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看智谋看武力:真实的三国武将如何打仗?

2023-08-29 12: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轻易的说出一段三国故事。同样三国也是各种流行文化中的重要题材,各种小说、电视剧、游戏层出不穷。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历史中,真的存在各种精妙的计策、谋略么?诸葛亮真的靠锦囊妙计就能保刘备平安,气死周瑜么?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历史上的三国战争反而不看重单纯的谋略,各方势力都更像是胡人一样强调纯粹的武力。用很多事后诸葛亮的话来说就是野蛮对抗。今天就让我们透过各种小说演义的迷雾,分析一下真正的三国武将是如何打仗的。

▲诸葛亮这样的神算子永远只能活在小说里

【1】野蛮人董卓

▲董卓之所以为士大夫们所不容 很大原因在于他自己汉化程度太低

东汉末年,位于洛阳的大汉朝廷政治混乱,百姓民不聊生,国内还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巾之乱。中央政府的崩溃给了各地豪强可趁之机,第一个登场的军阀是来自西凉的董卓。他以强悍的凉州兵镇压了起义军,然后进入洛阳把持朝政。

董卓为人残暴,肆意杀害朝臣和将领。比如他因关东联军压力而退守长安以后,有一次从长安去郿坞,士大夫设宴在长安城外为其送行,结果在宴会上董卓堂而皇之将数百名降兵当场虐杀。这下可把大多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大夫们吓的够呛,董卓本人却依然在场吃吃喝喝。

董卓的野蛮性格是如何养成的呢?依照《后汉书》的说法,在他小的时候就生活在山地民族羌人当中。所以他的朋友也基本都是豪爽的蛮族战士或头领。就是说董卓居这样住在边境的凉州,处于胡(羌人)、汉杂居之地,因此传染上这样野蛮的习性。

▲两汉时期的羌人木牌艺术

他治下的凉州兵表现也几乎一模一样。从西面进入洛阳时,就四处打劫,强暴民女。蔡文姬的《悲愤诗》中就说过: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这反映了这支军队胡化,乃至直接有胡人参与其中的性质。史料上对此也有类似描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朝廷征董卓当九卿之一的少府,董卓借口自己手下的秦胡兵都不答应兴师动众,拒绝出战。这些秦胡兵,大体就是指羌人、匈奴人等加入董卓军队的蛮族。

▲生活在边地 没点蛮族部队实在说不过去

【2】蛮化的宗室刘玄德

▲刘备总是被打扮成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胡汉杂糅的西凉兵不是特例。随着胡人不断内附,在他们的影响下,北方的胡汉交界处催生了大量类似的武将。比如著名的刘备,他在《三国演义》里面被描绘成一个只会摔婴儿的大耳朵,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刘备也是出身在胡汉交界的涿郡,借用一句吕布跟刘皇叔见面时的对话:我们都是住在边境的汉子!换句话居于边地的刘备,其实是非常善于打仗的。

边地这词也很好的概括了这批人的性质。吕布出身五原,就在今天的内蒙古。刘备张飞住在毗邻乌丸的涿郡,关羽和张辽则出生于千年来游牧南下的要冲山西。可想而知,跟这批边将同样出身的刘备,肯定也浸淫了类似的传统。举例来说,在公元194年曹操讨伐陶谦的时候,刘备的部队中就有来自幽州的汉人与乌丸混编骑兵。除了胡人的来源不同,这支军队的性质和董卓的西凉兵几乎是一样的。

▲古代壁画上的乌丸骑兵

归纳了一下这批武将的性格之后,我们就可以谈一下他们是如何作战的了。以斩颜良的白马之战举例,关羽亲自冲进颜良本阵,一刀把对方砍死了。罗贯中对这场战役的演绎是:刘备临走前嘱咐颜良,说关羽到时候会在战场上投奔云云。结果颜良信以为真,对面关羽的赤兔马又跑的很快。结果颜良没反应过来,就被一刀砍死。可以说是刘备用谋略算计了颜良。

《三国志》等史书呈现的白马之战画面却截然不同。虽然关羽的部队确实遵循军师(荀攸)的计策奇袭成功,但颜良的反应是大不一样的。颜良一开始被吓了一跳 ,接着就组织了一支军队反扑,还亲自冲上来和关羽对攻。当然颜良不太走运,就有了被关于当众阵斩的惨剧发生。但比起刘备用的计谋,让关羽趁其不备得手,真正的白马之战可能更简单一点:两拨人互相冲锋,关羽的骑兵更凶猛一点,就赢了!谋略值可以说是几乎为 0!

▲关于阵斩颜良

【3】蛮化武斗是常态

▲这样优美的画面终究只是现代人的一厢情愿

这种野蛮的对砍场面是否是三国时期战斗的常例呢?此处可再举一个例子,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去偷袭吕布一支驻扎在濮阳的部队,结果被吕布抓包。这一战中吕布本人也是亲自出场,带头冲锋。战斗打到激烈的时刻,曹操也组织勇士反冲锋。大将典韦带着数十人手持长矛、长戟抵挡吕布军,视弓弩为无物。接着典韦对左右说:敌人离我们有十步距离的时候便告诉我。等敌人真的只距离十步之后,典韦又说:五步之内再告诉我。左右士兵害怕了,高呼:敌人来了!典韦大呼而起,用手戟扔倒了数名敌军,击退了吕布。

▲典韦的人设还是做得挺到位的

通过前面的两个例子,我们能够总结出这批北方边将是如何打仗的:两方分别组织一批精锐冲击对手本阵,通过直接斩杀对方主帅来决定胜负。显然,这种战斗的胜利完全取决于哪一方的精锐骑兵战斗力更高,根本不需要什么精巧的计策。

当然,也并非说三国战争中就全无谋略。比如潼关之战,曹操跟吕布、刘备等人经常作战,知道直接跟马超对攻是没戏的,只能建立坚固的营地防御。再通过离间计使马超、韩遂之间反目,才击败西凉军平定了关中。曹操在历史上有以智谋算计敌人出色的名声,吕布也评价他诡计多端。这种评价背后的事实是十分无奈,曹操难以组织和刘备、吕布、马超等人同样水平的精锐部队,只好靠设伏、离间等方式避免主力对攻,走其偏锋取胜。

▲曹操早期大部分部队属于流民青州兵,这种无奈塑造他的智谋形象

对于不熟悉北方战术的军队,剽悍的直接冲锋就更具威慑力了。比如逍遥津之役,张辽亲自率领八百名精锐冲进吴军本阵,让孙权吓得跑到了小山头上(走登高冢)。张辽又在小山下高声叫骂,要孙权下来迎战,结果是孙权打死也不下来。最后张辽又轻而易举冲破包围圈退走。这一战使吴人士气大落,吴军只得撤退。逍遥津的大胜,证明这种产生自胡汉交界地的战术在当时几乎是无敌的。

▲纪念逍遥津之役的邮票

【4】直接雇佣蛮族更方便

▲匈奴一直是中原地区喜欢的雇佣兵

既然当时北方军队胡汉杂糅者甚多,那有没有直接参战的胡人呢?《三国演义》虽然几乎没有记载,但事实上胡人雇佣兵也很常见。比如抢掠蔡文姬的南匈奴,他们是跟鲜卑在河套与鲜卑竞争失败后南迁来的,居住在并州的汾水、涧水之间。单于本人住的更南,直接住在了司州的平阳郡(今山西临汾)。这些匈奴人居住的地域都是实打实的中原朝廷属地,甚至在天下大乱的时刻保护过亡命的汉献帝。

这些匈奴人能做的事情当然不止抢夺人口,北方的军阀多有利用这批匈奴人做雇佣兵。官渡之战后,曹操和袁尚争夺北方,袁尚就命令并州的高干、郭援联合匈奴单于呼厨泉进攻平阳,曹操一方则联合马腾与之对抗。这也是马超的初阵,他在战役中被飞来的箭矢射中脚踝,草草包扎一番就继续作战,最终打退了袁军。平阳之战后,匈奴向曹操降服,到216年呼厨泉访问邺城,被曹操借口留在了邺城,他的部众则被分成五部管理,成了曹魏的编户齐民。

▲匈奴人虽然已经不是鲜卑对手 来了中原依然是条好汉

另一个为曹魏打工的蛮族则是乌丸。乌丸的首领蹋顿曾协助袁绍打败公孙瓒,后来又企图帮助袁尚复国,因此曹操不顾朝臣反对,远征乌丸。蹋顿被打败后,乌丸的部众都被内迁(悉徙居中国云),也成了编户齐民。这批被内迁的乌丸人就成为曹军的重要战力,用三国志的说法,这批乌丸人是天下名骑!后来到曹丕当政的年代,时任雁门太守牵招就征用了五百多户乌丸人,让他们备好鞍马巡逻边境,侦查鲜卑人的动向,以此来抵挡轲比能的劫掠。可见到三国时期军阀们对胡人雇佣兵的直接利用也是非常频繁的。

▲乌丸作为一个转瞬即逝的小部落 在三国史上留下了印记

【5】真实三国并不浪漫

▲骑兵冲锋从三国开始已经成为了中国战场的主导性力量

至此,我们可以对三国时期的战争方式做出总结了。真实的三国历史上并没有小说中花样繁多的谋略,而是简单明快的骑兵精锐冲锋,执行冲锋的主要军队主要是沾染胡风的边地汉人跟内附的蛮族构成的。无疑,这跟当时的胡化进程有莫大的关系,这也给中原大地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曹操治下乌丸人尚且经常掠夺妇女财物,一旦中原混乱,结果可想而知。

随着胡化程度的加深,到西晋八王之乱时,士大夫和亲王们依然天真的相信蛮族们跟曹操手下的乌丸骑兵一样,只能给他们做打手。然而胡人雇佣兵已经拥有足够的势力,再也不需要中原王朝的册封,遂有永嘉丧乱、衣冠南渡的大灾难。古典华夏世界的大厦也随之轰然倒塌。

原标题:《不看智谋看武力:真实的三国武将如何打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