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香港特区政府高层频提“搞活夜市”,社会各界献言献策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2023-08-21 13:18
来源:澎湃新闻
港台来信 >
字号

2023年6月17日,香港庙街夜景。   视觉中国 图

近期,香港特区政府高层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搞活夜市”,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8月13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其网络随笔中发文称,“政府日前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报告,并展望下半年的情况,私人消费和访港旅游业预计仍然是下半年的主要增长动力。”但他同时指出,“虽然访港旅客数字正在快速恢复,但我们仍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旅发局的调查显示,内地旅客的消费习惯有所改变,以购物作为主要来港目的的比例,较疫情前有所下降。我们要抓紧机会,推动香港旅游业朝多元、高增值、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陈茂波在其随笔中提出建议,“短期内我们还要与业界合力把香港的夜市搞活搞旺,更好巩固复苏中的各个经济环节,保持复苏动力。中长远而言,我们要继续为香港发展增添动能。本届政府推动创科发展决心坚定,要把创科发展成为推动本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香港中通社报道指出,对于疫后复苏强劲的香港而言,(陈茂波的网络博文)也是官员第一次公开提到夜市经济。

而在陈茂波提出香港夜市经济一周后,“搞活夜市”的设想也出现在了香港特首李家超的公开表态中。

8月20日,李家超率领司局级官员出席2023年《施政报告》地区谘询会,直接听取地区人士对本届政府第二份《施政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据香港本地媒体报道,李家超说在短期方面,特别要“搞活夜市”,达致经济效益,政府会积极推动相关活动;长远方面需要优化旅游业,因应游客的旅游习惯可能改变,由过往的购物转为深度游,因此政府要推动特色路线,包括文化、美食、古迹等,政府亦会继续对外推广香港。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指出,香港夜市曾经非常火爆,桂林街夜市、中环夜市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有大量本土居民前往,组成香港夜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不过,疫情期间香港市民夜间生活习惯的转变和餐饮夜市人手短缺,是导致现在夜经济还未恢复的主要原因。

如今,“搞活夜市”的构思甫一提出,随即引发香港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重新打造“不夜城”的呼声此起彼伏。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屠海鸣撰文称,“香港欲搞活搞好夜市,亦须为夜市注入文化因子。香港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夜市里,各种肤色的人们本来就是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但这远远不够,香港应该把各种高端的会展、文化巡游、大型演唱会等活动,与发展夜市结合起来,经济搭台,文化赋能,令香港夜市更具‘国际范’和‘香港味’。”

在屠海鸣看来,香港不同于内地,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社会动员能力无法与内地相比,但在发展夜市经济上,“政府的手”依然有施展的空间,至少可以在谋划规划、引导鼓励两个方面发力。他呼吁,“夜市要火起来,‘政府的手’必须有力地‘推一把’。”

香港中通社近日社论也指出,业界近日的建议非常多样,同时也引起一些议论,认为香港政府鼓励“摆地摊”。发展夜市经济,首先要厘清概念。夜经济、夜市经济,并非一些声音说的“地摊经济”。

香港时事评论员陈伟强称,他理解陈茂波的意思是搞旺夜晚的经济,而非狭隘定义地摊经济;若专门搞地摊经济肯定会抢了商场、餐厅生意,实在没有必要。

香港立法会批发及零售界议员邵家辉也同意上述观点。他表示,夜经济不局限于“食”,应该是多元的,活动、表演、文创、体验、展览,形式多种多样。他认为,夜经济首先要发挥香港已有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挖掘新的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激活夜晚的活力,从而创造多一些商机。”

香港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柏良表示,特区政府可考虑举办更多的流行文化演出、演唱会等,带动市民夜间出游参与活动。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认为,“搞活夜巿”规模需要遍及全港18区,也可从政策角度入手刺激人流,如重开旺角行人专区、允许街头表演等。

    责任编辑:王俊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