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假期的过法|从营员到营长:新绛两年的追忆与成长

浦睿洁/社区设计师
2018-09-14 10:19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工作营里的鼓声。视频制作:江嘉琳 沈健文(04:40)
2017年的夏天

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对古建筑知识的向往,2017年8月,我以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营员的身份第一次来到山西。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我抵达山西新绛县龙兴大街我们所住的宾馆门前时,天色将晚,龙兴大街上车来人往,大街的尽头,一座坐落在山坡顶上的佛塔突然亮了,这光亮庄严、安详,仿佛一股超凡又强劲的暗流。

夜晚的龙兴塔庄严、安详,那光亮仿佛一股超凡又强劲的暗流,在佑护着新绛。上官子珀 图

这一幕深刻的印象,仿佛预示着后续13天的志愿者生活,将与我以往的那些旅行经历有着本质的不同。即便到现在,我也依旧可以历数,2017年新绛营我们14位志愿者(1位营长、9位国内志愿者、4位法国志愿者)和1位艺术家是如何度过每一天都特别充实的日子。

新绛,一座活着的古城

踏入新绛之前,我对这座县城的认识,仅限于阮仪三教授的一篇文章《重访新绛》。到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即将“生活”在一座古城里。在这座古城中,我们可以奢侈到随时遇见隋唐宋元明清留下的痕迹却不自知,连平日里生活、工作、娱乐的空间,也直接就是当年古人行为的场所。

比如,工作营志愿者下榻的宾馆门口,便是一座元代建筑三官庙(殿内塑三清与诸神将、侍女彩色泥塑十一尊)(现庙内泥塑修复中,暂未对外开放——编注)。2017年我们参与修复的文庙,属宋代始建,后经元、明、清屡次增修,是一座集各朝代特色于一体的建筑群。从住宿区出发,步行10分钟距离,便是传说中唐代张士贵挂帅的绛州大堂,大堂北边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座隋代园林。休息日,我们会爬上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寓居过的龙兴寺,从龙兴寺佛塔的窗户望向山西省第一座天主教堂。从我们每日吃饭的饭厅窗口还可以望见,钟、鼓、乐——“绛州三楼”的屋顶剪影连接着城墙,勾绘出一条古老又优雅的天际线。

“绛州三楼”的屋顶剪影连接着城墙,勾绘出一条古老又优雅的天际线。上官子珀 图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离古建筑的距离可以近到生活在其中。由于新绛尚未进行旅游开发,志愿者有了这个机会,体验一座还没有游客经济介入的古城。在来之前,我毫不怀疑,文化遗产价值非凡,必须保护。然而文化遗产对我们当代人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这里的价值到底指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我却无法作答。作为一座活着的古城,其他地方鲜少能比新绛更适合我去寻找心里面的答案。

工作营带来了什么

2017年新绛工作营参与修复的工程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新绛文庙。很巧,工作营开营日期和文庙修复工程的开工日期是同一天。可是,文庙的修复工程将持续整整一年,我们的工作营却只有两个星期。“我们在现场能做什么?这对工匠师傅来说到底是协助,还是一种打扰?”我心里一直都有疑问。

出于兴奋和好奇,开头的3天,志愿者对手上任何的工作都是卯足了劲。工作营6个男生,8个女生,钢管面前,却个个都是真汉子。很快我们就协助师傅完成了脚手架的搭建,和师傅一起,爬上了屋顶,开始卸瓦。简单的卸瓦,却极讲究工作方法。卸到屋脊的纹饰与吻兽时,志愿者更是一脸神圣,深怕损伤了这几百岁精美的琉璃构件。

在师傅合理的组织下,志愿者们的卸瓦工作极有效率。张诺然 图

工匠师傅是非常内敛的,大部分时间里师傅们都是闷头干活,只有在交代工作,以及发现我们做得有点不对的时候,才会表达,一切沟通都取决于志愿者有多主动好学。直到最后几天,师傅才真正地开始想要了解我们,问我们多大了,结婚了吗,因为不好意思直接问师傅,我会偷偷地问工地上烧菜的阿姨,“我们来到底是真帮上了,还是拖慢了进度呀?”阿姨则只是笑咪咪地看着我说:“你们在我们眼里呀,就是一群很可爱的孩子!”

工作营到底带来了什么?经过13天的努力,文庙大成殿重檐歇山顶下层屋檐的瓦片被全部卸了下来。对比之前的照片,大成殿就像是脱了一层衣服。我心里模糊地觉得,相对于工程上实际的成果,工作营带来的,更多是一股年轻的生命力!我们离开后没多久,新绛县文物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赵萌就在微信上说:“你们走了师傅们都有些不习惯呢!觉得寂寞。”

志愿者们在屋顶上搬运脊兽时神情凝重,内心充满神圣感。浦睿洁 图

每一个来参加工作营的志愿者,在离开的时候,心里总有一处是不一样了。 “结束是为了新的开始”,2017新绛营的营长上官子珀曾这样总结工作营,工作营就像是在志愿者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不知在日后的生活里会慢慢地发酵出怎样的新枝芽来。

2017的夏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收获了当地人对我们的接纳与友好,收获了古建筑赐予我精神上的滋养与提升,但同时我也带走了很多的无奈与困惑。当我面对大成殿巨大的斗拱时,我常常感到一种即紧张又自卑的情感,自卑是因为先人制造的这些精美又实用的物品,由于经历多年的验证与创造,其间一定蕴藏了巨大的生活智慧与审美价值,而这些智慧与价值,如今的我还没有能力可以领悟。而困惑则是身为后辈的我们,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该如何与这博大的传统文化建立连结?又能否创造出新的可能?

2018,重回新绛

受到内心不舍与困惑的驱使,2018年8月,同一班列车,我又来到了新绛,不同的是,今年我申请成为了新绛营的营长。落地第一天,我便赶去了文庙,想去探望师傅们。可惜的是,工程已经结束,师傅们已转战其他现场。一年修下来,大成殿的外观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连屋面的琉璃花纹都保持着原来的样式,但屋顶却挺拔多了,显得更加庄严、大气。让我特别高兴的是,今年的营地放在了我最喜爱的绛州大堂!经历了去年的工作营体验,我对工作营的意义与价值不再心存怀疑,而是充满期许。

作为今年新绛营的营长,我的工作职责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了学习知识和享受劳动之外,加入了大量的组织和配合工作。我需要考虑营员们的食宿是否妥当;考虑营员之间、营员和师傅之间如何更快地熟悉对方;考虑如何配合师傅们,既能不影响师傅的施工进度,又能为志愿者争取更多工种的学习机会;考虑如何增加一些劳动以外的业余活动,既能丰富志愿者的体验,又能帮助志愿者了解当地的文化。总之就是尽量让所有参与的人都能够爱上工作营,爱上新绛,真心喜爱并享受这段经历。

记得今年4月,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为我们做营长培训时,我们这些备选营长在课程上都特别注重对工作营每日的工作内容进行提前安排并检查评估,来确保工作营最终的劳动成果是有效并且可见的。可到了工地后,我认识到当地的工程队很难给出一个比较详细的13天志愿者工作内容计划。营长是否可以在现场为志愿者争取更多的工种,志愿者能否和师傅们主动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以及志愿者是否勤快好学,这些都是工作营最终是否劳有所成的重要因素和保障。

好在开营日当天,我便惊喜地认出了去年文庙的两位师傅,他们看到我激动地指着我说:“咦!咦!那个姑娘那个姑娘。”我连忙答应:“对!对!就是我呀就是我呀!”工头师傅也让人感到格外脸熟,一问竟然就是去年的工头岳师傅的亲兄弟呀!油然而生的亲切感漾起我心里一阵阵温暖,不知为何对未来13天工作营的顺利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心。

炎热的下午,师傅和志愿者们屋顶吃西瓜休息的欢乐时刻。浦睿洁 图

工作营最大的魅力

连续两年工作营的经历让我再一次地确定,工作营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够遇见一群和你有着共同爱好,可爱又可敬的同伴!今年新绛营的志愿者同样少而精,16位志愿者里,大部分都是建筑及相关专业的,比如规划、工程及园林,除此之外,还有1位“职业”艺术家,和1位音乐哲学专业的本科生。

北京来的高珊老师在工程行业已从事了十几载,她是带着在美国念高中的女儿徐林暄一起来参加工作营的。她特别尊重年轻人、会给年轻人很大的空间,也特别会照顾年轻人,每天早饭时间,志愿者都能喝到一份她为我们准备的咖啡,劳动中,时刻能感觉到高老师对古建知识的积累和情有独钟,这份爱好和热情也深深地影响了小徐未来的选择和发展。

拆除过厅时,旧材料(土培、老砖)需尽量保留重建再利用。浦睿洁 图

来自贵州的刘洋阳是一位老营员了,去年还担任了贵州青岩工作营的营长,因为向往山西,今年报名了新绛营的志愿者。由于能理解营长在工作中的为难与担忧,她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协助,成为了我和其他志愿者在前期沟通中特别重要的纽带。作为一名大三建筑系的学生,她的成熟与谦和让人心生敬意。

王晟、张祯鑫和王燕峰都是山西本地人,分别来自平遥、介休和长治。晟哥和祯鑫都是在文物堆里长大的年轻人,其中晟哥也是老营员,去年参加过平遥工作营,工作中他最为勤快,几乎所有工种,都可以看到他勤劳的身影;祯鑫才刚刚大一,对古建的了解却已相当深入,平时我们都称其为张老师,然而除了研究古建,他还拥有制作表情包的特殊技能;峰哥在上海从事工程管理已数十载,没想到干起活来上手极快,他是我们唯一一位得到师傅承认的“长工”。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山西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与自豪,因为热爱而心怀责任。

年轻真的太好了!尤其是一群有着相同爱好和志向的年轻人在一起!工作营不长不短半个月,志愿者用劳动建立起来的革命友谊,刚刚开始便要告别,于是每一个人都展现出了自己最真实美好的一面,也停在了这一面。

活泼乐观的陈天一,聊天时就没有他接不住的话题,我常常夸赞他在工作时静若处子,生活中动若脱兔;清理砖面是一件简单甚至有点枯燥的工作,年纪最小却格外沉稳的陈泠枫、文静又善于发现细微之美的周珂,在这项工作中实力证明了她们极强的专注力和耐力;艺术家刘宣伯,他刷的木板,伴的三七灰,仿佛都有一种艺术品般的精致与美感;还有内秀的沈一帆,心慧的季婷婷,纯真的温雨馨,酷酷的刘斯腾,独立的邵逸如,大气的陈宝璐,志愿者在工作营这个特殊场域中展现出了他们强大又独特的精神能量,遇见自己也遇见另一个真实又丰满的灵魂,让工作营成为了可以承载自由、理想,一个真正的乌托邦。

志愿者已逐步上手修复柱子的工艺。浦睿洁 图

文化的连结如何可能

作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我一直坚持认为古建筑的价值不仅仅只表现在它的制造工艺和艺术审美方面。建筑作为文化载体,也承载了当年创造这栋建筑时,人们希望传达的文化意涵和美好愿望,以及当时人们对这个空间理解和阐释。于是要真正地理解一个地区的古建筑,是需要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进行探访的。

很幸运的是,今年的工作营联系到了当地的剪纸艺术家,和木板年画的传承者,所以我们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学习参观了新绛的剪纸艺术和木板年画,其中,剪纸艺术的分享地点就放在了绛州大堂。剪纸艺术家段老师带来了村里的前辈留下的剪纸作品,还有一部分是她父亲和她自己的作品。我看得那叫一个感动,尤其是当年老人家的剪纸作品,图案里充满了他们对爱情、对情义的美好向往。段老师对每一幅作品的讲述,仿佛都打开了一段当地人对戏剧和历史故事的集体记忆。

段老师自己的剪纸作品中,有一系列是关于绛州鼓乐的。而绛州鼓乐是新绛特别著名的民间文艺,段老师说,现在二月二“社火节”,村里面还会征集各家的马,来一场马拉大鼓,边走边奏的祭祀活动。绛州鼓乐中最有名的就是《秦王点兵》,纪念当年秦王李世民登基前屯兵绛州,收复并州,凯旋归来的故事。

段喆朋老师在绛州大堂展示并讲解剪纸艺术“秦王点兵”。浦睿洁 图

知道我对绛州鼓乐感兴趣,工地上的郑师傅跟我说:“绛州大堂的看门赵师傅,就是绛州鼓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练,还上过电视呢。”我大吃一惊,虽然一直都觉得大堂有股神秘力量在庇护着新绛,但没想到竟然还藏着这样一位“得道高人”。赵爷爷性格极为开朗可爱,73岁的高龄,平时喝喝小酒,特别会享受生活。他为我们打开一间小屋,里面藏着一面大鼓,紧跟着他为我们表演了一段《秦王点兵》,那声音,气势磅礴恢宏,声韵粗犷豪放有力,志愿者们集体拜倒。

往后几日的中午,每天都有10位左右的志愿者会自发提前1小时来到工地,向赵爷爷学习打鼓。结营的那一天,在绛州的大堂里,布兰迪斯大学音乐哲学系的宝璐演奏大鼓,我、小宝、逸如、腾腾、峰哥、天一、志谦奏小鼓,高老师、周珂、小徐、祯鑫奏小锣,一帆、阳洋、婷婷奏大锣,晟哥、宣伯奏板,所有志愿者为工匠师傅们奏演了一段《秦王点兵》选段。伴随着工匠师傅们的喝彩与掌声,工作营完成了最后的结营仪式。

师傅们兴高采烈地观赏志愿者们的锣鼓表演。沈健文 图

为什么我会觉得自己和新绛产生了一种解不开的缘分?因为这两年,新绛仿佛给我的身体注入了一种当地的文化归属,不管是建筑、剪纸、版画、戏剧还是鼓乐,但凡听到与新绛相关,心里总会为之一振。离别前一天,赵爷爷的锣鼓队要在城隍庙门口排练,我们一行人,在城墙上坐成一排,为赵爷爷呐喊喝彩。赵爷爷对我们依依不舍,一直遗憾说,整套《秦王点兵》的鼓谱都还没有教会我们呢!我们都偷偷留下了眼泪,为我们与新绛可爱的赵爷爷、工匠师傅们这段共同的回忆,也为新绛这座古城留在我们身上的传统历史记忆。

就是离别前一天的那个下午,坐在城隍庙前的城墙上,赵爷爷和排练的队伍开始收拾锣鼓,已经有很多人往七星坡走来,准备趁着傍晚的凉风锻炼身体,不止我们,当地人也很喜欢靠在高高的城墙上望钟楼和鼓楼、还有旧城里的这些老街坊,不远处也有三两个工匠师傅在房顶上铺瓦,他们抽着烟,聊天、呆望。我依旧讲不清楚文化遗产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只是觉得可以让人有机会生活在这样一座活着的古城里,就是全部意义。

赵爷爷、师傅们和志愿者们结营合照。江嘉琳 图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