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回校园读研,我再一次体会管理的甜蜜负担

2023-09-02 18: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 成 长 故 事 -

我本以为重回校园,可以收获暂时的松弛感,没想到,在这里我再次体会到公司里管理的影子,有无奈,也有惊喜。班级就像一块试验田,我在班级任务中挪用了工作中的相处技巧、管理手段,也把学习中的惊喜反哺到工作中,给工作洗了个冷水澡,清醒一下。

-1-

我本科毕业,除我之外,宿舍的其他七人都考了研究生。我当时的成绩足以让我保送研究生,但枯燥的哲学专业让我放弃了机会,早早进入了职场。

毕业五年后,校友聚会。我的研究生同学已经出来工作,再见他们,沟通的层次、学识和工作,并没让我觉得有所不同,再次证明了自己当初选择的正确。

38岁那年,我报考了在职研究生。做出这样的选择,朋友和家人都感觉难以置信。

这个决定似乎很冲动,但我相信冥冥中都是最好的安排。某天我看到两个同事在交流读研究生的心得,一个已经读完,一个正准备读。我走过去问情况,4万多两年,参加国家统考,就可以拥有学位证。

我的心活络起来,十几年工作,虽做到人力资源经理,也有断断续续的培训和网络学习,但还是有入不敷出的无力感。知识的碎片感让我很焦虑,有时领导提的一些系统问题,我丰富的工作经验无法给出答案。

记得有一次年末,几个部门老大关在会议室里头脑风暴,探讨来年的战略。我跟随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我常听到战略、商业模式、ROI这些高大上的词,但知之甚少。正当我天马行空之际,我的领导点了我的名,问我的想法。我知道他想在各位大佬面前给我表现的机会,可惜我的知识储备浪费了领导的好意,落得尴尬的下场。我现在回想,仍佩服自己站起来的勇气,那回答就像胡乱拼凑的拼图,一言难尽。

这次小插曲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在我心里扎下了一根刺。每次会议发言,总对自己的回答不自信、不满意。

我听到同事谈论进修研究生,竟认真对待起来,问了报名的网站和他读研的感受及注意事项。那个已经读完的同事见我如此热心,回答得很详细,还推给我招生老师的微信。

就这样,我做了一个冲动决定,在开学前交了第一年学费。成了2018届工商管理专业的在职研究生。

-2-

研究生第一堂课是选班委,开班会。当我背着双肩书包走进教室,看到一张张充满朝气的年轻脸庞,我仿佛回到十多年前。

我下意识走到第三排空位坐下。那一排于我而言是个安全区域。我不是极度自信的优等生,不会选老师眼皮底下的第一排,也不会选择为了做自己的事而逃避老师眼光的最后几排。

每个同学都隔着一个空位坐。我旁边坐着一个短头发的胖女孩,她跟我对视而笑。我主动搭起话,问她名字和工作岗位,她也是个自来熟的人,爽朗地跟我聊起来。原来她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从事商务助理工作。这是一个美妙的开始。

班主任是一个年轻带点时尚的女老师,热情的笑脸让我倍感亲切。她没有站到讲台上,而是走到第一排,银铃般的话音响起:“同学们,我是你们的班主任魏老师,接下来两年我会陪大家一起度过,希望这两年里大家能收获满满,有个愉快的学习过程。”说完教室里掌声雷鸣。

接下来是重头戏,班主任清了清嗓子,说道:“接下来,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大家配合,就是选班委,班长副班长各一名,学习委员一名,生活委员一名,文娱委员一名……有意向的同学来到讲台,做自荐演讲,最后大家一起投票,投票多的当选。”

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学习委员,我没有胜负欲,但这个头衔总是很邪乎地落到我头上。这次我带着私心,希望能通过这个位置认识更多人。老师宣布完,有十秒钟的安静,没有人站出来。老师从左边踱到右边,双目扫射全场一周。问了一声:“谁先来?”在她期盼的目光下,终于有一个戴眼镜、白净高瘦的男生走了上去。

他一副很青涩的样子,开口说要竞选班长,语气中带着颤抖和一股子真诚。我在心里为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折服。我很清楚,底下坐着的不乏每家公司的精英,他们有着不服输的傲气。能在这种氛围中第一个站出来,需要莫大勇气。有了人开头,下面又陆续站起来好几个。我第四个上的场,有点拘谨,有点担心。望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我想到了平时培训的现场,也是这样一百多号人,熟悉感回来了。

我驾轻就熟地开了口:“我想竞选学习委员,在读书时代就一直是这个角色,……。”经验给了我底气,我顺畅地结束了竞选演讲。回到座位,旁边的胖同学给我竖起大拇指,周边的同学也隐约投来赞许的目光,分泌的多巴胺比上班受赏来得多,一股兴奋和开心洋溢着每一条神经。

接下来听了十几位同学的发言,都不是等闲之辈。或许我是被上天眷顾的,跟我竞争同一岗位的只有一个小男生,他英语很棒,最后安排了英语科代表给他。我没有意外地当上了学习委员。这场演讲开启了两年的学习生涯,也让我体会到了此学习委员和彼学习委员的不同。

-3-

我读书那会,学习委员主要是学习好,其他需要干的活很少。这次我担任学习委员后,才发现是个烫手山芋。

有个老师喜欢上课点名,他自己不叫名字,而是矗在讲台上悠闲地喝着茶,由我来叫名字和划名字。每周上他的课,我都要提前打印好花名册。有时我叫到名字的人没应,旁边有声音解释道:“他上洗手间了。”我犹豫了,给他归为迟到还是已到?这种得罪人的事在公司没少做,但现在作为一个工具人,仿佛被授权,但这始终不是规矩多多的企业,大家是友爱的同学情。我瞅了眼老师,他挑了挑眉,一副“你看着办”的事不关己的态度。我无奈地吐了口气,在名字下面划了“迟到”的标记。

课后我被那个“迟到”的同学找上门,苦苦哀求我跟老师说情。我很为难,无奈地安抚他,才把这事应付过去。看到同学耷拉着颓丧的脑袋,我很想不再做这种让人恨的事。但天秤座的我,有着自己的平衡。安慰自己道:“这是为了他好,下次他就不敢再迟到了,认真对待学习。”这样的自我催眠仿佛有效。再遇见那种以尿遁为理由的迟到的同学,我不再愧疚,狠狠给他记上一笔,帮他长记性。没想到的是,我的威严形象因为点名立了起来。

我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老好人”心态。刚开始不敢得罪同学,现在觉得,只要在集体中,就很难做到事事让人舒服。班有班规,还是逃不过惩罚手段。

后来,老师让我代收作业,我到点就会准时发送给老师,还附带一份没交作业的同学名单。没交作业的同学恳求我说情,我直接回一句:“作业已经发送给老师了,我给你老师的邮箱,你自己去跟老师解释吧。”我把皮球踢回给那个同学。还把没交的名单发到班委群和组长群里,让组长督促没交的同学。把职场那套玩得滑溜,就像我在公司里收集各部门的任务资料那般操作。

班里某些同学把心思放在拿证却不在学习上,这是在职研究生有意思的一种现象。有些企业出钱送人过来进修,拿证是这些人的终极目标,拿到证代表了升职加薪的几率提升。他们将更多精力还是放在工作上。

其中有一位同学就是这样的情况。他时不时在班群里冒一下头,有时候也会在课堂上见到他。但每次他问的问题,都让我们抓不着头脑,感觉他跟我们不是活在同一个时空。有时他会问我们某门课下周什么时间上课,但我们都知道,那门课前两周已经结课了。刚开始,还有好心的同学回答他。乌龙事多了,群里也就没人回答了。

某个周五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按下接听键,那边传来:“学委,我是邓明,战略课作业什么时候交?能给我参考一下吗?”我一听来精神了,他不在群里问,直接找上我了。我很耐心给他回答了时间,至于参考我直接拒绝了。他拿了我电话后,我变成了他的专属秘书。时不时给我来电话问作业、问考试的事情。我公事公办地回答,有时很想直接挂断。

上了半年课程,我心里已经在哀嚎,学习委员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服务角色。把当初竞选演讲的为人民服务百分百践行到了实处。平时只要跟学习沾边的,都逃不过被打扰的命运。我的人设在寻找平衡中不断尝试。

过了一个学期,大家都熟悉了。当初第一个演讲的清瘦男生成了班长,跟他搭档一个学期后,我发现他是一个靠谱的人。有些事情我感觉处理起来很繁琐,会扔一部分给他。有些事我不喜欢处理,也会给他,他都毫无怨言地接下了。学习以外的管理职能在我身上体现无疑,我看到了自己在公司的影子。但跟公司比起,又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4-

我们的作业跟本科时有一个很大不同,那就是小组作业。老师给一个主题,让我们自行组成小组,最少的一次是6人,最多时候10人。

我犹记得第一次组小组的过程。老师只说了小组作业的内容和汇报时间、汇报形式,并没有在堂上分配好小组。下课后,班里就开始吵闹起立,有好几个人找到我,问小组这事怎么弄。这么短的时间,我毫无头绪,几个班委讨论了两分钟,拿了一个粗劣的方案。考虑到刚开学大家还不熟,由每个班委作为组长,拉人进组。我站起来公布这消息,有一个同学大声反驳道:“组小组老师又没有规定,让我们自由组,凭什么由班委做组长。”这一句让整个课室更闹腾了,几个班委面面相觑,都不说话。

我心里充满着挫败和尴尬。以为的好意在其他人看来,是不自由不公平。我见这样,只好让步:“既然大家有意见,那就自由组成小组。人数6-10人,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周一下午6点前由组长把成员名单交给我。这样可以吗?”我说完,教室里声音一下子安静下来,没有人再发话。我见情况受到控制,说道:“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我把规则在班群里再公布一次。这事就先这样。”宣布完我松了口气。

第一次组小组,让班委遭遇了信誉滑铁卢,也奠定了后面组小组的格调。班委还是一群很积极的人,主动去拉人进组。班群里热闹非凡,有人没找着组织的,会害羞地私信我让我帮忙,大胆的直接在群里卖惨,让人收留。很快每个小组定了下来。一看组长名,确实如他们所言,有班委,也有暂时不认识的同学。那一刻我的脑海中浮现出“高手在民间”的感叹。

小组作业又是一轮新的考验,我这小组8人,三男五女,我被推举成小组长。我们的作业需要做PPT汇报,不能由一人汇报,而是每个人都需要汇报一段。这分工又把大家难住了。这时,有一个漂亮女生主动说道:“我本职工作是助理,经常帮领导写汇报稿。我先弄个框架出来。大家再往里填内容,你们觉得怎么样?”

群里其他人都赞同。又有人提出,“填内容这块怎么分配?”“先看框架有几块,我们再来决定每块内容几人负责,再来领任务,先到先得。如何?”我提了自己的想法,这是我们部门平时分配工作中的常用方法,主动领取任务比强制分配让组员更愿意接受。没有人有异议。最后是汇总和汇报的内容分配。

其中一个男生主动说:“我平时PPT做得多,有点心得,这块我来做。”这个定下来后,确定提交内容、PPT最终稿的时间点。至于汇报的内容分配,待PPT出来后再来讨论。

第一次讨论用了一个晚上,是在群里讨论完成的,大家都相对比较主动。过程中,我留意谁没发言,会在群里@他,保证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第一次讨论挖掘出了做PPT的高手,做提纲汇总的高手。让我感慨小组卧虎藏龙,已经开始期待汇报那天了。

内容收集本以为顺利,可是到提交那天,有一位男同学没交。做PPT的同学向我反馈了,我在群里@了他,一个下午都没见回复。我下班时,又被PPT同学提醒了一次,我硬着头皮打了那个男同学的电话。第一次没人接听,晚上八点我又接着打,终于打通了。我心里有点气,很不客气地说道:“刘同学,我是学委,我们组就你没交作业了。”那边传来很小的声音:“抱歉啊,公司赶进度,这几天都在加班。我今天一定把作业交上去。”听出语气中的无奈。心里为他感到心酸。职场人就是这样,一边像老黄牛为公司勤勤恳恳付出,一边在八小时之外继续呕心沥血,谋求更好的未来。

过了两天,PPT初稿出来,大家都赞叹不已。PPT高手名副其实,做得高大上,线条用色都很讲究。这一比较,我平时的PPT成了山寨货,俗不可耐,嫌弃得很。最后来到汇报分配环节,大家相处这些时日熟了,在群里说话也随意起来。有一个女生直接说:“学委,我普通话很差,上台就会发抖,能不能把最少的结尾部分分给我。”我很能体谅这种情况,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演讲高手,我的部门也有这样的人。

“大家有意见吗?”群里都没有意见。那小女生在群里一顿感谢,搞得气氛融洽不少。最后按照谁提交哪块内容就汇报哪块内容。有些内容是2-3个人负责收集,我把板块内容分割,把它们对应进去。

来到最后的彩排环节。我们除了周末上课时间,平时很难碰头,有人是周边城市的,每次上课都得提前一天晚上过来。我们只能利用视频会议的方式约定一个时间在线上进行演练。

终于来到汇报当天。老师直接把讲台让给我们,小组自由决定谁先上。这次一点都不像班会那会腼腆拘束。有一个小组自告奋勇站了起来。20分钟听完,还不是结束。老师直接来一句:“有问题可以提问。提问的同学有加分。”来这一招,仿佛给水壶加了一把火,直接沸腾起来。陆续有人提了几个问题,小组的同学一排站在台上,接受他们的提问。有些刁钻的问题回答不出来,尴尬不已。我的心都拧在一起了,心里把老师骂得狗血淋头。

这还没结束,当同学提问完,还需接受老师的点评和直接给分。第一个小组为我们打了个样,或许是准备不够充分,有些逻辑不通顺的点被老师拿出来评论了一番,给了个70分。整个课室弥漫着紧张和严肃感。

我的小组第三个上场,那位做框架的女同学第一个开场,她平时在单位里除了给领导写稿,还做主持,全能型人才。一个俏皮的开场把大家的紧张感消除大半,接着第二位男同学稳妥地进入主题,还注意了其中的衔接部分,“稳”得一批。到最后总结部分,我们尽量精简,配合那个普通话不好的女同学。当被提问时,我和另外一位男同学轮流回答,这让我又发现了一个才子,男同学把一些刁钻的问题反问回去,思路敏捷,很有辩论队的风范。最后拿下90分的好成绩。

我在这场小组作业中,既感受到了同学的善意,也挖掘了每个人的特色和长处。以往在工作中,也需要去关注部门员工的情况,但很多时候被繁重的工作剥夺了探查的好奇心,以至于很多能人被淹没在工作中,变得平平无奇。当担子重起来,怒气会往那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喷,把更多心思花在了关注缺点上。

我本以为重回校园,可以收获暂时的松弛感,没想到,在这里我再次体会到公司里管理的影子,有无奈,也有惊喜。班级就像一块试验田,我在班级任务中挪用了工作中的相处技巧、管理手段,也把学习中的惊喜反哺到工作中,给工作洗了个冷水澡,清醒一下。

原标题:《重回校园读研,我再一次体会管理的甜蜜负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