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诺兰新作《奥本海默》热映!关于“中国原子弹之父”,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2023-09-02 08: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上下滑动屏幕中央,即可阅读全文

继《盗梦空间》

《星际穿越》

《敦刻尔克》

等一系列佳作后

克里斯托弗·诺兰自编自导的

新片《奥本海默》

近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聚焦

罗伯特·奥本海默的一生

演绎他开发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

奥本海默是美国著名核物理学家

因主持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

“曼哈顿计划”

被誉为“美国原子弹之父”

鲜为人知的是

中国也有一位“原子弹之父”

那就是钱三强

1913年10月16日

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

出生于浙江绍兴

51年后的同一天

中国在西部地区

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

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936年

钱三强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

赴法国留学

在约里奥·居里夫妇指导下

从事原子核科学研究

他与夫人何泽慧合作

发现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

深化了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

钱三强及夫人

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随后

钱三强获得了一系列荣誉

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法兰西荣誉军团军官勋章……

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

无数法国人希望钱三强能留下来

但他坚信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

于1948年毅然回国

钱三强与妻子何泽慧

抱着半岁的女儿乘船回国

新中国成立后

钱三强积极参加

中国科学院的组建和调整

曾先后主持

中国科学院计划局

和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5年

中共中央作出研制原子弹的战略决定后

钱三强担任了原子能研究所所长

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全身心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

领导和统筹工作中

他和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

王淦昌、彭恒武等一起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提出了发展我国核科学的

第一个五年计划

他还想方设法吸引海内外人才

仅几年时间

就有一大批核科学技术专家

从西方、东欧和国内各大学研究单位

来到原子能研究所

使它成为我国第一个

综合性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1964年10月16日15时

罗布泊升起壮观的蘑菇云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钱三强助推中国历史

掀开崭新的一页

我们说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

并不是否定其他科学家的功绩

邓稼先

因对中国核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

被称为“两弹元勋”

此外

王淦昌、郭永怀、朱光亚、

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

彭桓武等科学家

都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

作出了贡献

他们的功绩

载入了中国史册

钱三强本人曾说

“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

决不是哪几个人的功劳,

更不是我钱三强一个人的功劳,

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1992年6月

钱三强院士在北京逝世

享年79岁

他身后留下的

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巍峨大厦

上海科技综合整理自光明网、学习时报、澎湃新闻等

原标题:《诺兰新作《奥本海默》热映!关于“中国原子弹之父”,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