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过半现代文学名家从这里出发,浙江文学馆如何演绎历史、当下、未来?

2023-09-11 12: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郑周明

之江文化中心

浙江文学馆

近日,游人在杭州钱塘江畔会发现一处庞大的复合型文化综合体落成开放,这个名为“之江文化中心”的建筑群落包含了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四个单体建筑,以开放的“中式合院”布局,模拟出《富春山居图》中群山连绵的奔涌姿态。

这些场馆各具特色,大众可以在浙江图书馆之江馆里看到动态数字呈现的《千里江山图》与全国最大的古籍阅览区,可以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里欣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也可以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里探究一比一还原的海船模型。但最令读者好奇的是,浙江文学馆如何承担或演绎文学的形象?

每一个文学大省都渴望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文学馆,而每一座文学馆显然又因地方文脉的不同而呈现各异。早在1978年,作家巴金本着为文学发展留档、赓续中国文学根脉的初心,多方奔走,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现代文学馆已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专业文学博物馆之一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料研究交流中心。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常设展中有一个数字时常被提起,这个数字与浙江有关——馆内入藏的作家,超过60%都是浙江籍。这份属于浙江的撑起中国现代文学史“半壁江山”的美誉,成为了启动浙江文学馆项目最本源的动力。

▲ 浙江文学馆(内测中,月底正式开放)

建筑表面的“千窗百孔”“凹窗凹墙”的设计

兼具功能性采光和地方文化意象

现今,站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新时代文学朝高峰攀登的两个坐标里,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省级文学馆的浙江文学馆又给出了什么样的思考与探索?

曾经,在巴金的设想中,文学馆是一个资料中心,搜集、收藏和供应一切现代文学的资料,他说:“要让大家看看,我们这些搞文学工作的人究竟干了些什么事情。”浙江文学馆同样有此功能,它集文献保存、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展览等各项功能于一体。它不仅“引进”国内外优秀文学资源,也将发挥文学馆服务作家的功能,把更多浙江及长三角的优秀作家“推出去”。

▲ 茅盾先生《子夜》手稿,小说原名《夕阳》

将开馆首展定为“一个自觉的时代书写者——纪念茅盾先生《子夜》出版90周年特展”也由此体现了策展深意,现场展示的《子夜》手稿是首次离开中国现代文学馆异地展出,它回到了故乡。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表示,首先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颇为曲折,是茅盾在当时自觉书写时代、攀登文学高峰的一个象征,其次特展呼应了今年11月“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将回到茅盾故里浙江桐乡举办,进而言之特展传递的是“回家”主题,“浙江因为有了鲁迅、茅盾,某种意义成为中国文学的精神原乡,也是如茅盾先生《子夜》手稿等众多文学文物的故乡。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将浙江文学馆打造成所有文学爱好者的家园,让浙江乃至全国的文学爱好者,来到这里就有种回家的感觉。”他还透露,在亚运会期间,浙江文学馆还将推出“金庸的侠义世界”与“在鲁迅的旗帜下——黄源先生的朋友圈”两个特展,展现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以及现代文学内部的蓬勃发展脉络。

▲ 儿童文学空间

走在浙江文学馆之中,读者很快会意识到古代文学与现代经典文学是重点呈现、演绎的内容。在“文学点亮人生”的策展总主题下,文学馆内设有六个主题展厅和三个临展厅,浙江古代文学展厅、宋韵浙江作家经典作品场景体验厅与浙江现当代文学展厅、现代浙江作家经典作品展厅形成了两大主题,馆方为了呈现这些主题进行了诸多创意设计。程士庆介绍表示,浙江文学馆最大的亮点,也许并不是依靠文学藏品实物的展陈,而是通过文学作品经典场景的再现,使观众、读者身临其境,让文学馆“立”起来。在浙江古代文学展厅,馆方利用高达14米的挑高空间,把“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之路”四条诗路用景观、诗句和诗人串联起来,给观众一种置身其中的沉浸体验。而浙江作为宋韵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馆方也在思考如何借助文学的解读推动宋韵文化传播,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以宋画为线索,将“寓情理”“寄桃园”“绘世情”三个主题空间层层递进的丰富场景,高度概括了宋诗的理趣、宋词的意趣和宋代话本的声趣。

▲ 宋韵浙江作家经典作品场景体验厅

回看新文化运动,那些重要推手如蔡元培、鲁迅、茅盾、郁达夫、夏衍、艾青、钱玄同、沈尹默、戴望舒等人,都是从浙江出发,可以说,浙江是一个持久被文学滋养、又在不断反哺文学的文化大省。为了呈现这些经典作家的文学故事,浙江文学馆与鲁迅文化基金会合作,在现代文学展厅将鲁迅一生留下的129张照片精修编排,动态呈现,以致敬他波澜壮阔的一生。馆方更采用沉浸式影像空间、当代艺术装置作品和文学作品对应展示等方式,分别展示鲁迅作品中的《故乡》、茅盾以《春蚕》为首的“农村三部曲”、郁达夫的《迟桂花》与戴望舒的《雨巷》等经典作品场景,向观众传递文学经典中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

过去、现在、未来,浙江文学馆还有另一个值得体验的空间是与中国作协合作的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原物真迹的唯一性与越来越多新建文化空间的收藏需求在当下形成了矛盾,数字化与智能化显然是弥补这一缺憾的有效方式。浙江文学馆依托浙江走在全国前列的数字产业链所打造的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不仅是简单的场景展示,更包含了文学数据收集、文学知识图谱应用、文学数据库开发等一系列内容,为其他省市的文学馆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的标杆。此外,“随着数据的不断完善,在展厅中,我们可以分享给读者这些探讨:文学是什么?文学在当下的价值是什么?文学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程士庆也希望通过本报报道向全国作家发出邀请,以音频或视频形式参与回答这些问题,让大数据中心成为一个动态更新、与社会共建的开放平台。

▲ 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

“中国文学知识图谱”、“文学之江”

对那些拥有丰厚现代文学资源和历史文脉的省市而言,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文学馆是所有文学人共同的理想。近年来,辽宁文学馆、黑龙江文学馆、内蒙古文学馆、天津文学馆、山东文学馆相继落成开放,去年陕西文学馆启动项目,广东文学馆计划于今年内完工开放,上海文学馆则预计明年建成开放。这些立足新时代的文学馆,将面对大众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和眼界的挑战,主动推动自身从基本的收藏研究向多样化的文化体验转型,它们能否成功化身为拉近文学与大众的桥梁、成为一本激活文学公共服务的“大书”,仍有待读者的体验反馈。对浙江文学馆而言,程士庆期待它在未来不仅是一个文学复合体验空间,也是一个动态的文学活动平台,通过讲座、活动、展览等形式打造“文学四季在浙里”品牌,让文学像一粒粒种子,撒向广阔的现实生活。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浙江文学馆

原标题:《过半现代文学名家从这里出发,浙江文学馆如何演绎历史、当下、未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