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开学季,又有假“老师”进群收学费!我市多名家长中招

2023-08-31 09: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乐清公安 ,作者乐清公安

乐清公安.

乐清公安是浙江省乐清市公安局开设的公安资讯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乐清警方最新的安防预警信息和业务咨询服务。

开学啦

不少家长又要为孩子

交各种费用了

这时候骗子盯上了学校的班级群

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

因为假“班主任”

可能就潜伏在你的身边

真实案例

8月25日

柳市镇某小学学生家长

扫码添加了一个新生家长群

群里“班主任”以需要缴纳“学杂费”为由

要求家长以发红包形式缴费

转款后不久

收到班主任来电才知并无此事

群内共计8名家长损失1584元

骗子是如何进入班级群的呢?

原来,骗子获悉班级群二维码后

以新生家长身份

偷偷进群潜伏其中

等到合适时机便自称是班主任

要求家长向其缴纳学杂费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被骗家长之一转账截图

!

警方提示

!

冒充老师骗家长案件时有发生

请各位老师和学生家长

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01

各班主任应及时对本班级的QQ群、微信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各班主任启动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微信群。

02

如遇老师在群内收费情况,学生家长切勿盲目转账,及时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老师头像(微信、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如果有,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

03

如果对收费信息产生怀疑,学生家长应向学校或老师进行核实,或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避免被骗。

除了冒充班主任收费外

开学季期间

这些骗局也要小心

↓↓↓

冒充电商物流类骗局

新学期采买学习用品期间,骗子会冒充购物网站客服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说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购物信息、个人信息,谎称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需要进行退款赔偿。然后引诱你在虚假的退款理赔网页中填入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卡内钱款转走。

反诈提示:凡是接到购物平台客服或快递客服电话自称要理赔退款的,或误操作为代理商每月要交钱需要取消代理的,都是诈骗!要找客服的请在购物平台找官方客服或者拨打官方客服电话。

高价收购装备骗局

真实案例:小沈在玩游戏时看到游戏聊天框内有一条“高价收游戏装备”的消息,申请进群后,一位网名“派送员”的人告诉小沈,扫描群内二维码便可进行高价收购装备,沈某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并填写了相关信息后,网页忽然显示微信将被冻结,小沈便联系“派送员”,对方称系他操作不当,并向其推送一个网名为“处理员”的人。“处理员”称需要通过转账证明微信是本人使用,验证后将如数退还所有资金。沈某便按对方要求,先后向指定账户转账18000元,后因被对方拉黑才发觉被骗。

反诈提示:骗子以游戏账号、装备、游戏币、游戏点卡、游戏元宝、各类激活码以及游戏材料交易等名义,通过高价收购低价出售等方式引诱游戏玩家进行交易,一旦有玩家上当,就诱使受害人登入案犯指定的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然后以交易过程中需缴纳激活费、验证金、保证金、大额退款保证金等多种名目,骗取玩家的钱财。

免费领偶像福利骗局

真实案例:何同学在家玩手机时被拉进了一个偶像粉丝QQ群。几天后,群内有人发布消息称“偶像给粉丝们发福利,只要将自己微信余额截图私信发给对方,就可以参加十倍返利活动”。何同学信以为真,遂添加了对方的QQ号,并把个人微信余额截图发给对方。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让何同学识别并支付,同时声称不会扣款。何同学毫不怀疑地扫描二维码并付款成功,对方又推荐了一个负责退款的QQ号,称必须用其父母的手机操作,才能帮忙退款。何同学借来了妈妈的手机,并在对方的一步步诱导下,将父母手机绑定银行卡内的4万余元转至骗子账户。

反诈提示:骗子通过伪造后援会或是明星本人社交账号等方式来对追星群体进行诈骗,常见的有伪装明星、明星粉丝群应援打榜、赠送明信片、进入明星粉丝群收费等形式。

冒充同学请求救助骗局

真实案例:小叶(16岁)收到同学“郑某”的QQ信息让其帮忙充值Q币,小叶帮“郑某”多次充值后发现自己的QQ提示异常登录,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于是通过手机号添加了同学小叶的微信,询问后才发现是骗子盗取郑某的QQ实施诈骗,被骗1900元。

反诈提示:骗子盗取学生微信号、QQ号后,冒充学生本人向学生的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得病等为由,要求学生亲戚、朋友转钱。

兼职刷单骗局

真实案例:小何(14岁)在家刷朋友圈,突然看到同班同学“赵某”发了一条朋友圈,称自己小姨做活动,给她刷流水的群里发100-1000元的红包,可以返还两倍的钱。小何信以为真,于是私聊了“赵某”,然后被拉入一个微信群。小何根据要求将300元红包发在微信群内,结果被踢出了微信群。小何便私聊同学“赵某”,按照指示删除账单内的转账记录,之后被拉黑。直到小何母亲下班回家,了解情况后发现被骗。电话联系同学小何的母亲,发现小何微信被人盗用,被骗300元。

反诈提示:骗子往往使用非法手段盗取(或冒充)QQ、微信等社交软件账号,骗子通过盗取的社交账号,在朋友圈或者社交群内发布一些兼职信息,承诺交易后立即返还费用并额外给提成,等受害人转账或者下单后,便会被踢出群聊或拉黑。

致学生——

1、谨慎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谨慎加入陌生群组。

2、不要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或是点击未知链接。

3、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自己与家人的信息,如家庭住址、手机号码、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验证码以及任何密码等。

4、不要轻信网上不正规的兼职,特别是酬劳比正常市场高出许多的兼职,所有要求交定金的工作要三思而后行。

致家长——

1、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汇款。

2、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做好孩子安全用网教育,提高孩子识诈防诈能力。

原标题:《开学季,又有假“老师”进群收学费!我市多名家长中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