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南名士丨徐祯卿:苏州南诗北渐的杰出代表

2023-08-29 0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吴斌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徐祯卿是如此低调,以至于在苏州人的记忆里似乎查无此人,可一旦提到曾经与他齐名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又显得似曾相识。徐祯卿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并称为“吴中四才子”。这与古装剧《金装四大才子》中的周文宾撞车了。

《金装四大才子》剧照 图源网络

然遍查史书,未见周文宾斯人只言片语的记载,更无书画、诗词、文章传世,难以匹配其才子身份。细究之下,只在明代剧本《三笑》中有过出场,不过一个戏份寥寥的配角;到近代越剧《王老虎抢亲》中,周文宾成为一个以男扮女装为特点的主角,名声大噪,这恐怕是被人误解为四大才子的原因之一。

徐祯卿知名度低有其自身原因。唐祝三人都擅长绘画,徐祯卿却精于诗歌。唐伯虎与文徵明都生于1470年,祝枝山生于1461年,大他们十岁,尚可归于一辈人物。徐祯卿生于1479年,出生最晚且33岁就去世,与三人略有代差。徐祯卿相貌不出众,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为了让四大才子在相貌才艺方面一致,别人就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兼擅绘画的周文宾,替代徐祯卿的位置。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祯卿名列四大才子,却绝非虚有其名,其诗歌造诣,冠绝一时,被称为“文雄”。后北上入京为官,加入“前七子”的文学团体,影响深远。在历代苏州本土作家中较为少见。

唐代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尝言:“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兵数不少,税额至多。”表明江南是国家财政的支柱,苏州是重中之重。等到宋代靖康之变后,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苏州繁荣更盛,先后有“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赞誉。苏州的文教事业也益发昌盛,尤其范仲淹整合私学后,苏州籍名士数量呈井喷之势。然纵观太伯奔吴以来的历史,徐祯卿之前能够引领全国文坛的苏州人,不过三位,即西晋陆机、唐代张旭、北宋范仲淹。

西晋一统全国后,为防江南生乱,将当地世族领袖迁徙到洛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陆机、陆云兄弟,号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陆机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被誉为“太康之英”,又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

唐人张旭的书法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后被唐文宗诏定为“三绝”。张旭不光本人书法冠绝一时,书法传承上亦是代不绝人。书坛亚圣,四大楷书家之一的颜真卿是其直传弟子;草书与他合称“颠张狂素”的怀素,则是他的再传弟子。

唐 张旭 草书古诗四帖全卷(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至北宋初年,苏州更是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范仲淹散文可观,写词也可成家,“碧云天,黄叶地”、“塞下秋来风景异”诸句亦可亲,传唱一时。

北宋 范仲淹楷书道服赞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上述三人,成就虽高,文学上却未成气候,后继乏人。陆机北上,本来就有作为南方质子的嫌疑,后卷入八王之乱漩涡后,殒身其间,诗文并无传人;张旭以书法著称,传世诗文并不算多,《全唐诗》中收录的诗作都已被后人考为伪作;范仲淹心忧天下,诗词文章于他不过小道,后续未有传人。徐祯卿却与上述三人不同,他作为前七子的重要一员,影响明代诗歌一百余年。

当时的文坛,流行“台阁体”,文风靡弱沉寂。北方士人在李梦阳的带领下开始反思,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所谓复古,多是以古人之名,行创革新之事。比如唐代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貌似倡导时人研究先秦两汉的散文风格,反对辞藻华丽、附会形式而缺乏内容的骈体,实际却是用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发挥散文“文以载道”的功能。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罗马与希腊的古典文化为旗号,实际的目的是倡导个性解放与追求人文主义精神。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康有为就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文章,将孔子打造成一个变法先驱,以期实现变法的主张。

清 康有为 行书五言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个优秀的复古运动,必须有三个要素:文艺主张、反对对象、示范作品。但在徐祯卿加入前,李梦阳为首的复古运动却存在着较大缺陷,影响力不大。当时的文坛领袖李梦阳极力反对李东阳以“馆阁体”领导全国文坛。因为“馆阁体”源于宋代,而宋代文人为了突破前人的樊篱,独辟蹊径,甚至为了求新求变,不惜损坏诗歌的美感,逐渐走上了理性化和俚俗化的道路。李梦阳主张写文章要以秦汉文章为范本,写诗要以盛唐诗体为榜样,即“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更主张真诗在民间,要求诗歌创作深入民间,汲取营养。他更多是凭直觉发现了馆阁体的弱点,得到了当时人的响应。但因为其自己本人创作水平一般,其主张的“诗必盛唐”又处于含糊地带,复古运动处于“破而未立”的尴尬境地。比如他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所创作的《榆台行》:

榆台高,高风吹树梢。都摇摇,

台下都羊走都蒿。

山头看,看日落,觱策四面吹,

军中白旗身姓谁。

向前看,有河河水深,彼不怕死。

我亦人力,能拔虎尾。

人虎或两存,归为鬼雄荣尔魂。

南宋 陈居中(传)鞑靼狩猎图(局部)弗里尔美术馆藏

这首诗描写了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的情况,颇为浅显,缺少韵味,难称佳作。却已经是李梦阳《乐府古诗》中难得佳品。可见李梦阳本人缺乏支撑其理论的文学素养。这种困局随着徐祯卿通过科举考试,入京为官而破解。当徐祯卿北上京城后,李梦阳热情接待对方,盖因徐氏以诗歌名满士林。试看其在吴中写的七律《文章烟月》:

风霜独卧闲中病,时节偏催壑口蛇。

篱下落英秋半掬,灯前新梦鬓双华。

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

会待此心销灭尽,好持斋钵礼毗耶。

从首联的“闲中病”可以看出,当时徐氏正在家中养病,“独卧”更是表现了一种孤独寂寥之感。颔联的“落英”、“灯前”以及“鬓双华”更是将孤寂推到了极致,使得徐氏内心忧愁、早生白发。颈联的“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一句与全诗情调不合,却写出了江南的人文荟萃与烟火繁华,更是一句难得的佳句。尾联的“毗耶”是佛教语,乃维摩诘菩萨的居所,流露出徐氏有出家遁入空门之意。该诗绝句尤精,清词逸格,情韵隽永,带有浓厚的吴中文风,是明代难得一见的佳作。李梦阳初次与徐祯卿会面时显得非常激动,他在《与徐祯卿论诗书》中记载道:

仆西鄙人也,无所知识,顾独喜歌唫,第常以不得侍善歌吟忧,间问吴下人,吴下人皆曰:“吾郡徐生者,少而善歌吟,而有异才。”盖心窃向往久之,闻足下来举进士,愈益喜,计得一朝侍也。

李梦阳是甘肃省庆城县人,因此自称西鄙人,“鄙”是边远地方的意思。“盖心窃向往久之”表明徐祯卿在入京前就名声远扬。因此在李梦阳的安排下,徐祯卿不仅被北方士人争相结交,更是加入到前七子这个有志革新的团体中。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祯卿作为前七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在复古运动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贡献。

第一,带来优秀的诗歌作品。一个诗歌流派,除了旗帜鲜明的文学主张,还需要成熟的优秀作品引领时代。徐祯卿的诗歌格调高雅,纵横汉唐,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比如,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他也因边军抵抗外敌不利而作《榆台行》:

榆台高以临匈奴,匈奴之罪当夷。

战不利,师被围。

师被围,士无粮,渴无浆。

拔剑仰天诀,壮士饿死亡。

弃尸不保,蹂藉道傍。

嗟尔从军之人,行不来归。

奈之何,心伤悲。

徐祯卿的这首诗相比较李梦阳而言,更悲怆,感情也更充沛,更合乎于汉代乐府诗的韵律。从徐氏在诗歌上的造诣,也能明了他在“前七子”中的地位。清人沈德潜编选《明诗别裁集》,吴中四才子中只收录徐祯卿和文徵明的诗,文徵明仅录两首,而徐祯卿竟辑录二十三首之多。《明诗综》在比较徐祯卿与李梦阳诗歌时曰:“李气雄,徐情深”,“情深”是徐氏诗歌的基本特征。徐氏虽然与李梦阳同调,但吴中清丽秀逸的风格仍有保留,更有自身特点。《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风格,恰如其分。最能表现“徐情深”的是其怀念母亲写的两首《先母讳日》:

一林鸟散五更钟,十载松楸怨恨重。

犹胜生儿不识面,眼中粗慰有音容。

头颅长大日堪衰,十二年前哭母孩。

岁月不知生死苦,儿身渐老骨成灰。

徐祯卿的母亲在其十二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徐祯卿与其感情深厚,写过很多悼亡诗。弘治十六年(1503年),他在苏州扫墓时写的《先母讳日》最具代表性。诗中的“一林”“五更钟”“十载”“十二年”等词汇,表明先母逝世已经非常久了,久到墓前的树苗都长成参天大树了。“眼中粗慰有音容”,表明了徐祯卿无时无刻都在怀念慈母的音容笑貌,回忆着与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岁月不知生死苦,儿身渐老骨成灰”一句,更是直接表明徐氏思念之深,以致身体消瘦。

唐 母子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第二,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徐祯卿不但在诗歌创作上有着不俗的成就,在理论上也有着极高的成就。他的《谈艺录》更是被当成文学复古运动的指导思想。《谈艺录》的创作时间目前尚存争议。但据徐祯卿本人、同时代人及后世学者的言论和记载来看,即便徐祯卿在结识李梦阳之后又对《谈艺录》有所修补,但其主体部分当完成于吴中时期,其中反映出的创作理念和主张也基本上可以统摄其一生的文学思想。《谈艺录》中颇多精辟警策见解,是难得的精品。前七子对它推崇备至,甚至以反复古著称的钱谦益,也赞赏道:“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百存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谈艺录》的核心思想是“情”,徐氏诗学思想的其他侧面,皆在此前提下衍生而来。徐氏在《谈艺录》中特别记述道:

诗家名号,区别种种。原其大意,固自同归。歌声杂而无方,行体疏而不滞。吟以呻其郁,曲以导其微,引以抽其臆,诗以言其情,故名因昭象。

在徐祯卿看来,强烈的抒情性乃是诗,与其他体裁得以区分的最根本原因。徐氏不仅在理论上强调诗歌的核心为“情”,他的诗歌更是以情感深挚而著称。笔者随意在其《迪功集》中选一首诗《送萧若愚》:

送君南下巴渝深,予亦迢迢湘水心。

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

明 沈周 京江送别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该诗是一首常见的送别诗。一、二句写送别时彼此的心情。句中“深”字涵义丰富,情味深长,它既指道路的漫长、险隘,也指徐氏送别时的深情厚意。“亦”字,承上句兼写双方,“心”字见出我的友情之深。三、四句写对友人旅途的系念。“不知”点出了旅程之遥,与首句“深”字相应。“千山万壑暮猿吟”,这句是景语。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有力地烘托了友人旅途孤寂、悲凉心情。这首送别诗,不着一愁、叹、伤、怨等词,却写得情真意切。以“迢迢湘水”比离愁,使无形之情思形象化、具体化;以“千山万壑暮猿吟”之景烘染离愁,更加浓了离情的色彩。可见徐氏的既能构建以“情”为核心的诗学理论体系,又能在其诗文中恰到好处的进行实践。有力的助推了前七子的复古运动。

钱钟书先生非常崇拜徐祯卿,因此将自己的诗论也命名为《谈艺录》。钱钟书的《谈艺录》结合中西方手法来探讨“诗眼”、“文心”。这种研究使得《谈艺录》不仅在内容上,更在方法论上成为中国诗话史的巅峰,难以被超越。徐祯卿的《谈艺录》是前七子复古理论的重要指导思想,钱钟书的《谈艺录》更是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意的重要著作。两人跨越五百年的时光,在诗学理论上交相辉映,构成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钱钟书《谈艺录》 图源网络

徐祯卿取得这种成就,其实不光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他更多是苏州地区的一个杰出文学代表,前七子的这种文化主张,苏州地区的文人早在明初就在大力践行。吴中地区自明初遭到了全面的整肃。文人在政治的高压之下,失去了个性的尊严和自由。比如“明初诗文三大家”的高启,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写了《咏梅》: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宋 徐禹功 雪中梅竹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其中“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一句,更是高妙绝顶。这样杰出的诗人,却因文辞被诛。使得吴中诗风由元末的绮丽繁华,一变而为低沉哀婉,趋于质朴平实。该时期吴中文坛的代表人物为徐有贞、王鏊、叶盛、吴宽一类的馆阁大臣,他们虽也推崇台阁体典正的文风,但从他们身上已可隐约见出些许转变的苗头。等到弘治正德年间,随着明初高压政策的缓解。吴中地区的工商业迅猛发展,城市也渐渐恢复了活力,再次形成了崇文氛围。对于该时期的繁荣,王錡的《寓圃杂记》曾有过详细描述:

凡上供锦绮、文具、花果、珍羞奇异之物,岁有所增,若刻丝累漆之属,自浙宋以来,其艺久废,今皆精妙,人性益巧而物产益多。至于人材辈出,尤为冠绝。作者专尚古文,书必篆隶,骎骎两汉之域,下逮唐、宋未之或先。此固气运使然,实由朝廷修养生息之恩也。

“专尚古文,书必篆隶,骎骎两汉之域,下逮唐、宋未之或先”可以看出,吴中文坛已经走在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北方士人前面,早就走出台阁体与性气诗的窠臼,实现了复古创新。为何最终徐祯卿可以入选前七子,而不是早于他出生的唐祝三人?这恐怕主要与他们的科举不如徐祯卿有关。

明 吴伟 树下读书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徐祯卿在科举考场上颇为顺遂,远超唐祝三人。唐伯虎曾贵为解元,却陷入科场舞弊案,终身不得进入官场,自此游荡江湖,埋没于书画之间。祝枝山前后五次参加乡试,31岁艰难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成,勉强当了个知县。文徵明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老来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而徐祯卿却在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举人,时年23岁,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进士,时年27岁,之后担任过大理寺左寺副、国子监博士等职。徐祯卿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又在诗文上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自然很轻易地融入到前七子中。

虽然重视情感是前七子的共同特点,但再没有谁能像徐祯卿一样,将“情”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而这种用情至上的思想实际来源于吴中文化的传统。“情”的本质是“真”,吴中士人向来崇尚自我,追求自我实现。因此吴中士人大胆批评宋明理学对于人性的禁锢,其中,表现得最激烈的是祝枝山。他提出“学坏于宋”,指斥“道学”是“伪学”,认为宋儒言行不一,造成“恶伪”,走向道德的反面。《明史》中就曾记载道:“吴中自枝山辈以放诞不羁为世所指目,而文才轻艳,倾动流辈,传说者赠益而附丽之,往往出名教外。”

但真性情并非只有“放诞不羁”这一种表现形式,持身严正,恭谨端方也是真性情的体现。比如文徵明、徐祯卿俱为方正君子。《明史》就曾以“和而介”来评价文氏,“和”即温和、和谐,“介”则为耿直、有骨气之意,可见其为人。徐祯卿则是心无旁骛,专力诗学,“不喜饮酒滛荡,狂诞谢礼检。但喜洁窗几,抄读古书,间作词赋,议论以达性情,摅胸臆之说,期成一家言,以垂不朽。”

虽然这两个群体之间在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差别,但由于都是自我真性情的表现,故而在任情自便、各从所好的同时,亦能互相包容,不强人以同己,彼此之间迥然不同的生活趣味非但没有造成间隔,反而可以让他们相互赏识。如文徵明和唐伯虎,“寅稚冠之岁,跌放不俭约,衡山文璧与寅齿相俦,又同井閈;然端懿自持,尚好不同,外相方圆,而实有塤篪之美。”恰好文、唐二人同岁,又能互相包容,自然情同手足。徐祯卿和唐伯虎,更是相交莫逆,现举徐氏的《怀伯虎》为例:

寒窗灯火张生梦,京路风霜季子金。

两地相思各明月,关山书尺几销沉。

明 唐寅 毅庵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京路风霜季子金”是指徐祯卿上京赶考,却凑不出路费,唐伯虎变卖家产,仗义相助。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在和睦相处的同时,难免会相互影响。在唐、祝放荡不羁的行为中,仍可见出对自我尊严的保持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文、徐高洁的人格里,也不免融进诗酒风流的嗜好。这种对个体的尊重、对真实的强调,正是吴中文化重主观、重个性的基础,也是徐祯卿诗学思想的核心要素。

明朝中期的复古运动虽几乎同时崛起于北方和南方的大地,但因为苏州并非政治中心,核心成员又多为布衣,故而造成的声势远不能与北方相比。徐祯卿以进士及第的机会,积极向北方文学集团靠拢,通过自觉主动的学习借鉴,不仅使自己的创作糅合了双方的特色,更重要的还是实现了两地的互动融合,一方面将北方文学的雄健气质带入了南方,另一方面也将南方文学的华秀风调引入了北方,从而引领了南北文学交融的潮流,实现了南诗北渐的壮举。

参考文献:

1.【明】徐祯卿:《徐昌谷全集》,许允元松涛阁本。

2.【明】徐祯卿:《迪功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明】文徵明:《文徵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明】祝允明:《怀星堂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明】唐寅:《唐伯虎全集》,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

6.【明】李梦阳:《空同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明】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明】王錡:《寓圃杂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

9.【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1. 陈书录:《明代前后七子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声明:本馆原创文章转载,须经馆方授权。公益原创文章插图,图片版权归属于收藏地或创作人。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江南名士丨徐祯卿:苏州南诗北渐的杰出代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