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柬埔寨女农“拥抱”可再生能源触手可及 | 女性促进气候适应型社会计划

2023-08-29 09: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绿发会讯】赋权-女性促进气候适应型社会计划(EmPower: Women for Climate-Resilient Societies)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妇女署(UN Woman)于2018年联合提出和实施,旨在加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行动中的性别平等和人权。该赋权计划致力于实现三个成果:亚太地区行动者加强对性别敏感的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行动;各种类型的妇女和其他边缘化群体都被视为气候和减少灾害风险决策中的关键环境参与者;亚太地区的妇女和其他边缘群体致力于适应气候变化的生计。通过该项目的第一阶段(2018-2022年),联合国妇女署、环境署和合作伙伴成功地为弱势社区设计了替代生计,通过可再生能源减少了排放,并激发了政府间承诺,以确保亚太地区采取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和行动地区。未来五年,联合国妇女署和环境署将推广实施赋权计划第二阶段(2023-2027年)所吸取的经验教训和制定的方法。

(图源:Biosphoto via AFP/Claudius Thiriet)

到了给稻田浇水的时候,柬埔寨女农民Im Heng曾经不得不拖着一台柴油驱动的水泵穿过其位于柬埔寨南部茶胶省的土地。除了重量大之外,这台机器的操作成本高昂,还会喷出改变气候的温室气体。但柴油水泵现在已经成为过去。

Im Heng最近购买了一台太阳能水泵,可以将水直接输送到覆盖田地的洒水系统中。除了更容易操作外,这种设置还帮助她每月减少了约7美元的电费,这对一个自给农民来说是一大笔钱。“我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因为我不再需要携带重型设备和工具了,”Im Heng说。

她使用通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妇女署的联合实施的赋权-女性促进气候适应型社会计划获得贷款以便购买一台太阳能水泵。该计划由瑞典资助,帮助女企业家获得负担得起的贷款,使之能够购买清洁技术产品,帮助其发展业务。

(Im Heng利用贷款为稻田购买了太阳能水泵。图源:联合国妇女署)

柬埔寨的大多数人靠务农为生。然而,气候引发的灾害,如洪水和干旱,可能会影响粮食供应和生计。妇女获得信息、资源、资金和技术的机会较少,这使得她们特别难以应对危机并在危机结束后重建。

联合国环境署正在与妇女署合作实施赋权-女性促进气候适应型社会计划的第二阶段,该计划于2018年在孟加拉国、柬埔寨和越南进行了试点。

对于像Im Heng这样的低收入农村妇女来说,前期设备成本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障碍。由于缺乏抵押品,金融信用历史和文化水平有限,她们在从传统银行获得贷款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

创新的融资机制,如赋权-女性促进气候适应型社会计划提供的融资机制被认为是支持妇女获得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关键。可再生能源既可持续又可靠,与化石燃料发电系统相比,运营成本更低,维护更少。可再生能源还通过取代煤炭等传统燃料使妇女受益,因为煤炭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和呼吸道疾病。这在柬埔寨等国家尤其重要,因为这些国家的现代能源服务仍然滞后。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项估计,作为赋权-女性促进气候适应型社会计划的一部分,在孟加拉国、柬埔寨和越南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在其预期生命周期内防止1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释放。

到目前为止,该赋权计划已经支持了473名女企业家,并创建了一个可以扩大规模的模式。该计划还帮助50多个以妇女为重点的组织参与有关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和减少灾害风险问题的决策。

(一台太阳能水泵为女农Duek Da位于柬埔寨南部的农场提供稳定供水。图源:联合国妇女署)

Duek Da是茶胶省的一名女农民,她的土地受到洪水和干旱的严重影响。她依靠农业养活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正在上大学。

2022年,Duek Da开始使用太阳能水泵种植和灌溉玉米和空心菜。Duek Da说她感觉更安全,因为有可靠的供水,不依赖化石燃料发电机或电网供电。Duek Da是社区里第一个购买太阳能电池板的人。大约60%的费用得到了补贴,从长远来看,这让她可以省钱。

编译/Daisy 审核/Irene 编/angel

参考资料:

1.https://asiapacific.unwomen.org/en/digital-library/publications/2023/06/empower-women-for-climate-resilient-societies-programme-brief

2.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story/renewable-energy-boon-women-farmers-cambodia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