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ESG Weekly》:美日“围剿”半导体出口 ESG大旗下 半导体企业如何保卫环环相扣的供应链…

2023-07-28 18: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田箫 科创板日报 收录于合集 #ESG Weekly 16个

从国内几大半导体龙头企业的ESG报告中来看,其在供应链“本土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仍体现不足。庞大繁杂的供应链体系中,“本土化”绝非唯一的风险点。

研究员 | 田箫

继美国与荷兰之后,7月23日,日本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的新规正式生效。整个东亚区域乃至全球半导体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再次被迫卷入波澜四起的动荡中。

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去年中国的半导体采购额为1800亿美元,占全球5559亿美元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最大的单一市场。同样,中国的半导体企业,供应商亦遍布全球。事实上,半导体产业早已成为全球化程度最深的领域之一,而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半导体行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供应链风险。

《ESG Weekly》联合景赋,推出“半导体行业ESG实力面面观”专题,第二站,我们看看在地缘政治风险飙升的背景下,半导体企业如何稳住自身环环相扣的全球供应链。

【第一期: 中芯国际频繁换帅 人才流失数据高企 半导体企业如何抓住麾下精兵? 】

“本土化”道阻且长 供应链风险未被细化

在激荡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中,加强“本土化”抗风险能力已经成为全球半导体企业的共识目标。不过,从国内几大半导体龙头企业的ESG报告中来看,其在供应链“本土化”建设方面的努力,仍体现不足。

首先,对于海内外供应商的分布情况,部分半导体企业仍为“一团浆糊”。

其中的佼佼者是中芯国际,虽未披露供应商总数,但其在ESG报告中对供应商区域分布的数据进行了相当详细的披露。报告显示,中芯国际中国区供应商数量占比:65.13%(去年52.8%)、欧亚区供应商数量占比:26.44%(去年38.1%)、美国区供应商数量占比:8.05%(去年8.8%)、其他区供应商数量占比:0.38%(全年0.3%)。

不过,虽然披露了供应商数量占比,但中芯国际未将该数据结合供应商类别,或者披露主要类别供应商的分布情况,呈现而出的信息仍不够全面。

台积电未在ESG报告中披露整体供应商占比,但披露了直接原材料、间接原材料、零配件和设备这四类产品企业在台湾地区、中国地区和美国地区当地采购的比例。从供应商类型来看,台积电是调研企业中披露最详细的,也体现出其对供应链的重视程度。

华虹半导体仅对2020年至2022年的供应商总量进行了披露,分别为535、545、550家,其中本土为399、410、413家,海外为133、136、138家。

华润微在供应链本土化方面的信息披露则表现不佳,仅在ESG报告中披露了供应商总数,为3425家,未对供应商做任何分类的数据分析。整体来看,华润微的供应商数量较华虹半导体明显偏多,但对于众多供应商的管理,无法从华润微的报告中得出供应商的分类及分布上的具体信息,也无法读出供应商管理现状对供应链造成的风险或影响。

具体来看“本土化”表现,部分调研企业做出了数据披露。

中芯国际数据显示,中国区供应商占比为65.13%,去年为52.8%,本土化比例上升了近13%,同时对美原材料依赖程度略有下降。

根据华虹半导体披露的原材料本土化采购比例,三年内分别为28%、29%、31%,虽已逐年上升,但是对外国的原材料采购依赖依旧较大。

在这一维度“掉队”的依旧是华润微,该公司仅在ESG报告中提及,“公司积极践行全球采购和本地采购并行的举措,充分考虑公司需求,对于有地域优势的物资,优先考虑在公司所属地进行采购,通过本地化采购支持当地企业发展,提高当地政府税收,为社区经济发展作贡献。”对于“本土化”的具体数据、目标与措施,均未有呈现。

拒绝“纸上谈兵”,它们为稳固供应链做了啥?

庞大繁杂的供应链体系中,“本土化”绝非唯一的风险点。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链主企业,国内半导体龙头如何在环环相扣的供应商之间,进行精准的风险管控?从调研企业的ESG报告中,我们得以一窥它们的管控实力。

在对供应链风险的识别上,台积电与华虹半导体都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与流程。

台积电报告指出,各功能组织与部门依据辨识、评估、回应、监控及审查的五个循环式流程来进行风险管理,提出企业层级风险矩阵及控制措施,呈报审计委员会,透过持续性的教育训练来强化更具风险意识的思维与文化。

华虹半导体披露了在风险管理三线模型,并在上海无锡两地进行年度全面风险评估,通过开展风险调查问卷与管理层风险座谈,识别重大风险领域并形成年度风险管理报告;各业务条线每季度或不定期就条线内风险事件搜集上报备案。并做风险管理培训,沟通各业务条线及公司层面风险问题。

另外几家调研企业则未披露具体流程措施,难以从ESG报告中看出其在风险识别方面的努力。

中芯国际在报告中提到了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分为决策层面和实施层面。并披露了以董事会为首、下设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工作小组的风险管理框架。华润微提到了物料采购风险与供应链时效性风险,但未对供应链风险进行整体梳理。从二者的报告中,我们未能看到企业是否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系统性识别,这显然将成为其ESG建设中的一大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关注到气候、社会责任、劳工管理等普遍性供应链风险,华虹半导体还特别提到,公司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会涉及到金(Au)、钽(Ta)、钨(W)、锡(Sn)、钴(Co)等金属矿产资源的使用。公司认识到在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区域从事矿产开采、交易、处理与出口存在可能形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风险。为有效降低公司该风险,公司依据负责任矿物计划(RMI)制定《冲突矿产管理政策》。除开展自身管理外,公司也要求所有供货商必须承诺不采购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区域的“冲突矿产”,确保负责任矿产有效管理。

华虹半导体在矿产资源使用风险上的敏感度,反映出其对供应链体系的深度了解与重视,实为一大亮点。

锚定风险点之后,对供应商的考核和评估机制是维护供应链安全的重中之重。

对于签约供应商,中芯国际从质量指标、成本指标、交货与服务指标、安全与环保指标等维度,进行每半年一次的 QCDSE(Quality, Cost, Delivery, Service, Environment)评分,对于未达标的项目和指标,则要求供应商提供改善计划并在期限内完成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者则会被剔除出合格供应商名单。同样,华虹半导体也提到了供商选择与准入-供应商审核与评估-支持供应商成长-供应商淘汰机制。

华润微在报告中提到,该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制度》 、《供应绩效评审作业规范》等制度,并要求一级供应商遵守。同时,华润微还披露了供应商评分分级管理,根据公司供应商管理相关制度,定期对供应商通过质量、商务、交付、服务等四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估考核,分为 A、B、C、D 四类,A 类供应商给予增加合作机会作为奖励,D 类供应商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踪纠正。

台积电表示,透过“供应商风险矩阵”鉴别风险后,针对“供应链风险、品质与可靠度、环境卫生与安全、消防系统、劳工道德及管理系统”六大领域进行现场或远端稽核,找出潜在风险与改善机会点,要求供应商提出改善计划与时程。

总体来看,调研企业在供应商风险管理上,都拿出了“硬招式”。

在完成风险识别、评估、并对供应商进行监督整改后,如何再次稽核成效,使风险点真正被“歼灭”?这是常常被企业忽视的部分。如果企业未在ESG报告中披露再稽核流程,会让它们的风险管理力度看起来打了折扣。

华润微在这一方面表现优秀,为自己的ESG报告增色不少。华润微在报告里指出,公司通过年度计划定期以问卷及赴供应商现场审核,定期讨论并提出整改要求,监督供应商,直至不足点予以纠正。

台积电更进一步,组建了S.H.A.R.P. 团队专职负责定期辅导、追踪改善进度,进一步延伸出重点辅导、新厂设计辅导等稽核专案。同时,对于重要议题进一步展开重点辅计划,并要求供应商建立并演练内部营运持续计划、拟定应变措施,降低紧急事件的潜在冲击。

【关于景赋】

景赋是在国家科创战略下创立的全天候一站式价值投资平台,专注服务于一级股权投资市场,是促成优秀科创企业与地方政府、产业资本牵手的投资撮合平台。在原有财联社、碳与舍、天风证券、信公咨询四方共建的基础上,最新牵手立信德豪上海ESG团队,致力于构建以ESG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投融资服务平台,帮助地方政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招商引资方法论;面向政府和产业资本提供基于企业价值发掘、呈现、跟踪的多维度服务技术平台,为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对接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支持。

《ESG Weekly》:财联社及科创板日报旗下专注ESG领域的领先新媒体平台,包括新闻、数据、资源、服务等,覆盖一、二级市场投资,拥有ESG这些事、ESG测评、ESG产业联盟等栏目和产品。

原标题:《《ESG Weekly》:美日“围剿”半导体出口 ESG大旗下 半导体企业如何保卫环环相扣的供应链“命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