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专精特新”企业大会在杭举行

马聪 郭天襄
2023-07-31 18:3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7月26日-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微信公众号@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图

近日,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目前,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

浙江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3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26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351家、隐形冠军341家。加快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浙江省的中小企业有哪方面的发展优势?有哪些培育发展的举措呢?

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呈现出产业分布广、经济绩效表现优异及创新动能强劲等特点。

从行业分布看,浙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覆盖38个行业大类,产业分布广泛,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关键节点都能看到浙江“小巨人”企业的身影。

从经济绩效状况看,“又专又快”特征显著。浙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体营业收入额从2017年的3100.7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5967.04亿元,年均增幅达17.78%,其中大部分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超九成,专业化特征明显。

从研发投入看,创新发展动能强劲,浙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总额从2017年的116.8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60.27亿元,年均增幅22.17%,研发强度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政府层面,从法规政策保障引领,到精准服务壮大企业群体,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多措并举助推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在“法规+政策”的制度层面,浙江省于2020年率先出台全国首部创制性法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2023年修订出台《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旨在拓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同时建立“条例+配套政策”法规落实机制,推动30余项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

其次,浙江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质升级机制。2016年起,浙江借鉴德国经验,创新性开展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培育。近年来坚持“评育用”并重,构建形成专精特新企业“筛选建库—诊断指导—对标提升—融通对接—精准服务—成长评价”工作闭环,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

浙江还建立有精准服务体系,以“链主+链长+专精特新”协同机制为引领,连续两年开展“十链百场万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融资;并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入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对象,组建生物医药等知识产权联盟,助力企业的技术升级。

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也面临企业发展的痛点与时代挑战。部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品牌吸引力较弱,面临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研发投入大而资金紧张等问题。此外,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时代也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出数字化转型的新要求。这也是下一步浙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挑战所在。

长三角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布产业发展规划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会同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经(工)信部门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计划到2025年,“创新绿核”功能框架基本建立、绿色创新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创新生态建设初见成效、产业一体化合作机制逐步完善;到2035年,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三角“绿色创新产业之心”。(来源:浙江日报

经济

上半年上海市GDP同比增长9.7%

上半年上海市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主要指标同比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上半年上海市GDP为21390.2亿元,同比增长9.7%。上半年主要指标增长好于全国、主要行业实现较快增长。财税收入明显回升。上半年上海地域内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702亿元、同比增长1.1%。(来源:解放日报

安徽省出台19条举措力促平台经济发展

近日,安徽发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全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经营主体培育、深化监管、规范执法和激发市场活力4个方面出台19条具体举措,服务全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措施》内容主要涉及平台经济经营主体注册、平台经济企业合法性、平台经济规范网络执法和监督等方面。(来源:安徽日报

安徽省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15.8%,连续七个月保持全国第一

截至6月末,安徽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1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6月末,安徽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7419.5亿元,同比多增1248.7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7985.51亿元,同比增31.62%。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为4496.94亿元,同比增长64.56%,较年初增加1189.35亿元,资金主要流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领域为。(来源:安徽日报

浙江杭州出台23条乡村振兴支持政策

杭州出台《乡村振兴支持政策二十三条》,高水平推进杭州乡村全面振兴。23条支持政策的内容,主要涵盖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推动大田种出效益;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全面深化“千万工程”,打造新时代和美乡村;加快基础设施先行,打造现代化乡村范例;切实加强要素保障,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5个方面。(来源:杭州日报)

浙江:千亿资金支持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浙江省分行携手签约,将安排超过1000亿元中长期信贷额度,专项用于浙江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广大浙江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资金重点支持4个领域:服务“四好农村路”建设、服务普通国省干线路网建设、服务强农惠农高速公路建设、服务路衍经济发展。(来源:浙江日报

贸易

上海海关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二十九条措施

上海海关结合上海市外贸格局变化和企业产业实际需求于近日出台6个方面29条措施,涵盖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促进进出口商品物畅其流,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市场,支持重点产业和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深化上海国际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内容。(来源:文汇报

安徽省出台14条措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安徽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若干措施》,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好政策支撑。此次推出的措施主要包括3个部分、14条举措。具体而言,4条措施将聚焦于外贸规模、汽车出口、绿色贸易、国资外贸等;4条措施将聚焦于开拓国际市场、展会经济、跨境商贸、自贸协定等;6条措施将聚焦于外贸营商环境、财政金融资本、跨境结算、外贸通道建设等。(来源:中安在线

安徽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近三成

今年以来,安徽省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2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8%,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33.2%。进入2023年,安徽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在3月份迅速上升至227.6亿元,4月至6月继续保持高位。6月份,安徽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23.5亿元,增长23.1%。其中,出口178.6亿元,增长33.2%。(来源:安徽日报

产业

上海浦东引导更多企业立足环保

近日,上海浦东举办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大会,旨在把浦东打造成为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策源地、绿色低碳产业先导区。“十三五”以来,浦东已累计创建39家绿色工厂、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2种绿色产品及3个绿色园区,在全市名列前茅;已创建4家零碳工厂、2个零碳园区和1个零碳数据中心,数量位居上海市第一。(来源:解放日报) 

安徽合肥: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大众汽车与合肥合作再上新台阶,总投资近10亿欧元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户合肥。项目集整车研发、零部件研发和采购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最大的科技和创新中心。合肥市培育、引进了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安凯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集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配套企业。(来源:安徽日报

上海市668家民企参与“万企兴万村”

近年来,上海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踊跃投身“万企兴万村”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共668家,兴村849个,投资总额近55.4亿元,捐款捐物2.17亿元。(来源:解放日报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