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理解城市|安徽当涂:《长安三万里》的“遗珠之城”

韩雨亭
2023-08-31 07:1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李白生命犹如跳跃的火苗,如此狂放,热烈,争突,随时挥洒豪情和燃烧自己,即使人至暮年,仍尽力迸射阳光。

他就是我们常言“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那种人。

电影结尾处最动人,李白被押解途中,听闻被赦免,难掩狂喜,轻划小船,吟唱出那首“朝辞白帝彩云间……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名诗。这一幕成为电影中最大泪点、精神共鸣最强的地方。

我也眼眶一热,忍不住回头,电影院后座的部分女同胞已经梨花带雨。

目睹一位头发花白老人劫后余生的悲喜交加,谁能不共情呢?

这就是李白,一个能把颠沛流离过成“诗和远方”的人,以老迈之躯,唱青春之歌,难怪网友声称自己“被治愈了”。

小时候背过的诗,长大后才明白是人生。

重获自由之身的李白,在哪里度过了暮年余生?

这是许多观众观影结束后的追问,恰好也是本篇“理解城市”系列想写的一个地方——安徽当涂县。

前不久,我前往李白墓园拜谒,墓园四周围墙环伺,寂寥古朴。进入墓门,可见墓高两米左右,封土上绿草如茵,正面立有石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

作为声名如此响亮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当涂僻乡沉睡千年,仍为许多人所不知。

当涂县算是《长安三万里》里的“遗珠之城”。固然,这对当涂多少有些不公平,但从艺术创作角度看并非刻意绕开当涂,而是想在银幕上留下最豪情、狂放和美好的李白。

当涂古城复原图。当涂县委宣传部 供图

李白听闻被赦免,意气风发地写完《早发白帝城》后,他顺江向下,先到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湖北。

唐宋时期,一线城市是西安、洛阳、开封等。

尽管江夏是南方的政治中心,但武汉却只是三线城市,但因地处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官员商贾,南下北上,必经过武昌,并在黄鹤楼歇脚。

李白一生六到武汉,写下50多首诗篇,其中三次登黄鹤楼,足见他也很喜欢这座“江城”。

在江夏逗留期间,拜访好友李晔,应邀请去洞庭与贾至泛舟赏月,随即赶往宣城、金陵(今江苏南京)故地重游。此后两年,他在金陵、宣城、和县和当涂之间往返。

此时李白已是花甲之年,看似游历,实则系无安身之所,靠朋友接济度日。

即便在如此情形之下,李白还壮志未酬。

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8月,安史叛军残部史朝义向东南窜扰,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李光弼率领八道节度使,出镇临淮,抗击史朝义,年已61岁的李白闻讯毅然决定从军,请缨入幕,谁承想刚到南京,却只能因病折回。

彼时李白生活已相当窘迫,只能投奔当涂县令李阳冰。

李阳冰原以为李白只是前来做客,直到看见李白赠诗所写“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时才恍然大悟,遂收留。

自此,李白中途曾到宣城、金陵、泾县旧地重游,从未离开过当涂。

当涂对于李白一生意义独特,37年间他前后七次游历当涂,在此留下56首千古诗篇。

当涂既见证了他当打之年的意气方遒,也留存了他枯槁之年的悲愤哀伤。

1298年前,李白年仅25岁,他离开巴蜀,辞亲远游,东出三峡,沿长江而下,行至当涂,目睹天门山的雄奇壮观,挥笔写下气势磅礴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首次游历当涂,乐观豪迈、自由洒脱和无拘无束。

转眼间,当他再度回到当涂,已经是白发纷披,处境孤绝,在青山下彷徨的老人,可谓“复出无望断执念,自隐修道度余年”。

他是在病榻上将自己诗歌手稿托付给李阳冰,并赋此《临终歌》绝笔诗后不久与世长辞。

李白究竟是如何死的,说法很多,因病,溺水,失足落水,醉酒捉月……

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只说“疾亟”,而未言其病。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正月,朝廷下诏,命天下诸州推荐堪任御史、谏官、刺史、县令的人才。李白受到举荐,官拜左拾遗。但当喜报送到当涂时,李白已不在人世。

李白逝世五十余年后,唐宪宗元和年间,担任宣州、歙州、池州观察使(地方军政长官)范传正来到当涂。他在当涂县令诸葛纵协助之下,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才在野地荒草中找到李白的坟墓;又花了三年时间才找到李白之子伯禽的两个女儿,她们已在当涂成为两位勤劳的民女,嫁给了当地的庄稼人。

李白一生去过18个省、206个州县、80座山、60条河流、20多个湖潭,足迹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最终在当涂终老。

当涂之于李白的意义是什么?

我认为,当涂就是他的家,他最后的归宿。

当涂自古乃富庶之地,山水秀美,物产富饶。当涂县委宣传部 供图

用诗歌的想象力去定义和赋能名山大川和城市,使其家喻户晓,千古绝唱,这就是李白独特的天才能力。

仅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推广了两个地标——黄鹤楼与扬州,而《望天门山》成就了当涂县的天门山。

李白和当涂的相遇,离不开地利与人和。

当涂史称“姑孰”,至今已有2200多年置县史,别看城镇不大,因地处交通要道,山水秀美,适宜人居和物产富饶,既是军事重镇,也是旅游目的地,因此吸引了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陆放翁等数百位文豪到此游历咏题。

古代水运是重要交通方式。当涂三江交汇,西入荆楚、四川,南达江东、江南,东进吴越,北往中原,四通八达,故此系兵家必争之地。

秦代设为丹阳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定名当涂,曾为宋代太平州、元代太平路、明清太平府、清代长江水师提督衙署和安徽学政署所在地,足见区位优势和战略价值。

当涂今天的区位优势依然明显,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交汇点,高速、高铁、港口,应有尽有,到南京28分钟,到合肥,到上海两个半小时。

自古以来,当涂富庶,盛产米酒。魏晋南北朝时期姑孰酿酒、饮酒之风盛极一时,以至于南北朝齐武帝下诏书命令姑孰“权可断酒”。

我国古代信仰认为,酒能通神。李白沉迷“杯中物”,一首《将进酒》把《长安三万里》剧情推向高潮,醉酒后的李白与众诗友驾鹤飞行,畅游天宫,似乎所有人生不得志都在纵酒吟唱中一扫而光。

当涂古城墙夜景。 当涂县委宣传部 供图

当涂有好酒,诗仙岂能不留恋?

李白首次游经当涂始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他东出三峡,初下江东时,这年夏天,他游洞庭,登庐山;秋天,途经当涂、采石,然后去金陵、扬州。

这次途经当涂,他并未驻足停留,只在经天门山(位于当涂县城西南长江东、西岸)时,写下《望天门山》,成为经典名作。

李白数次下金陵,到扬州,吴会(今绍兴)之际,当涂系途径和留宿之地。

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秋,李白由吴会返回扬州,黄金散尽,功业无成,只好溯江西上,返归安陆(今属湖北)。在西上途中,经过当涂,在牛渚矶(今采石矶)留宿,写下《夜泊牛渚怀古》诗一首。

诗云:“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这首诗已经没有首次途经当涂,在《望天门山》中那种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取而代之的是无人赏识的失意情绪,以及对未来不抱希望的怨艾。

李白此次宣城提笔咏志,也与曾在此任职的一位太守有很深渊源,他就是南北朝的文学家谢朓。

李白对谢朓仰慕已久,视为偶像。据《当涂县志》记载,李白在大青山先后写下《姑孰十咏·谢公宅》与《游谢氏山亭》两首缅怀谢朓的诗词,借景抒情,表达哀思和缅怀。

谢朓生于公元464年,河南太康县人,出身显贵,系东晋谢氏家族的后裔,文采斐然,他和沈约等人开创“永明体”,形成一代文风。曾写出《和王中丞闻琴诗》《送江水曹还远馆诗》《离夜诗》等名扬天下的诗篇,南齐皇帝萧衍喜欢他的诗词,并声称“三日不读,便觉口臭”。

十七岁起,谢朓开始做官,因文采过于出众,升迁至尚书吏部郎,原本已接近权力中枢,终因不愿依附权势,被人诬陷下狱,后死于狱中,年仅36岁。

谢朓也是一位山水诗人。唐玄宗时,当涂县隶属于宣州。他在宣城任太守期间,曾饱览当涂风景之胜,并在《游青山》一诗中写道:“幸莅山水都,复值冬清缅。”

自始至终,李白都将谢朓视为精神知己。

当涂县李白文化园工作人员谷常新对我说,李白的遗愿很简单,与青山为邻,与谢朓为邻。

谷常新是谷氏家族守护李白墓地的第49代传承人,从18岁起,他便开始为李白守墓。

李白留在当涂并终老,不仅是偶像谢朓埋葬于此,举荐他到长安做官的道士吴筠曾一度在这里修道,李阳冰等不少族亲也在附近当官任职,他还在当地结交了很多掏心掏肺的朋友。

公元761年,李白落魄客居龙山东麓,与谷家先人谷兰馨结为好友,俩人结伴游览青山,寻访谢朓遗迹,有了“宅近青山同谢朓”之愿。

谷兰馨承诺,愿捐出自家田地,作为李白长眠之所。

次年,李白去世,家人将他葬于城南龙山。谷兰馨去世前留下遗嘱:李白遗骸可葬于当涂谷家的土地,子孙世代当照看李白之墓。55年后,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将李白墓地迁移到了青山脚下,终于与他一生最崇拜的诗人谢朓永结为“异代芳邻”。

《长安三万里》让更多年轻游客穿上汉服,到李白墓地拜谒,对酒当歌。当涂县委宣传部 供图

这个夏天,人们如此怀念李白,李白在当涂的故事正被更多年轻人知晓。

《长安三万里》放映后,从暑假到七夕期间,许多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背上行囊,带上家人,穿上汉服,前往当涂的李白墓地拜谒,奉上自己的好酒,以示敬意。

这是中国年轻一代文化自信之举,所谓盛世尊贤,当涂没有辜负李白。

10多年来,当涂已连续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据去年发布的《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当涂县的多项指标都名列全国“百强”,当地人均GDP达11.6万元,更位居安徽县级城市之首。

改革开放后,当涂凭借区位优势,全力拼经济,目前已形成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生物医药、健康食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抢占新的赛道。

当涂也是全国第一批县级文明城市。在县城散步,古老的金柱塔、黄山塔、凌云塔和古护城河,跟现代化高楼林立彼此呼应,城区不远处是乡村,生机盎然,风景如画。

足见,以长江为源,江南水韵的当涂县已经巨变,诗歌文化、民间文化、儒家文化在此交融生长。

当涂水乡风貌。 当涂县委宣传部 供图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做好生态和旅游文章,如何用好诗仙“李白”这个超级IP,或许是当涂应该思考的。

我在走访当涂县博物馆时,惊讶发现当涂县保留了很完整的历史资料基础。

当涂的李白研究由来已久。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当涂县令李阳冰为李白诗文辑集作序,序中记叙了李白身世,并对其作出公正评价,该序文成为历代研究李白的最权威资料。此后,刘全白、范传正、裴敬等人先后来当涂拜谒李白墓,留下祭文碑记,都对李白的身世、功德,及其在人们心中地位作了明确评说。宋元时期,无数文人墨客来当涂凭吊诗魂,也留下大量题咏。北宋当涂人郭祥正,晚年隐居当涂青山,著有《青山集》,对李白颇有研究,其诗风也与李白相近,被时人誉为太白后身。明清两朝,除游人来当涂寻觅李白遗踪留下的题咏诗文外,尚有明万历年间骆骏曾编的《谪仙楼集》,清道光年间曾笙南编的《李翰林姑孰遗迹题咏类钞》。

民国时期,当涂境内的李白研究处于停顿状况。当涂对李白的研究真正兴盛起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把青山李白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地方政府及时修缮李白在当涂的遗迹,李白研究也随之活跃。

上个世纪80年代起,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对李白的研究,先后编辑出版了大量关于李白的书籍,专著和文献,此举对当涂研究李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上述史料和研究,甚为宝贵,夯实了当地作为全国李白研究中心的地位。

但研究只是“内化”成果,如何进一步“外化”为超级IP,值得思考。

近年来,当涂也反复强化和挖掘“李白”的文化价值。

从解放后至今,当地政府一直努力通过修缮李白的遗迹,并在李白墓地基础上不断修缮和扩建李白文化园。

2006年,李白墓作为唐代古墓葬,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第一诗山”大青山——李白的终老之地已被升级为李白文化旅游区,成为一道“十里桃花、万亩果园”的风景线,青山、绿树、村落、湖泊和田园交相辉映。

近年来,当涂还计划将李白文化园打造为“诗意公园”,争取更多游客的到来,包括利用研讨会和李白诗歌节等载体,通过讲述李白与当涂县的故事来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作者韩雨亭系“理解城市”专项写作计划项目组成员。)

“理解城市”项目是澎湃新闻2023年新春伊始推出的一个城市观察专项计划。我们不仅依靠数据去理解城市,我们更用心去理解它。您有任何建议或者意见,都可以给我们写邮件:chenlf@thepaper.cn。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