也。”这段话有一些文学夸张成分,但形象地体现了洞庭之险。

3.独立之风气

湘人陈旭麓先生是华东师大名教授。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对了解民国年间的湖南文化很有帮助。文章说:“童年,常听长辈说某某‘出湖’了,那是说他有了出息,出了头。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叫‘出湖’,词源何来?过了许多年,才知道‘湖’是指洞庭,‘出湖’就是出洞庭湖。‘洞庭波送一僧来’,八指头陀出了湖;《洞庭湖》杂志创刊,湘籍留日学生出了湖。湖南的名山胜水,就是这样鼓励着她的儿女前进。”这段很有意思。陈旭麓先生小的时候,京广线已经开通,湖南人走出湖南已经不需要坐船,而可以坐火车。但在那个时候,‘出湖’这个词仍然是湖南人的口头禅。到我小的时候,‘出湖’这个口头禅已经没有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再走水路。所以,湖南打破洞庭之阻这个格局,铁路交通方式的使用是非常关键的要素。

现在湖南人百分之七八十是江西移民后裔。中古时期,江西比湖南发达。从南宋至明,江西是移民输出的地方,湖南是移民输入的地方,所谓“江西填湖广”。而最近数十年,湖南发展超过江西,这就是铁路的重要性。当然现在江西交通也改善很多。可以预期,江西和湖南都会有一波新的发展。

湖南文化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洞庭之阻”的影响。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也是一个很著名的学者,曾经在湖南工作很长时间,写过一本很著名的书叫《近百年湖南学风》。该书开头就讲:“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抑亦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

这段话的内涵特别丰富。前面描写湖南的地理形势,讲湖南北面为长江、南边为五岭所阻隔,西边是少数民族地区,发达程度欠缺。由此钱先生认为湖南是一个四塞之国。这点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受此影响,历史上湖南的交通形势和文化风气是相对闭塞的,“常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正因为这样,湖南人气质有点独特,经常出现一些跟中原其他省份风气不同的人物。从清代中后期以来,准确讲自从太平天国以后,中国每一次社会运动,湖南人都特别多,经常出现一些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研究近代史的人早就注意到这一现象,写了很多文章。以至于从80年代开始,湖南有一批学者专门研究近代湖湘文化。最先开风气的是湖南师大老校长林增平先生,他走了已经30年了,现在还有很多湖南学者研究这一问题。大家都觉得很奇特。在近代以前,湖南文化名人特别少,整个古代史上湖南的文化名人屈指可数;但到了近现代,实在是太多了,不是论个,而是论批。一批批,一茬茬,根本数不过来。湘潭杨度还曾自豪地宣称:“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何等地豪迈。也许正像钱基博先生认为的那样,湖南这个地方风气自创。那个地方的人,个性跟其他地方不一样,所以能区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由此形成了自立独特的湖南文化。

“君住长江”第二期讲座视频(117:28)
(文稿整理:姜楠)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