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个在科技公司上班的盲人,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戴媛媛
2023-09-04 20:0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提起无障碍环境建设,很多人会想到无障碍电梯、盲道等硬件设施。

让视障者、听障者更好地融入社会,硬件设施只是其中一部分,“未来无障碍环境建设,要从基础设施延伸到相关的信息服务以及数字化领域。”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邵磊表示。

此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也单列一章对“无障碍信息交流”进行多方面的规定。例如设区市的电视台,每周播放至少一次配播手语的新闻节目;设区市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开设视力残疾人阅览室,提供盲文读物、有声读物等等。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观察到,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包括早年的教育),对视障者的社会参与度、生活丰富度,影响很大。

许多视障者做推拿按摩工作,在按摩店和住所之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其日常交往的对象也多为视障者。但对另一些视障者,视障没有将他们与社会隔离,关键就在他们能否在与外界交流、沟通上形成正向循环。

妍春,是一位视障者,目前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一所全球知名科技公司上班,从事数据标注工作。

“能尝试不同的工作,我很幸运。”妍春坦言。和很多视障者一样,妍春曾是一名推拿按摩师。她毕业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学针灸推拿,曾在广州一所中医医院上班。

无论广州还是上海,妍春都是异地谋职,现在她独自生活,乘坐地铁上下班,每天通勤2小时。在周末,妍春会写公众号和小说,和视障朋友、健视者朋友一起相约去看舞台剧,在陪跑志愿者的陪伴下去公园长跑,甚至与另外7位视障者、2位义工一起徒步52公里穿越腾格里沙漠。

为什么妍春能努力地去像“普通人”一样探索世界?

要受教育、要不断阅读学习、接受外界信息,“这对视障者来说,太重要了”,妍春感叹。 

她一直保持着与外界交流,比如寻求新工作的机会,持续与朋友沟通,线上聊天或者看电影、舞台剧。

探索外界、融入社会,这都建立在掌握足够信息之上。健视者天然能看到路、能看到文字,但视障者需要其他的协助。在硬件、服务、交流等方面去建设无障碍环境,让少部分群体与社会尽可能融合在一起。

但视障者受教育的渠道、收获信息的渠道,还太少。而在数字时代,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与外界交流,还有数字鸿沟的问题。

在此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相关采访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邵道新就表示,工信部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信息化和无障碍环境深度融合,目前已推动1735家残疾人、老年人常用的网站和手机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下一步,信息无障碍建设要从“从无到有”迈向“从有到优”。

设区市以上的政府网站,应当逐步达到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创造条件为有需求的视力残疾人提供语音信息服务……此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还做出了诸多此类规定。

改善无障碍环境建设,还包括教育机会的增加。到2020年,我国视障群体文盲率是43%,而我国整体文盲率仅有4.08%。10倍之差的数字令人深思。

对于视障群体,目前存在两种教育路径。一种是在隔离式的特殊教育学校学习,一种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也就是“融合教育”,这部分视障学生很稀少。

应试方面,视障者可以选择参加普通高考,也可以选择“单考单招”的高考方式。 “单考单招”视障学生有四所高等学府——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滨州医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但能选择的专业极其有限,仅针灸推拿、音乐学等6个专业。参加普通高考、申请盲文试卷的视障者,从 2014年开通此项考试到2021年8年中,全国总计才49人。

此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提出,“国家举办的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视力残疾人参加的,应当为视力残疾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工作人员予以协助”。但后效如何,需持续观察。

无障碍环境建设还有很长的路,需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建设无障碍的、有温度的城市。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