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戴锦华、余红苗:母女是一种有痛感的关系

2023-08-09 13: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什么是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影?

不同于每年总要在大银幕上看见的飞船、战马与杀手,FIRST 青年电影展带来了县城顶楼的夜色、大学教师的桌边谈话、年轻母亲的爱情冒险。它持续为华语影坛输出着日常经验与先锋视角。

今年也是 CHANEL 与 FIRST 携手开启“FIRST FRAME 第一帧”单元的第三年。回望 FIRST FRAME 的三年,不仅是邀请年轻电影人与社会议题真实相处的三年,还是单读与电影不断发生联系,同频关注女性与青年经验的三年。

当女性影像跨越代际

2021 年,“FIRST FRAME 第一帧”特别策展开启,以女性故事、导演首作为标尺,选入《一江春水》《山河小叙》在内的 3 部长片、3 部短片。这也是「螺丝在拧紧」降落 FIRST、对话戴锦华老师的第一年。

2022 年,这个单元生根发芽,不仅基于女性主题集中呈现了 4 部长片、5 部短片,还设立了年度影像、特别提及两个荣誉,向青年创作者们发出明确的激赏。

2023 年,女性议题依然与社会共振,普通女性的经验越来越多地走到台前。很自然地,「螺丝在拧紧」再次将目光投向今年入围这一单元的 6 部长片、9 部短片。主竞赛最佳影片的得主《但愿人长久》,也率先在“FIRST FRAME 第一帧”单元获得特别提及荣誉。青年导演们想要创造的,不仅是精细的、隽永的影像,亦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现实:其中有家庭的离散与留恋,对青少年的爱与控制,还有在亲密关系中的翻转腾挪。

电影《但愿人长久》

“我对生活的理解,和他们所创造的局部世界的距离最短。”在这一期「螺丝在拧紧」里,主播吴琦用“血肉相连”来描述今年入围的电影。“它们把性别这样一个引发社会共鸣的议题,用电影的语言,真实地带到了每一个人的身边。今年入围 FIRST FRAME 的这些电影,跟前两年相比,展现出一个更多元、更悠长的脉络。不同代际女性的生活样态,通过短片、长片的方式一一展现。”

同时,我们再次请来戴锦华老师——这次是作为“FIRST FRAME 第一帧”单元的学术推介人。戴老师也欣喜地发现,首先,今年女导演的比例大大提高,“可能也跟近年来国内的性别议题成为一个凸显在社会前景当中的议题有关”。其次,代际也被拓宽,“原来我们一讲到女性题材或者女性形象,其实是窄化和弱化的一种选择。而这一次的电影触及到方方面面,也是前所未有地跨越了三个代际。我们会看到三个代际之间女性的生命交融和冲突。”

母亲之所以成为母亲

女儿之所以成为女儿

而细读今年入围“FIRST FRAME 第一帧”的影片,母女关系成为一个颇具共性的叙事视点。我们反复看见母亲与女儿的身影重叠,反复听见母亲与女儿隔空诉说。

不论今年是在单元内获得年度影像的《这个女人》,还是获得特别提及荣誉的《但愿人长久》,以及长片《洋子的困惑》《长谈》、短片《当我走近你的时候》《裂帛》等等,都或多或少地映照出母女关系的复杂性。单元内唯一的纪录长片《金鸡冠的公鸡》更为直白,它用摄影机直面了一位强大的母亲吴军——吴军的大女儿十六岁时从家中一跃而下,后来的小女儿又罹患癌症,在如此艰难的两段母女关系里,一位怎样的母亲是如何度过的?

电影《金鸡冠的公鸡》

或者,用导演余红苗自己的设问——“母亲是一个怎样的物种?”

于是这一期「螺丝在拧紧」,她和戴锦华老师将一起追溯:母亲之所以成为母亲,女儿之所以成为女儿,她们各自脚下踩着哪些习性、权力与爱的土壤。

戴老师说,“我们的文化当中一直缺少一种反省,就是爱的侵犯性。”而余红苗在播客里将其称之为“西西弗斯式的母爱”。

在《金鸡冠的公鸡》的首映结束后,有一位女生流着泪着找到余红苗,说“妈妈她爱得太重了”。在另一部长片《这个女人》里,已为人母的主角李害害,对自己的母亲也发出了类似的控诉。当自我意识将个人从家庭与集体生活中脱离之后,亲密关系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而在母女关系的背后,是女性共同面对的困境:作为妈妈、女儿、妻子、社会人的多重艰辛。

母女关系的多重宇宙

当代生活的转型,让母亲不仅要完成自身的生存竞争,还要为下一代准备好生存竞争的条件。戴老师发现,“在独生子女政策、成功学、应试教育三重的高压结构当中,我基本上觉得我们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少年时代。”与之同步发生的,是母亲没有自由、没有社会角色之外的人生。在两代人生存的重压下,母女关系是否有超越的可能?

电影的魔力就发生在这里。在看见问题、提出问题之外,它用细密的影像语言留出了希望的缝隙。《这个女人》用一个跳接来衔接激烈的冲突,母女转而谈论时间的飞逝,女儿改问母亲:“那你有想交新的男朋友吗?”《当我走近你的时候》也将摄像机对准了一位强势的母亲,但当女儿掌控摄像机的开关,母亲坦率地在摄像机前行动,她们艰难地谈论着的事情——父亲的自杀——反而退居幕后,母女的互动成为了更具生命力的主题。

电影《这个女人》

这也是“FIRST FRAME 第一帧”单元的生命力所在。年轻的导演们将目光放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在类型叙事之外,寻找讲出真实而多元的故事的新方法。女性创作者们也将自己的问题意识放置于更广阔的世界、更多元的关系之中,用影像来容纳女性自我与社会角色的冲突,也包容女性在角色变化的历史进程里的不适与欣喜。

作为“FIRST FRAME 第一帧”单元的创造和支持者,CHANEL 在电影行业内开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空间,容许年轻的电影人们共同在场、相互批评,持续地为电影输送富有创造力的声音。在过去三年的实践中,这些电影人从短片走向到长片,从一个单元走向主流院线,从西宁的影展走向全球各地的影展,成为这个行业未来的力量。

香奈儿女士在她的年代,不仅和年轻的创作者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庆祝,她本人也是一位先锋大胆的创作者与策划者,身兼时装设计师、艺术家与资助人等多种角色,积极地参与到电影文化的生产之中。她为电影人设计戏服、引荐她艺术圈的挚友,为一代人建立起在新的浪潮中向前学习与摸索的空间,这里面包括电影大师让·雷诺阿、马塞尔·卡内、卢奇诺·维斯康提和阿伦·雷乃。

戴老师也说,“公共艺术的手段就是人与人真实的相处。”我们需要去寻找那些真实的、共处的时刻——即便是剧烈的母女关系,即便是需要迂回与养护的跨越代际的对话,电影仍然给予我们机会,使个人的痛感变为共同的理解。而在女性参与社会与文化生产的进程里,不可避免要去忍受这些不完美的、有冲突的、有痛感的关系。“我觉得所有的女性都在学习、都在摸索,整个社会也在学习和摸索。”于是电影就成为了桥梁。

Apple Podcasts|小宇宙|喜马拉雅

Spotify|网易云音乐|单读 App

搜索“螺丝在拧紧”收听

05:50

又一年 First Frame:女导演比例大提高,女性形象更多元

12:23

余红苗:母亲是一个怎样的物种?

18:55

当亲密关系成为噩梦性的存在

21:18

戴锦华:母女关系的剧烈还在于女性作为社会人的多重艰辛

29:55

西西弗斯式的母爱,无法呼吸的孩子

39:35

“我们的文化缺少一种反省,就是爱的侵犯性”

1:01:45

我们要如何忍受那些不完美的、有冲突的、有痛感的关系?

1:17:16

母女关系负载着典型的社会矛盾

1:19:29

吴琦:性别平等的历史化进程可能以令个体痛苦的方式展开

1:27:43

“公共艺术的手段,就是人与人真实的相处”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黄树立,导演、摄影师,嘉宾

山田洋次,日本导演

谈话中提到的电影/戏剧/影视作品

金鸡冠的公鸡(2023),导演:余红苗

阳光普照(2019),导演:钟孟宏

当我走近你的时候(2023),导演:刘雅琴

当我望向你的时候(2022),导演:黄树立

武士的一分(2006),导演:山田洋次

你好,李焕英(2021),导演:贾玲

妈妈!(2022),导演:杨荔钠

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

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2022),导演:关家永,丹尼尔·施纳特(Daniel Scheinert)

风起前的蒲公英(2023),导演:梁君健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Sorry We Missed You,2019),导演:肯·洛奇(Ken Loach)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戴锦华,余红苗@余红苗,与主播和嘉宾互动。下期节目中,我们将挑选一些问题,由主播吴琦做出回答。

「螺丝在拧紧」将在每个月的某些周四上线,期待下次再一起拧螺丝!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原标题:《对话戴锦华、余红苗:母女是一种有痛感的关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