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电视剧《冰雪尖刀连》:可敬可爱背后的精神百炼成长之路|新批评

2023-08-28 12: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冰雪尖刀连》聚焦于第七穿插连,却没有局限于七连的战士,而是将七连和更广阔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借虚构形象展现历史本质,突显了七连以及所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生动地诠释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背后的正义性。正如兰晓龙对于原著小说《冬与狮》书名的解释,“狮子是不属于冬天的,但冬天的狮子依然是狮子。”

文 / 金夏辉

最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扶持剧目、致敬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重点剧目《冰雪尖刀连》接档《富春山居》在央视一套播出。《冰雪尖刀连》改编自军旅作家、编剧兰晓龙的长篇小说《冬与狮》,由高希希导演、兰晓龙和陈琼琼编剧。该剧以抗美援朝为历史背景,聚焦第七穿插连,讲述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长津湖一战,演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动人情谊,以及他们不惧严寒、敢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再现了那段悲壮的岁月。

01

英雄形象始终活跃在我国的影视作品中,但相比以往的抗美援朝题材作品,《冰雪尖刀连》所刻画的英雄形象,具有更多的人情味——他们,是有着钢铁意志的英雄,也是内心柔软的普通人。

在小说《冬与狮》的序言中,作者兰晓龙提到了一名年轻烈士的照片——“照片上的他有点懵懵然,跟他别的照片一样总在憋着乐,手上托着一个剥了皮还没来得及吃的橘子,但也许是某种金黄色包装的糕点。”战士的牺牲是令人十分悲痛的,但照片中的他却又呈现出懵懂、跳脱的形象,在作者眼中,“这几乎是创造一个人物的基准盘了”。作者或许无法了解这个烈士的全部,但其懵懂和跳脱的形象,却深深刻在心中,牺牲的悲伤和照片形象的跳脱已然融合在一起。这种认识也是作者创造形象的关键,不论是第七穿插连,还是第七侦察连,都是如此与众不同——烈士的牺牲是悲痛的,但烈士本人却是亲切和可爱的。

英雄是一个很好的词汇,“可爱的人”也是一个十分合适的形容。《冰雪尖刀连》中的许多角色,其实都是可爱的英雄。第七穿插连的兄弟离开了各自的家,第七穿插连是他们的第二个家。伍家的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仨都上了战场,大哥伍百里牺牲在淮海的战场上,三弟伍万里跟随二哥伍千里上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场。伍千里有担当重情义,他常年在外征战,对家有愧,觉得自己欠了家里太多,甚至不敢回家。在该剧第一集中,见父母之前,为了缓解父母得知大哥去世的悲伤,伍千里还牢记着先讲分田地、大哥成为党员等话题,想要父母先开心一些。虽然事先想好的话题并没有发挥作用,但此类细节已经描写出英雄的柔软一面——对于许久未见的家人,他们内心有愧,甚至会害怕。同时,新兵伍万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兄弟间的温情,逐渐实现了成长,从一个桀骜不驯的新兵变成了沉稳的战士。

《冰雪尖刀连》所刻画的“钢铁七连”,以及历史上每一个革命先辈,都值得我们致敬,他们不仅仅以肃穆庄严的形象被人们牢记,更是以可爱的姿态、迥异的性格,活在我们心中。

02

相比原著小说《冬与狮》,以及同样改编自《冬与狮》的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冰雪尖刀连》的改编对人物进行了多层次的刻画。电影尽管表现了生动的人物群像,但由于篇幅的限制,还是将更多重心放在了七连视角下的战场情节,在群像刻画上没有那么完美。但在电视剧《冰雪尖刀连》中,二十四集的时长足够对小说中人物的更多动机和情感进行呈现。

在该剧的前三集中,七连辅导员梅生转业后和妻子女儿重逢,不久后从报纸上得知朝鲜的紧张局势,之后便毅然决然地要求归队,跟七连战士并肩作战,但小说和电影,并没有对梅生在上海的家庭生活进行直接描写。电视剧的改编,强化了温馨亲情和残酷战场的对比。

一排排长布认命是电视剧《冰雪尖刀连》的原创角色,他是个孤儿,给自己取名“布认命”,希望“不向这命低头”。在前三集中,他本打算和意中人宁宁提亲,但在提亲的前一天,队伍开拔了。战事紧急,他匆匆离开,放弃了提亲。他内心其实希望宁宁不要等自己,想让她过得快快乐乐的。在第四集的车厢戏中,伍万里初遇七连战士,和布认命打架,使伍万里略微收敛了傲气。相比小说和电影,电视剧将发生在三班班长余从戎身上的打架情节,搬到了布认命身上,由此可见,电视剧中故事的时空跨度较大,试图展现角色在战争之外的更多生活,不仅表现了辅导员梅生的家庭生活,还改编小说情节,重点表现了一个在恋爱中内敛、面对兄弟豪爽奔放的原创角色。

此外,《冰雪尖刀连》也表现了小说中的更多细节。例如,伍家人为伍百里叫魂——“遇水你找桥,遇门莫乱进……”虽然叫魂有着迷信色彩,但就那个时代而言,悲痛的人需要精神寄托,这种叫魂让故事更具真实感。再如,在电影中,志愿军战士由于敌军轰炸,急匆匆离开车站,人民群众这才连忙取下自己身上的保暖物品,扔给战士。但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一位独臂的退役老兵,试探性地询问伍千里等人的目的地后,意识到战士们的棉衣并不够,才主动带着民众将保暖物品扔给战士。电视剧中诸如此类的细节,更生动地表现了小说中的那个世界。

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在迥异的表现形式中,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多层次的可爱之处,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前后过程中的更多感人细节。

03

关于历史题材作品,一些人可能会有疑问——历史真的如此吗?文艺作品的虚构成分,是否掩盖掉了历史的真实性呢?面对此类疑问,窃以为,《冰雪尖刀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对于真实和虚构边界的把握恰到好处。

《冰雪尖刀连》所表现的长津湖战役是一个处理起来相对棘手的历史题材,它没有大决战式的东西,连排级单位抵达即战,相关的确切资料也十分缺乏。原著小说作者曾经写过的第一稿是采用了沙盘式写法。什么是沙盘式写法呢?通俗来说,这是一种纪录片式或者文献片式的讲述方法,侧重真实的种种历史细节。相对电视剧艺术,此类表达方式会显得十分枯燥。因此在第二稿中,小说《冬与狮》采用了“大背景,小人物”的写法,重点表现第七穿插连,让观众更容易跟着人物重心看完故事。

“大背景,小人物”的写法看似普通,但其实也十分考验创作者的水平。一旦聚焦于人物本身,一些创作者容易局限于人物视角,忽视真实的历史语境,例如抗日英雄被神化或者在不适当的场合谈恋爱,等等。

而《冰雪尖刀连》相对把握好了这个度,结合小说内容,除了“钢七连”的悲壮情节,创作者还加入了美军普通士兵视角的故事线。钢七连的战士为家国而战,美军的普通士兵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打这场仗,这种对比显然更加凸显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而作品还表现了七连和其它志愿军队伍的交流——七连的战斗是艰苦卓绝的,但其它队伍的战士也面对着和七连一样甚至更艰难的困境——没有足够的弹药和粮食,缺少保暖的衣物。

在历史上,1950年,由于战事紧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紧急进入朝鲜,各部队有三天没吃到粮食,其中一个连队的战士更是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成建制冻亡。原本打算埋伏的志愿军战士,举着枪、握着手榴弹,但却被活活冻成了冰雕,牺牲在了死鹰岭阵地上。其中一个叫宋阿毛的烈士留下了遗书,“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冰雪尖刀连》聚焦于第七穿插连,却没有局限于七连的战士,而是将七连和更广阔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借虚构形象展现历史本质,突显了七连以及所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生动地诠释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背后的正义性。

正如兰晓龙对于原著小说《冬与狮》书名的解释,“狮子是不属于冬天的,但冬天的狮子依然是狮子。”冰雪可以席卷一切,但无法冷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热血——一腔热血,保卫身后的祖国,亦守护千里之外的小家。时代永远呼唤抗美援朝题材作品,需要《冰雪尖刀连》致敬那群最可爱的人。

原标题:《电视剧《冰雪尖刀连》:可敬可爱背后的精神百炼成长之路|新批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