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奥本海默》,量子力学、牺牲与自由

2024-03-11 16: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诺兰的《奥本海默》保持着他一贯的高水准:非线性叙事、张力十足的剧情和配乐以及带有哲思的意涵。无疑这部影片外延的内容足够多,以至于人们看了电影还不过瘾,有人去翻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大爆发,有人去窥探奥本海默的情史,有人回顾二战的历史,有人研究冷战的背后,这也是诺兰喜欢宏大主题的原因之一,有足够多的回味在影片之外。

对此,截取这些光影涟漪,从一些外围的话题,扩展这部影片的文本自身,这也是诺兰能带给这个文化世界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了。

没人能懂量子力学

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要是自称懂量子力学,那么他就是真的不懂量子力学。这其实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说量子力学本身就很晦涩难懂,不像相对论几乎是爱因斯坦一人的贡献,量子力学是跨越时代的科学家共同发现互相补充之后的原理,其科学史层面的描述,就够复杂的了,更何况科学内容本身。

另一方面,即便是对量子力学的理论足够的了解,也会让人费解,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与真实的可见世界相悖的理论,人们熟知的测不准原理、薛定谔的猫,都从背后反映了一个问题,量子力学并不是一个能够用我们日常经验来理解的理论体系,我们只能相信它,别无它法。

到目前为止,物理学家们都在为了一件事而努力,这件事就是缘起于二十世纪初的两大理论体系——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二者至今无法统一起来,如果说如今的理论物理学能有突破的话,就只能期待超越这二者并能将它们统一的理论产生了。

为了救一个无辜的人,可以牺牲多少人?

诺兰喜欢在电影中深埋一些社会性问题。比如在蝙蝠侠里的一个情节——小丑将两艘船装上炸弹,一艘船满载平民,而另一艘船都是罪犯。小丑告诉他们,在十二点,他就会引爆两艘船,除非有一艘船先引爆,而每艘船上都有一个引爆对方船的装置。

这时,人类脆弱的理性,在生命的安全威胁面前,还能存有多少尊严?罪犯会穷凶极恶的率先引爆平民,还是平民认为罪犯死有余辜而拯救自己?最终诺兰选择了相信人性中最后一点的善良,两艘船僵持了一段之后,纷纷放弃引爆对方。

那么如果其中没有罪犯,而是两船平民呢?社会学中有一个电车难题,也就是在一个火车岔道上,一边有一个人,一边有五个人,这时你只能选择把岔路扳向一边,那么你会为了五个人而牺牲一个人么?

其实这个问题最终也成为了奥本海默的心魔。如果说日本国民都同样犯有战争罪的话,他们就是那一船的罪犯,那么为了早日结束战争,避免因战争造成的平民伤亡,可以在什么限度上杀死日本人?

而如果日本国民并不是完全知情,甚至也大多数是无辜的战争牵连者,那么他们就和美国士兵同时被绑在了岔路前,而奥本海默就会认为自己是那个为了一群人而牺牲另一群人的决策者。

关于人的事,很难像物理学那样的清晰,不过也可能像量子力学那般捉摸不定,杀人、救人,这也许是一个薛定谔的两难。

自由,是选择,是行动,也是态度,更是思考

诺兰的《奥本海默》虽然也可以被看作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将目光放在大时代的那种绝对影响力上,而是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中,给人的自由留出了一点点的空间。

历史的必然是即便没有奥本海默,原子弹也会被研制出来,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奥本海默却做出了他在历史必然中的独特范本,即在看似毫无选择的情况下接受这个历史重任,又可以在完成任务后保持清醒,没有陷入对自我成绩的无限追捧,而是在反思中度过余生。

如果非要给《奥本海默》上一个价值的话,那么就是对人的自由的某种探索和称颂。简单的来说,人的自由,在于可选择性。在一切必然注定的世界里,毫无自由可言。好在人生存的这个世界模板中,并没有把一切写定,人可以在上与下、是与非之间进行选择。

这种选择的背后,意味着要在选定的一方面开展行动,否则头脑中的选择并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任何改变。至此,自由就从一种可能性,转变为真实性。但其深意远远不止行动这么简单。选择意味着判断,判断就要具有一定的态度。

为什么选A不选B,人类行为的不可重复性意味着时时刻刻都要进行非此即彼的判断,在特定的时间段里,人只能做一件事情,现在上班就不能睡觉,现在吃饭就不能去旅行……

选择必须有其依据,假设一个人对所有的选择都毫无依据,其表现出来的状况,有可能被看作是精神失常,即便是他犯了罪,也会被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更简单的说,他们并不能自由的进行选择,也就是没有自由。

所以自由的选择和行动的背后,是人心中所持有的判断标准,可以说是一种处事的态度,更是一种为人的思考。

​时代的强势并不会落在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决策之上,奥本海默部分顺应了时代,也部分保留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保留了他作为一个人的态度,保留了他选择的权力和行动的可能性,更是保留了人最普适,也最基本应该追求的自由。而诺兰也选择将奥本海默的这一面呈现出来,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又添加上一个生动的例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