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暑期特辑 | 从锈带到秀带

2023-08-26 08: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微阅读·行走项目制作了12期徐家汇系列。将徐家汇这个繁华都会地作为海派文化发源地之一来探寻,在高楼中寻访文化沉淀的隐秘角落,将这些角落中的故事通过嘉宾们的讲述呈现出来,成就了这个系列的精华。

2023的夏天,与项目合作的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的师生们,制作了这个暑期特辑。这个特辑作为徐家汇系列的延伸,继续立足徐汇,展现徐汇滨江的活力,呈现由城市工业化区域向徐汇滨江15分钟都会生活圈演变的历程。

巧合的是,本辑嘉宾是目前生活在徐汇滨江、曾在这里工作过的候车式工作室创始人赵令宾,透过她的讲述以及她曾做过的口述史记录来展现这片区域的再生。在她与周力老师的交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多重身份叠加的女性表达,也能够从她的言语表情中感受到这个区域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以何种日常。

行走项目拍摄制作组师生与嘉宾在现场合影 

有代号的神秘工业区域

徐汇滨江地区曾经是近代上海重要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和生产基地。特辑中赵令宾提及的南浦站、北票码头、龙华机场、飞机制造厂等都聚集在这一带。基于赵宾令对自己居住区域的感情,她曾开展过曾在这片区域工作过的人或他们的后代的口述史。

随着她追踪的口述人的讲述,她得以知晓这里曾是个乌烟瘴气、灰尘满天飞的地方。相对外界来说,这里还略显灰暗和封闭。曾有口述受访者说自己从东安一村到靠近江边的上海飞机制造厂上班,一路上是很窄小的石子路,下雨天还会溅得一身泥,但天晴的时候也会是一身灰,因为一路上会见到各种东西,有木材还会有煤矿。

在当时这个封闭的小世界里,曾有“龙华飞行港”的称号,1950年改为上海飞机制造厂,在这块占地85万平方米的地方,又陆续建造起了修理车间、大跨度的钢架结构、混凝土墙体、移动钢门成为了修车间的特色。

赵令宾的采访对象说的木材、煤炭,其实,当年应该都是运往北票码头的。1920年,这个为了上海地区对煤炭需求增加而建造的码头,在黄浦江边,毗邻着南浦站,水路和铁路在北票码头交汇,成为了近代工业在上海发展的一个见证。

1940年代  徐汇滨江航拍 (图片来源: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北票码头旧照  (图片来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徐汇滨江地图 (图片来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与赵令宾对谈的行走嘉宾周力先生也有一段与口述记录人类似的记忆。他曾有个邻居在上飞厂工作,当时大家只知道这个邻居当时工作的单位有个特殊的简称“港口”。每当这个邻居被问及在哪里工作时,他都说自己住在港口。

周力在自己幼年曾跟着他那位邻居去过代号“港口”的单位,当时他们乘坐公交车,一路从龙吴路行驶,逐渐进入到冒着烟的烟囱、烧着的锅炉的另个世界。

在特辑拍摄当天,周力又再次坐上公交车,再次沿着龙吴路一路行驶过来。当年那些工业场景已不复存在,这里沿途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改变”。

当乐动力·风之谷体育公园的橙色集装箱建筑出现在眼前时,远处橙红色的吊车也变得灵活了起来,百年沧桑的工业遗迹与方便惠民的健身场馆交相辉映,体现了国际化大都市的特色水岸。

1930年代的龙华机场 (图片来源:馆藏文献资料)

龙华飞行港旧照 (图片来源:馆藏文献资料)

龙华机场大机库 (图片来源:馆藏文献资料)

15分钟穿行秀带生活圈

在访谈中,周力先生提到了位于云锦路地铁站下沉式广场的一片充满了设计感和功能性的篮球场——西岸活力谷篮球场。小而精的两片篮球场,全开放,带个球就能玩,十分便捷。这片场地设计也丰富多彩,充满了健康活力,融入了这片区域的“15分钟生活圈”和居民们的“10分钟体育生活圈”。

2010年,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核心配套区域——徐汇滨江,完成了116家企业、3500多户居民的搬迁,在这个280公顷,水岸线3.6公里的区域,建成了30万平方米的公共开放空间以及“七路二隧”等骨干路网20公里。由此,徐汇滨江岸线从生产性功能向生活新功能转型。

正如赵令宾女士所言,现在可以看到的五道并行:人行道、骑行道、车行道、跑步道、轻轨道(预留)。这样的规划把整个江景释放出来了,这里也从原来的锈气变成了现在的秀气。

2002年建设中的卢浦大桥 (图片来源:陆杰先生)

2017年航拍的北票码头 (图片来源:陆杰先生)

变成艺术空间的龙华机场大机库 (图片来源:馆藏文献资料)

遗留工业遗迹的公共空间 (图片来源:馆藏文献资料)

风之谷体育公园 (图片来源:合作方提供)

乐动力体育公园(图片来源:合作方提供)

徐汇滨江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建筑师落户到这里来。原本的厂房也变成了现在的艺术空间、咖啡厅、滨江步道、休闲运动场地。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这里,靠北端那边有美术馆(龙美术馆),有攀岩场,有滑板场,中间段就是活力谷篮球场。

从居民的角度来说,这些设施都在15分钟路程内,通过硬件设施的更新改造提供了很好的生活便利,生活、以及出行和休闲娱乐都能狗满足家庭的需求。

透过这一带对于曾经工业遗存的合理再规划、再利用,可以解决90%的生活需要:吃饭、购物、娱乐、学习、医疗、工作。这些生活需要的背后,实际是提供六种基本的城市社会功能:生活、工作、供给、关怀、学习与享受。这样的生活圈是对在这里生活、工作的人需求的回应,让这里的生活幸福感更加强,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早期可能这里是由城市规划师规划而来的,但是后续的维系却是由在这里的普通人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创造出来的。

如今,人们在原来的修理车间看艺术展,在美术馆里看铁路轨道,在运动场打球的间隙眺望远处的大桥,这些生活瞬间组成了徐汇滨江的日常。新生的内容与原有的空间再一次透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关联,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新联系。

“因为我是做口述历史的,当时看到那些遗留下来的工业遗产,就会有个疑问:这些地方到底以前是干什么的?”赵令宾女士动情地说出了她的“执念”。

透过这期暑期特辑,我们不单单希望呈现一个秀带的现在,更希望通过赵令宾这样的团队,深耕口述记录,挖掘那一代工业人的一种精神。当年的工业人攻坚克难,为我们如今的生活奠定了基础。当我们有机会漫步徐汇滨江看到这些工业遗存时,不觉可以引发对于当年工业人艰苦创业精神的尊重,更了解了这一片秀带的灵魂。

推荐书单

《大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
索书号:I253.6/7223
可登录上图官网,进行预约享借服务

《上海工业遗产实录》
索书号:TU27/7291
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可供借阅

《上海西岸:徐汇滨江图志》
索书号:K295.13/2231-16
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可供借阅;上海图书馆东馆4楼通知馆可供阅览;
上海图书馆东馆6楼社联馆可供阅览

《水城共生:城市更新背景下上海黄浦江两岸文化空间的变迁》
索书号:TU984.251/1272-1
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可供借阅;上海图书馆东馆4楼通志馆可供阅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