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调研手记丨小区租客群体占70%,如何把“他们”变成“我们”?

“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
2023-08-15 15:02
上海大调研 >
字号

【编者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看家本领。以扎实的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对人民负责、站稳人民立场的应有之义。

今日“调研手记”来自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浦恒馨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康超。如何快速精准有效地解决好居民的诉求,提升小区流动租客的归属感,让他们真正融入小区,一同参与到社区共治中?一起来看他的调研手记。

超大小区中的租客群体,如何走出一条从“租下”蜕变成 “住下”的逆生之路

浦恒馨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 康超

浦恒馨苑居民区建于2017年,由20幢18层高的住宅楼组成,共44个楼栋2034户居民,小区总人口约6124人,成为了浦锦街道单体最大的独立小区。而由于天然的地理优势及租金优势,小区的外来租客人口有近4300人,达到总人口的70%左右。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当“近邻”是一群流动租客时,如何让这些租客转变观念,真正融入小区,激发起他们的“共情与共鸣”,成为我们探索社区新治理的新问题。

“我们是我们,他们是他们”

由于房屋密度高、人口流动大、居民归属感弱、人员参与率低等,部分租客产生了高空抛物、垃圾分类、噪音扰民、邻里纠纷等问题,给社区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不从问题的根源上出发,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长此以往,小区治理之路势必会越来越艰难。

对于这个由居住人员结构特性带来的各类治理难题,我们深入实地调研走访和听取各个年龄段、不同职业等租客群体的心声和意见,了解到部分租客主动性低、自觉性差,归根结底是存在“客居”思想:他们认为“我们是我们,他们是他们”,自己只是租在小区,而非住在小区,左邻右舍我干吗需要和他们接触?小区的风貌又与我何干?谁知道我哪天就搬走了,我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其他都和我无关。

“我不是局外人”

为破解这种“客居”思想,解决“居民认同、精准服务、资源共享”等难题,我们拿出刚到陌生环境初来乍到有“陌生感”的同理心,拿出“三顾茅庐”的真心,对这个群体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排摸与登记,建立“社区达人能人储备库”,并挖掘出租客群体中的“社区达人、意见领袖”。

比如,通过前期挖掘和沟通,我们找到租客代表李海仑,他是一名IT经理,自愿为我们社区量身打造了“浦恒邻里通”小程序,包括社区地图、社区动态、讲座活动、周边服务、个人中心等五大功能模块,小程序的成功运用获得了各级媒体的广泛报道。

在为租客搭建展现自身舞台的同时,我们还需让租客找到参与社区治理的理由。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他们以主人翁的站位提出“我们的需求”“我们的想法”“我们的建议”,让他们看到“我的议题落地”,看到“社区的改变”,真正感受到“我不是局外人”,从而真正主动参与社区治理。

比如,在租客中有不少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对于他们的需求,小区引入了智能洗车机设备,错峰开放,为居民提供自助洗车服务。又比如,根据调研意见,我们利用小区空地每周一与周五开展“便民蔬果早市”活动,将“社区果蔬直通车”开在了居民家门口。在“要建成什么样的党群服务站”问题上,我们同样广泛征求租客的意见建议,汇聚金点子20余条。

“他们”变“我们”

治理探索初见成效,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四面出击并非长效之策,必须将其中的有益经验制度化、流程化。

对此,我们建立了1+5+20的网格治理“一张网”。比如,组建了楼栋微信群,为居民提供“24小时服务”等,有效解决了租客、年轻人早出晚归参与度弱的问题。同时将党员、社区工作者、楼组长、物业、志愿者、租客代表等各类人群,纳入网格和楼组,目前每个微网格平均有志愿者30余人。通过网格和楼组,发动各方力量,开展各类人口管理、政策宣传、前端巡查、矛盾调解等志愿工作。建立了“馨享议事会”作为小区公共议事客厅,推动“小区重大事项我们来议”“小区存在问题我们解决”等议题,打造“家门口”“楼栋下”的各类议事会。

通过调研工作,我们把社区内客观存在的劣势,另辟蹊径,探索出了一条从“租下”蜕变成“住下”的逆生之路。租客群体的归属感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开始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是小区的主人,小区会因为他们的建议而发生改变,他们不单纯是被管理者,也是社区的共治人和建设者。

一些启示

基层工作要“身入”更要“心入”。我们在基层工作中,不仅要身入社区,更要心贴居民。我们要带着满满的诚意,俯下身子、耐住性子,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充分打开租客群体从“客家人”至“本家人”的僵局,用他们听得懂、贴得近的方式,打开“话匣子”,才能真正听到他们的急难愁、愿盼思,才能让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基层工作要“心入”更要“见效”。了解了居民的所思、所盼、所求,就需要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快速精准有效地解决好居民的诉求。通过我们党支部、居委、物业、党员、志愿者等作战团队的精准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力量解决。

(原题为《调研手记丨小区中的租客群体,如何从“他们”变成“我们”?》)

    责任编辑:徐祯曜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