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开学要的是仪式感,而不是疲惫感

澎湃特约评论员 易之
2023-08-31 11:5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孩子她妈,是时候出手了!”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呼吁整治开学仪式乱象,不要让老师和家长被所谓的仪式感绑架。她还晒出了自己向有关部门发帖投诉的内容,得到很多网友的肯定和支持,跟帖评论过千条。

教室里四处挂着彩带,桌子上放着“心想事成”的橙子、“平平安安”的苹果,书包里放着“聪明伶俐”的大葱、“勤奋好学”的芹菜;从老师手中领取“越来越棒”的棒棒糖;穿过拱门、敲击准备好的鼓,寓意“一鸣惊人”……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都是现在的开学仪式。

随着“创意”不断推陈出新,“场面”也越来越壮观,当然,一些老师和家长也越发疲惫。一言以蔽之:开个学,不该这么“难”。

越来越“卷”的开学仪式

客观来说,开学仪式当然是有必要的,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开学仪式当然也并非今天才有。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代学堂开学时也有诸如正衣冠、拜师礼、开笔礼之类的环节。让开学这天显得有所不同,是一个常见的社会心理结构。

但不知从何时起,开学仪式感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气球拱门、笑脸墙、送礼物、高年级低年级结对子、许心愿等,都已经不再新鲜。有的学校甚至邀请专业公司参与,从校门口设计再到各种道具提供,全部由专业人士完成。

甚至有校长坦言,学校的创意如今都已经枯竭了:一年两次开学典礼,再加上中间各种节点活动,基本能用过的点子都用过了,再想出新的确实很难。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风气,大概还是因为攀比心理。不仅学校暗自较劲,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这些开学仪式也会被放到互联网平台上接受家长和社会的“逐一检阅”。在一些老师的吐槽中,甚至有上级部门也会挑选一些独到的开学仪式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能否“露脸”在一些学校看来至关重要。

这也意味着,开学仪式有时已经异化成了一个指标,影响外界乃至上级部门对一个学校的整体评价。

但如此一来,却苦了老师和家长。老师自不必说,每逢开学季本就繁忙,如果还要准备异常精致的开学典礼,恐怕分身乏术,也会占用本该用来教学准备的时间。不难想象,一位老师,在准备教案之后,还要去负责吹气球、挂彩带、采购小礼品……这确实让人头疼。

家长自然也一样。各式各样的仪式,家长也不能缺席。甚至在一些学校,家长也会被要求帮忙准备、配合。此前有报道,某小学开学前,甚至准备了长达3天的家长会,对于上班族来说,这个“会”的时长实在令人窒息。

所以,社会也希望终止这样的内卷。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简约不简单、令人舒适的开学仪式?

回归质朴、真诚的底色

最近,也有一些学校的开学仪式上了热搜,收获不少点赞。

比如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给新生准备了一个熊猫公仔,助学生实现“熊猫自由”;湖南农业大学给学生准备的是科研辣条礼包;吉林长春某小学为学生准备的是一本新华字典;在北京房山,北京卫戍区某部官兵在完成抢险任务准备撤离时,为孩子们创作了黑板报作为一份特殊的开学礼。

这些开学仪式感没那么复杂,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彩带、气球,但令人印象深刻。原因或许是因为这些仪式感是真诚的,或是贴合了学校自身特色,或是在简单的意象中寄托着寓意,能让人感到用心,却没有用力过猛的感觉。这,才是开学仪式感该有的样子。

无论学校还是学生,主办方还是参与者,都没有一种疲惫感。开学这一天当然很特殊,也应当向学生传递美好的寓意,但这一切不应当依托“钞能力”,或是眼花缭乱的形式主义,简简单单、点到为止就好。

当然,遇到问题,也不能总是呼吁整治,试图依赖外界强制力去打破、改变。要改变这种“内卷”的趋势,依然需要学校、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转变观念、达成共识,让开学仪式感回归质朴、真诚的底色。

学校应当放平心态,少花些绞尽脑汁的表面功夫,不妨把教学准备和家校沟通作为开学前的重点。家长也不必去攀比学校的开学仪式,把它和“教学质量”关联在一起。至于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当树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引导学校减少在开学礼上的无谓消耗。

开学第一天,当然值得铭记。但记住它的原因,不应该只是“轰轰烈烈”的场面,也可以是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的仪式,同时又心意绵绵、启迪长远。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