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都会“时间的轮廓”第三单元:时间

2023-08-05 0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MAP2023年夏季重磅展览——“时间的轮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大洋洲艺术与传承”(The Shape of Time: Art and Ancestors of Oceania from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正在火热开放中。

展览将MAP的三层空间分成远航(Voyaging),祖先(Ancestors)和时间(Time)三大主单元,涵盖七个小单元。以岛屿群落为单位贯穿,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艺术品探索了各岛屿之间的长期联系,表现了太平洋原住民与祖先、时间和环境之间的独特关系。

本次展期为6月1日至8月20日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展览的第三单元——时间。

时间

TIME

本单元以“时间”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大胆、创新的作品,对太平洋地区艺术的“效力”(agency)展开阐述。

在这里,艺术被卷入生命多样的潮起潮落之中。在生长、繁荣和消退的季节性周期里,人们开展文化实践,通过表演分享仪式知识,在部族内培育了重要的关系。这种源源不断的更新与再生,犹如一个令人目眩的创造力万花筒,持续引导、激发和鼓舞该地区当下的生命。

1.

视觉效力:

岛屿与海岸线

大洋洲艺术蕴藏巨大的视觉力量,这是它最迷人的特质之一。在巴布亚湾,灵动而有力的设计是精神力量的表达,人们直接将这种力量归功于来自祖先的启发性影响。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通灵板

通灵板

瓦波族艺术家与未被记载的艺术家一同制作

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湾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木材,颜料,纤维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本单元的第一个展柜中,陈列着一排乍一看十分“可爱”的木板作品,其中包含了平面二维雕刻,以及带柄的通灵板(Gope)。这些作品表面刻画的看似面带微笑的人物形象,实际上象征着强大的神灵(imunu)。

imunu是巴布亚湾地区仪式和艺术生活的首要焦点,这些神灵与景观、河流或海洋中的特定地点有关,并与居住于此的特定部族相联系。色彩鲜艳的通灵板是imunu的栖息之所,浅浮雕工艺的设计也使其所刻画的人物造型更加灵动。艺术家们谨慎地勾勒出该神灵形象的“肚脐”,因为当通灵板在仪式中被激活时,它会通过这个具有超自然能量的通道进入其中。

闪光材质与精神能量

大洋洲原住民在艺术创作中十分注重光度、亮泽、鲜明度等美学元素。岛民们从岛屿、天空和海洋等环境中挖掘丰富的素材,利用自身与祖先和自然界中神灵的深厚关系,来尝试实现这种“效力”,并将其视为持续获得支持的视觉例证。

独木舟船首雕塑

所罗门群岛,西部省,新乔治亚岛(?)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木材,颜料,贝壳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在所罗门群岛西部,独木舟对于运输、捕鱼和战争而言必不可少,并且拥有华丽的装饰。船首装饰的核心是风格独特的雕像,它被固定在吃水线的位置,随着独木舟乘风破浪起伏于海面。

上方雕像中,闪闪发光、精细切割的贝壳组成拱形线条,环绕着眼睛并突显出下颌线,复刻了男性在仪式场合上装扮的独特纹饰。醒目的突出下巴据称是某些神灵的特征,包括危险的克索库(kesoko),模仿这些神灵的头像旨在为航行中的人们提供保护。

盾牌

所罗门群岛,西部省,新乔治亚岛或瓜达尔卡纳尔岛

19世纪早中期

纤维,姜饼木果浆,鹦鹉螺壳,颜料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这件来自所罗门群岛的编织盾牌,表面完全覆盖着一层黑色树脂,同时镶嵌着数百片切割好的亮面贝壳片。盾牌中央描绘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一位有庇佑力量的神灵,横向饰带上有两个缺失身体的人脸图案。这些纹饰或许指向猎首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威望和军事荣誉。猎首曾是所罗门群岛一项重要的仪式活动。

2.

波利尼西亚的祖先影响

在波利尼西亚,岛民们在生活社区内保留了神圣的仪式空间(marae),这种空间被认为是停泊在这片土地的独木舟。正如独木舟载着人们往来于岛屿之间,仪式空间也为人们的互动交流提供了聚集地,从而加强部族的凝聚力。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波利尼西亚的仪式用品

仪式将人类与神灵世界联系在一起。在波利尼西亚,专事仪式的成员掌管着生者和逝者世界之间的关系。他们肩负着代表酋长与强大神灵交涉的危险职责,受托用当地稀有而宝贵的材料制作艺术品,作为神灵给予人们引导时的临时栖息地。这些可容纳神灵的“容器”将他们从神灵所处的黑暗世界(te po)吸引至人类居住的光明世界(te ao)中。

仪式用碟

斐济

19世纪初

印茄木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在斐济,卡瓦胡椒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植物。人们通过研磨卡瓦醉椒根部,制作一种名为“雅琼纳”(yaqona)的液体制剂。

展厅中的这件浅盘由一整块圣木精雕细琢而成。尽管以竖直状态展示,在实际使用中它被横向放置,其用途是在仪式中承装液体“雅琼纳”。祭司在仪式中将其饮下后,祖先的灵魂就会进入他的体内,并为他提供指引。

滑动查看作品细节

饰片

斐济

19世纪中后期

树皮布,颜料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用树皮布制成的织物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东南亚岛屿。在波利尼西亚,它们具有尤其重要的象征意义。

上图中的树皮布饰片是展览中面积最大的作品之一。布上的图案包括了成对的军舰鸟,它们沿着不同图案的交界依次重复,使织物表面栩栩如生。通过穿戴树皮布,酋长们可向族群彰显自身所具有的神圣地位(mana)。类似于纹身,这些图案丰富的纺织品作为人们的第二层皮肤,容纳了身体的神圣性。生动的几何纹理让这些图案更具活力和动感,而不仅仅只是装饰。

新西兰的毛利族艺术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本展厅的最后一部分呈现了众多来自新西兰毛利族的艺术作品,包括下方的绿玉吊坠以及仪式用品。

仪式用品

毛利族艺术家

新西兰,奥特亚罗瓦,吉斯伯恩

19世纪

木材,贝壳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毛利艺术的故事起源于宇宙。上图作品中所雕刻的人物姿态充满活力,象征着其捕捉到了混沌暗夜(te po)向光明让位时所产生的创世震荡。人像放大的脸庞向前推进,呈现出毛利人在战舞中常摆出的标志性表情(pūkana)——下巴突出、怒目嗔视以示威慑。

绿玉吊坠

毛利族艺术家

新西兰,奥特亚罗瓦

19世纪

毛利绿玉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一旁的绿玉吊坠展示了毛利族神灵的形象。在一个充斥着木材、纤维和骨头等可生物降解材料的世界中,绿玉(pounamu)是毛利人能找到的最坚硬的材料。世代相传的玉石,因其耐用、坚固以及微妙细腻的色泽而备受珍视。

技艺精湛的雕刻师将绿玉塑造成神像(hei tiki)。在毛利语中,“tiki”泛指用来划分神圣领地的人物木雕,而“hei”意为戴在脖颈间。这种玉石作品们象征着一个部落群体血脉的延续,强烈地反映出人们关于宗谱、成长和延续性的概念。

当不需要佩戴时,人们会将它悬挂在房屋的椽子上,又或小心地放置于如下图所示的珍宝盒(waka huia)中保管。

珍宝盒

毛利族艺术家

新西兰,奥特亚罗瓦

19世纪中后期

木材,贝壳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珍宝盒雕刻精美、纹理细致、色泽温润,与同一列中展示的仪式用品在材质与外形特征上也呈现出诸多相似之处。

3.

自然元素中的时间:

澳大利亚原住民

在澳大利亚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自然元素的力量是祖先展现其效力的一种方式。原住民认为,季节性洪水、风暴云的雷电交加皆源自祖先的强大影响。

水引导着不断波动的生命循环周期,原住民艺术家通过观察水的反射、透明度,以及它的表面和深处,将与水有关的经验解读为一种近似祖先知识的存在。这些艺术家通过独特的几何图案,展现出生命中无数难以捉摸的时刻与不可计数的关系。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自然力量的当代体现

布库

古尼比·加纳巴尔

(恩盖米尔部落,雍古族,生于1973年)

2011

澳大利亚,北领地,阿纳姆地

赭石,雕刻工业贴面板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雍古族(Yolŋu)艺术家古尼比·加纳巴尔(Gunybi Ganambarr)将氏族图案设计与他自己的视觉词汇相融合,表现出生活景象所具有的独特动态。

他在复合板表面凿刻连续的凹槽,创造出生动的几何图形,描绘了他母亲族人生活的盖恩甘(Gängan)地区周围的圣水。画面中央,由环环相扣的钻石图案组成的旋涡表现了自然元素力量,后者是先祖之力的体现。

艺术家创新地使用了工业贴面板以代替有机材料,从材料和概念层面改变了阿纳姆地区(Arnhem Land)树皮画的百年传统。通过艺术创作,他针对采矿、建筑业,以及原住民土地权利受到侵蚀等当代原住民所面对的课题展开了重要对话。

闪电与岩石

农吉林加·马拉维利

(马达帕部落,雍古族,生于约1938年)

2014

澳大利亚,北领地,阿纳姆地

土质颜料,树皮布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展厅中,另一组树皮画三联作来自雍古族艺术家农吉林加·马拉维利(Noŋgirrŋa Marawili)。她以火、水、闪电、岩石等自然元素作画,表现了为环境带来生命的活跃力量。

在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气候中,火和水为季节注入生命,它们可以让灌木丛燃起熊熊烈焰,也可能带来季风性降雨和猛烈的风暴。这些现象在画中以神圣的氏族设计(Yathikpa)出现,后者具有挤压后的钻石形状,普遍与火的意象有关。细致描绘的线条轨迹让人联想到转瞬即逝的闪电,富有动感的圆点则让人想起咸水打在圣地巴拉朱拉(Baraltja)海岸岩石,从而激起的浪花。

到这里,我们已经介绍了展览“时间的轮廓”的全部单元。感兴趣的观众,可点击下方链接温习过往内容。

目前,展览仅剩约半个月的展期。希望各位观众抓紧时间在8月20日闭幕之前购票到馆,深入走进大洋洲神秘而多彩的艺术世界。

原标题:《展览闭幕倒计时17天!大都会“时间的轮廓”第三单元:时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