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会说话的文物:故宫背后的动人故事

2018-09-20 16: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英国有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有巴黎卢浮宫,日本有东京国立博物馆,但在这个世界上,却不止一个故宫博物院。

2014 年初,“译文纪实”系列推出的《两个故宫的离合》引起了巨大反响。读者们见到用中文接受采访的作者野岛刚,无不惊叹于这位日本人对两岸故宫的兴趣和了解。用作者野岛刚本人的话来说,让中国台湾与大陆两地读者感到新奇的,或许正是他所独具的“第三只眼”的角度。

这次,野岛刚为我们带来了故宫进阶篇——《故宫物语》,四个故宫的历史钩沉,台北故宫的三十六件珍宝,从故宫的文物,到故宫的历史、政治,专访两岸故宫院长及相关人物,通过九十个故事娓娓道来。文物有灵,文物会说话,每一件珍宝不仅有典故,更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大环境下的颠沛流离和阴差阳错,让我们跟随野岛刚聆听故宫背后的动人故事,历史的悲欢离合。

《故宫物语》,野岛刚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3月版

青瓷无纹水仙盆:汝窑的“雨过天青”

据说汝窑出品的瓷器,若非完美的作品,则将之废弃。世界上现存的仅七十件,而本件是完美作品中体现完美的最高顶点。有人说这个器皿是用来装水的,也有人说用途并未特别限定。横长椭圆的水仙盆毫无开片纹路,不管看多久也都不腻。温润的蓝色和典雅的器型,传颂着宋代文人的风雅,对日本的审美观影响甚巨。

如果要点出中国青瓷的最高峰,大概没有人会不提到汝窑,甚至可以果断地说,汝窑之美,压倒群雄。

世界上仅存的汝窑作品有七十件,其中二十一件收藏在台北故宫。故宫到日本展出时,有四件渡海到日本,其中包括这件名品水仙盆。我原本兴致很高,但后来却有点失望。因为故宫有两件水仙盆,一件有黑色镶边,另一件没有镶边,没有镶边的比较美,结果运到日本的是有镶边的那件。一开始我听说的是没有镶边的要来日本展出,到底中间发生什么转折,还是有什么变化,我并不了解。

无论如何,水仙盆是台北故宫的人气文物之一,在常设展中展出,如果想看的话,到台湾就看得到。学生时代参访故宫时,对中国艺术文物一无所知,唯一打动我的展示品就是这件没有镶边的汝窑水仙盆。那份感动到今天都还是一样的。形容汝窑之美,除了“洗练极致”,实在想不出其他更适合的词汇。

汝窑的蓝色,是带着白色的蓝,像是奇迹般的青色,中文称“天青釉”,在之后将近千年的时间,也做不出这样的青色。到底是用什么釉药、窑的结构如何、用什么温度烧制,才会出现这样的颜色?现在所称的汝窑,地点位在河南省,虽尝试重建汝窑,只能做出相近程度的水准而已,无法完全的重现。或许汝窑的粉丝共同的想法反而是希望永远不会重现。

指定汝窑为官窑的是北宋的风流天子徽宗,用于宫廷过年或餐饮的器皿。本来是使用象牙色的定窑,徽宗表示“不怎么喜欢定窑的白,应该朝着‘雨过天青’的方向去研究”。因此汝窑雀屏中选。这里说的“雨过天青”是指雨停之后天空呈现的蓝色,这并不是徽宗独创的想法。宋代之前的后周,有一个皇帝名叫柴荣,是他说要把瓷器做成“像雨过天青一样”。柴荣是个聪明的皇帝,三十九岁英年早逝,后周也随之像融雪一般灭亡。他的武将赵匡胤接收政权,成立宋代,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朝代。

“雨过天青”也写作“雨过天晴”,看起来好像不同,其实意思差不多,都是指“下雨过后天空的蓝色”。其实柴荣的话是有后续的,“雨过天青”接着是“云破处”,意思是“雨停了以后,从云间看到天空的蓝”,说得非常具体。

在日本有几件汝窑的作品,最好的一件是安宅收藏系列中的水仙盆,收藏在大阪市立东洋陶瓷器美术馆。安宅收藏系列是安宅产业集团会长安宅荣一郎的收藏,约有一千件中国及朝鲜的陶瓷器,包括两件国宝、十二件重要文物。一九七八年时安宅产业经营不善,被伊藤忠商社吸收,而将收藏捐赠给大阪市。安宅收藏系列只收藏好东西,令人佩服安宅先生的眼光。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安宅集团倒闭虽是事实,但是青瓷能够搜罗到这样齐全的程度,保护人类遗产之功,令人惊艳。现在到访大阪市立东洋陶瓷器美术馆,任谁都会对安宅收藏系列感到折服。安宅的思维模式大概和宋徽宗相近吧——这位风流天子不惜为艺术而倾国。

青瓷无纹水仙盆/北宋/汝窑青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日本研究北宋青瓷坐第一把交椅的伊藤郁太郎曾在安宅先生身边,做过东洋陶瓷器美术馆的馆长。我把安宅和宋徽宗两人相似度很高的观点告诉他,伊藤也同意我的看法。疏于本业,投身于美的事业,虽然本来不是一件应予赞美的事情,但是对生于后世的我们而言,与其兴建大楼,不如用心于收藏更有价值。对此由衷对安宅抱持感谢。

北宋因为北方入侵的金而灭亡,位于北宋首都开封旁的汝窑,就像命运一样随之湮灭于历史之中。北宋的官方文件中对汝窑只字未提,北宋之后的南宋,可以看到零星的相关记载,例如“很难拿到”“北宋烧制的瓷器最优”“釉药中混入玛瑙”等,大概可以知道,普遍认为汝窑很稀有。 如前所述,汝窑的现存作品在全世界仅有七十多件,其中二十一件在台北故宫,北京故宫有十五件,英国的大卫收藏有十二件,上海博物馆有八件,大英博物馆有四件,件数极少,当然是世界争夺的焦点。日本的话,包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器美术馆的水仙盆共有三件。汝窑当中最好的作品是哪一件,无论问谁,大概都会回答是台北故宫的水仙盆,这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开片。通常汝窑的作品都是有开片的,没有开片是非常稀奇的;安宅收藏中的水仙盆有裂痕。这次到日本展出的还有一件《莲花式温碗》,也是汝窑中最高等级的作品。圆形带有正式的美感,以十瓣莲花为口缘,具有陶瓷器设计的前卫感。当时的人用这样的瓷器装酒,温热后来喝。器皿的底座有点烧焦, 据说是残存的印记。用汝窑的瓷器来温酒,必定别有风味。

寒食帖:命运悲凉的名品

苏轼(一〇三七至一一〇一)是四川人,号东坡,官运不佳,载浮载沉。北宋是文人的黄金时期,他的诗词及书法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成绩。他被贬官时,写下了《寒食帖》:“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想回朝廷,但是远在九重之外;想回乡,但祖坟也在万里之遥。想学习阮籍的作品,只可惜我早已心灰意冷。)可见苏轼当时不安的心情。

在日本举办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展”中,《翠玉白菜》展出两周后返台,接着最令人瞩目的展示作品就是苏轼的《寒食帖》。这件作品和日本有特殊渊源,因此特别一提。在台北故宫有关苏轼的藏品之中,《寒食帖》是评价最高的一件,也曾被日本人收藏。台北故宫收藏的苏轼作品除了《寒食帖》之外,还有《前赤壁赋》等两件,北京故宫则有三件。

清朝时,《寒食帖》成为紫禁城内皇帝的收藏,清朝末年流出到民间,通过中国收藏家转由日本的菊池惺堂买进。菊池家族是富商,东海银行的创办人,也是知名的文物收藏家。菊池先生购入《寒食帖》的第二年,发生关东大地震,菊池家大量的收藏品全都因火灾付之一炬,菊池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唯独抢救了《寒食帖》。之后,菊池先生拜托京都大学教授内藤湖南写序,特地到内藤先生在京都的家中拜会,并请他帮忙鉴定。依据那篇跋文的叙述,内藤先生也曾在北京看过《寒食帖》。

二战之后,《寒食帖》再次回到中国。中华民国重要政治家王世杰搜寻买下了《寒食帖》。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王世杰历任重要职务,他将《寒食帖》捐赠给台北故宫。《寒食帖》因为此次展览再次踏上日本的土地,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巡回展。

日本的汉文教科书收录有苏轼的诗作《春宵》,因此在日本熟悉苏轼的人不少,多称他为苏东坡,用中文的话“苏东坡”比较好念,也比较多人如此称呼。苏轼是本名,东坡是号,就好像绰号和笔名一样。

苏轼除了是官员,也是文人、书法家、诗人、画家,从今日的眼光来看,是个全方位的超人。按当时中国的价值观,地位崇高的人物,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才华,也不会得到尊敬。苏轼的文化素养令其他人望尘莫及,特别是诗词和书法,但是他在仕途上却怀才不遇。当时的北宋朝廷内新旧党争对立,依现代的说法就是保守派和自由派的对立,苏轼支持“旧党”,反对变法。当时“旧党”处于劣势,苏轼因诗文暗批皇帝而入罪,贬官至黄州乡下。苏轼在这里盖了自己的书斋,因为当地名为“东坡”,就把东坡作为“号”。在这段期间他写给朋友的信,就是《寒食帖》。

寒食帖/北宋 苏轼/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进入《寒食帖》之前,先说说什么是“寒食”。如同字面所呈现的,是指不用火的冷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中国称为“寒食节”。在这段时间有吃寒食的习惯,从季节来说大概是迎接春天到来之前。传说中,寒食节的由来是春秋时代晋国的忠臣介子推被烧死,晋文公为了悼念他,因此下令禁止用火烹煮食物。然而事实上,更早之前已有宗教相关的禁忌。这个习惯一开始和扫墓无关,在唐朝时就有扫墓的习俗,寒食的时间点和清明节差不多重叠,经过寒冬窝在家里不出门,到了这个时候,人们终于可以出门到郊外走走,称为“踏青”。

写《寒食帖》时,苏轼四十七岁。以当时人类的平均寿命来看,已经到了中壮年晚期阶段。在遭到贬官及半监视的状态之下,苏轼与他人的对话及书信文章,显得更加谨慎小心,终日郁郁寡欢。人在黄州,终于来到第三年的寒食节,更加感到孤独和倦怠。

《寒食帖》的开头是这么说的:“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我来到黄州,已吃过了三次寒食,年年等待春天,但又很快远去,今年特别多雨。)苏轼愚痴地充满负面的感情,刚开始的字写得很小,随后愈来愈大,笔画甚至开始变粗,怎么压抑也无法停止的思绪,随着笔触流露出来。从笔法解读苏轼的心情,也是欣赏《寒食帖》的重点之一。

学习了晋朝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唐朝颜真卿、五代杨凝等历史名家的书法后, 苏轼开始追求自己的风格。在苏轼的书法作品当中,生在现代的我们可以欣赏的最佳作品应该就是《寒食帖》吧。此外,《寒食帖》到处辗转流离的历史,也象征了苏轼起伏不定的官运。

汉学家白川静在他的著作《白川静回想九十年》(平凡社)中指出,“书写的原点在书信”。白川先生把过去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或是拓印在石头上的隶书拿来做比较,说明书信的意义。“书信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因此草书也来自人际关系。如果要展现书写的艺术性,就非书信莫属了。”“现代人要建立人际关系,写信应该是最直接的方法。因此我认为书写的原点在书信。书写的原点就在于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之中。”书写当中的“人性”就是表现书法的核心价值。读了白川先生的文章后,就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义。《寒食帖》迄今仍是书法家及一般艺术爱好者的最爱。有人说书法和人是一体的,正好体现苏轼及《寒食帖》之间的关系。

(摘自《故宫物语》,野岛刚 著,张惠君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3月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