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伤益集-环境公益争议案例评析》公开征集案例,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

2023-08-29 09: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绿发会讯】——本书献礼中国环境公益制度走过的十年历程

社会组织作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重要参与力量,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社会组织有权对“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这一制度至今,十年来,全国上千家社会组织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积极参与国家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进程,它们不畏艰险、克服重重阻挠,与破坏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积极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推动了国家法制建设进程,也推动了社会生态文明的进步,同时,社会组织参与的这些案例,有的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的示范案例、经典案例,有的进入高等院校教材,成为大学课堂上的研究素材。

回望这十年的环境公益之路,成功的案例固然让人欣慰,但失败的案例更值得铭记。一个案例的最终处理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在一个案件的处理过程中,社会组织、环境污染者、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各方对案件所秉持的态度,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利益博弈、甚至冲突,更应该被关注、被记录。因为错误的裁判和处理结果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伤害,也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阻碍。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法律工作委员会(简称绿会法工委)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环境公益领域明显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例,命名为《伤益集-环境公益争议案例评析》,作为之前(2018年)编撰的《环境公益案例选编》的姊妹篇(如图)。

本书的编撰以对得起法律所赋予的责任、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为宗旨,力求多家之言,全面、真实、客观、公正的反映这十年中,环境公益制度所走过的曲折与弯路,所经历的风霜和雨雪。

欢迎社会各界踊跃投稿,为本书的编撰提供真实案例或案例评析,让我们共同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进程添砖加瓦。

注:

征集的范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案例:1、环境公益诉讼;2、环境行政复议;3、环境行政诉讼;4、环境刑事诉讼;5、环境损害赔偿诉讼;6、环保志愿者权益维护;等多方面,相关案例和评析内容将在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中文名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简称《生绿》刊出,评析要通俗,犀利,完整,清楚,同时要法人法语,严谨,公正。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一案可以多人评。

有关案例和评析可发送至邮箱v1@cbcgdf.org;V43@cbcgdf.org

文/子舒 审/Yang 编/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