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北外公和他的黑土地|家庭相册

2023-08-11 07: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讲述人:王一涵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四学生

指导老师:沈洁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孩子,家乡白山黑水、麦浪谷田,满目平原的坦坦荡荡,冽冽北风的刺骨寒凉。

在外的时间久了点,每每当火车驶入山海关,或者当飞机降落在这片黑土地上时,我都不禁眼眶湿润。

虽然没经历过抗战时期,没领略过老一辈的峥嵘岁月,但依旧可以通过老照片去感受他们的岁月时光。我想这大概也是老照片的迷人之处吧。

我要讲述的是我东北外公的一生。

外公与他的土地

那是1949年的冬天,新中国刚刚成立,我的外公出生在吉林省的农村,家里四个兄弟姐妹,主要以种地为生。

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所以对外公来说,土地是珍贵的,他无法剥离于平坦开阔的黑土地。

春天播种,秋天秋收。那时候东北的冬天将近零下40度,一旦寒冷来袭,土地就会产生裂纹,那裂纹很像岁月在外公的父亲手上留下的皱纹。

外公从很小就已经学会了务农。种玉米、大豆、高粱,他知道如何将植物排列得整整齐齐,如何与吃粮食的鸟和谐相处,如何收获,如何与土地相处。当然,他是家里长兄,自然也要负担照顾家里弟弟妹妹的任务。

少年时,外公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坐上了前往黑龙江黑河的车。这也是外公第一次离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他在车里,看路变远,又出现。身旁都是无聊却生机勃勃的土地,土地上有他热爱的庄稼,还有那群鸟,那群可爱的偷粮食的坏鸟。

他茫然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未知,但又充满着喜悦。因为他正从一片黑土地到另一片黑土地去,就像那群鸟一样,沿着天际线越飞越远,直到家里一切的玉米、高粱全被视线压成薄薄的一片......

黑土耕地/视觉中国

边陲城市黑河,与俄罗斯仅一江之隔。那个年代,地广人稀,外公在黑河开上了他心心念念的东方红牌的链轨车,在荒山开垦土地,种植马铃薯,一如既往与他心爱的土地打交道。但那个时候的东北交通并不发达,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马车,赚来的钱不能去银行汇款,于是外公就将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一张一张理好,用布包裹起来,小心翼翼缠在腰间。

日子仿佛在不经意间就溜走了,日日夜夜。那个冬天很冷,雪一停,远处都是沉郁的白色,一望无际的山野人迹罕至,只有西北风凌厉地呼啸而过,仿佛外公的内心。他心心念念的,是在远方的家。

寒来暑往,外公终于回到了家乡,也是这个时候,他遇见了外婆。

外公与外婆

外公和外婆相遇是经人介绍的。少女时代的外婆长得很漂亮,浓眉大眼,乌黑的头发,编成两个又粗又亮的麻花辫。外公也是俊俏的小生,丝毫看不出干农活留下的痕迹。

外公与外婆

外公和外婆初次见面时,稀稀疏疏的草地之上,长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外公采了一朵花,别在了外婆的头发上,外婆的脸红成了半边天,像极了那天的晚霞。

那个年代的东北农村很贫穷,他们甚至都没有举办婚礼。不过外公建起了新房子,有了自己的家。还在家门口种上了一排树,大树在夏天的时候,枝叶茂盛,郁郁葱葱,外公经常坐在门口,望着他的那一排树。

又过了一年,大女儿出生了,也就是我的妈妈。外公开心极了,给大女儿取名叫中平。但是在那个年代,东北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女儿的到来,外公似乎不是很满意。又过了两年,二女儿出生了。取名为中艳。那年东北的冬天似乎因为二女儿的出生变得更加寒冷。外公因为没有得到儿子,经常对着灶台的炉火叹气。

不久,外婆又怀上了中云,可惜,也是个女孩。

这时,家里的亲人都劝外公:“三个女儿够了,没有儿子,就是没有儿子的命,人呀,得信命。”

外公是个犟种,他不信。次年,外婆生下了两个双胞胎儿子。外公十分高兴,终于有了心心爱爱的儿子,逢人便说:“我有儿子啦!还是两个!”

也许是上天给外公打开窗的同时,关上了门。过了不久,双胞胎儿子双双夭折。在交通不发达的东北,外公外婆连夜将孩子送去将近20公里外的医院,可惜还是没能抢救过来,这无疑也给外公外婆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从此,外公的脾气变得喜怒无常,经常对外婆发脾气。

后来,外公外婆有了四女儿中姝、五女儿中波、六女儿中霞。

终于,在1982年一天,家里的老疙瘩中禄出生了。他出生的时候,接生婆说,是个男孩!外公外婆很高兴,对老儿子视若珍宝。在计划生育的年代,七个孩子肯定是不被允许的,为此外公外婆也交了不少的罚款。

那个时候,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是家里人丁兴旺,外公外婆也很幸福。日子就像就像东北烧热的火炕一样,暖暖的。

外公与他的儿女们

因为家中儿女多,又很清贫,自然每个儿女都要跟着负担家里的家务。白天读书,放学干活。不仅如此,作为大女儿的妈妈还要负担照顾家里弟弟妹妹的任务。

那个年代没钱买新衣服,更没钱拍照片,以至于我现在都没办法看见妈妈、姨姨和舅舅年轻时候的模样。

那个时候,一般都是把家里年长的孩子穿剩下的衣服,缝缝补补给小的穿。在黄豆粒大昏暗的油灯下,经常能看见外婆一针一线缝补衣服的身影,有时一缝就是一整夜,夜深人静,也许只有天上的星星会知道外婆什么时候睡着的......

“一个挂在房梁上的冻豆包都要掰成两半吃”,虽然孩子多,但是外公一定要供自己的儿女读书:“家里多穷你们也要去。”可惜除了我妈妈之外,外公的几个女儿和老儿子都年少辍学,早早地嫁了人。二女儿、三女儿先结了婚。

外公与二女儿的长子在炕上打扑克牌

学校距离村子十公里开外,唯一的代步工具就是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冬天将近零下40度的天地,大雪可以将脚埋没,雪天自然是骑不了车的。所以每天早上天微微亮,妈妈就背上饭盒,一步一拐地走上去学校的路上,常常到了学校,身上的汗都冻成了冰碴儿。放学后,妈妈回到家里,先给去地里干活的外公外婆做饭,喂鸡喂鸭,才能打开书包做功课。

后来妈妈参加高考,外公骑上自行车载着妈妈,去距离20公里外的县城赶考。外公的背因为常年累月干农活,也没那么挺直了。这也更加坚定妈妈想考大学出人头地的心。

妈妈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他们村子里少有的大学生。在踏上去远方的车前,外公掏出一块包得整整齐齐的布,里面都是一张一张叠好的钱,说:“穷家富路,都带着吧。”

没人知道这是外公为了供妈妈读书干了多少农活攒出来的钱。

远去的火车慢慢驶离,也带走了外公牵挂女儿的心。后来妈妈结了婚,日子也越过越好,还建了气派的新房子。

爸妈的婚礼

外公与他的后半生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就是时间。苦尽甘来,外公外婆的几个儿女也都各自成了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外公外婆过得很幸福,成了身边大家羡慕的人。

转眼到了2009年,这是令人伤心的一年。外婆被查出癌症晚期。那段时间外公整日形影不离地照顾外婆。

晚风吹过河面上的最后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2009年秋末冬初,外婆去世。

从此外公变得沉默寡言。也许以前的苦日子都没有将外公打败,但在外婆去世不久后的晚上,我看见外公默默无言地烧着炉子,一个人偷偷地抹泪,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他落泪。

以前的我一直认为外公自私,但他可能也在因为愧对外婆而后悔吧。我望着外公孤单佝偻的背影,也黯然落泪。

后面的日子,外公的儿女们带外公旅游,去了很多地方。也想让外公搬到城里来住,可外公终究还是不舍得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那个老房。舅舅那时没有结婚,外公舅舅父子二人住在一起。

外公外婆最大的心愿就是看老儿子,也就是我舅舅成家。可是舅舅年到中年,直至外公去世前仍然没有结婚。这也许是外公外婆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了。

也许是在天上的外婆太想念外公了,五年后,也就是2014年,身体一直强壮的外公突然病倒了,癌症晚期。那时候的我正在暑假,于是回到了乡下外公家,陪外公度过人生中最后的日子。

也许外公觉得自己时日将近,某日,突然拉住我的手说:“一涵,外公最喜欢的就是你了。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努力,听你爸妈话。”说罢,外公就沉沉睡了过去。

下午,外公去世了。一行人兜兜转转越过青丘,给外公安了葬。外公生在这片黑土地,落叶归根,也葬在了这片黑土地。阳光掠过稀稀拉拉的杨树林,外公的小房子依然静静地矗立在故乡。

外公的离去对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后来,我也因为外公的离世,大病一场。

全家福

外公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又是不平凡的一生。

我记得我之前问过外公怎么看待自己这一生,外公说:“我前半辈子很苦,但是很幸福,可能对别人来说会很痛苦,但是我有你们,知足了。”

虽然现在的我身在异乡,但是时常会在梦里见到外公,见到广袤无际的平原,残阳下老屋留下的倒影,新年时外公外婆在老屋忙碌的身影,白雪皑皑覆盖不住的冗长温情幻想。踏碎蓬勃的黑土,只叹道:平芜尽处是荒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