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幸福e课堂㊼-1丨​路桥实验中学陶冰茜老师:要不要加入家长微信群这些事你怎么看

2023-09-11 17: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陶冰茜—区教育局 路桥妇联

家庭教育

路桥区微课堂

上周微课堂很荣幸邀请到

路桥实验中学

陶冰茜老师

为大家带来一课

《要不要加入家长微信群?这些事你怎么看? 》

大家好,我是路桥实验中学的陶冰茜,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微信家长群的话题。今天我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家长群的作用,家长群的困扰和家长群的使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老师与家长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托班幼儿园到大学,只要孩子上学,老师都会组建一个“微信家长群”。

家长群有什么作用呢?

一、促进家与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让家、校沟通更方便,促进交流及沟通,电话、微信留言、@所有人等方式,大大丰富了家校沟通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文字、照片、语音的交流沟通,既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动态和生活,也能增进家校感情。

二、增强家长对学校的粘性

能随时进行互动,家长对学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可以直接通过家长群反映,老师及时给予答复和处理,使教育更高效,家校沟通更顺畅,从而增加彼此之前的信任度和紧密度。

微信家长群改变家校的沟通方式,使教育有了温度和柔性。我作为班主任,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有十几个家长微信群,有通知群,讨论群,也有已经毕业的情感交流群。

家长群的困扰

但是微信群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也产生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因为使用不当而带来很多问题与困扰:家长群的困扰。

一、初级困扰——扰民

(1)有时是刷屏群:对于老师来说,一条普通的通知常常换来整个群轰炸式的回复,有的回复“收到”,还回复“谢谢老师”“老师辛苦”等客套话,反而真正有用的信息覆盖的无影无踪。

(2)马屁群:有的群里家长对老师献上溢美之词,浮夸造作;有的家长动辄搬出某某老师的金句名言;有时引发其他家长的连锁反应,形成刷屏之势。有的家长经常会动用各种资源讨好老师,给其他家长无形的压力。

(3)攀比群:有的家长晒出带孩子四处旅游和游学的照片;有的家长晒出参加校外培训班的高难度题目;有的晒出耀眼的成绩、有的则晒出孩子过生日时的奢华场景……让别的家长无比焦虑

(4)广告群:“请投几号一票”“请关注一下上面公众号”之类的消息时常活跃在一些家长群里,让人防不胜防。

二、中级困扰——加重负担

家长群的存在,让老师变成了一份7天24小时的工作。老师要时不时的去查看班级群的信息,回复家长在群里的疑惑,上班时间无形之间就被拉长了。家长们也不轻松,就要时刻盯紧家长群里有没有“新动向”,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消息。曾经有家长发视频抱怨:有时候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家长自己白天辛苦上班,下了班还要承担老师的责任和工作,着实是教育的失衡。视频一出,引发不少家长的共鸣,直呼家长群变成“压力群”。

三、高级困扰——恶化关系

例如,曾有孩子母亲在家长群里公然指责另一位孩子偷了自己家孩子的笔,并@老师出来主持公道,引发了两位家长在群里的争吵。这样的争吵在全国无数的家长群里每天不知道要上演多少遍。

除了家长之间,家长和老师、学校的关系也有可能变得更紧张。有时稍微有些意见不一致,部分老师有可能就会把家长踢出群,剥夺发言的权利,更严重的情况是开除学生,2018年,河北某学校因为家长在微信群里抱怨学校住宿条件,学生受到“负面言论”影响,而被学校开除。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一切错不在家长微信群本身,而是应该让学校回归本位,家长回归理性。

家长群的使用

家长如何理性使用微信群呢?使用小提示:

一、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家长群建立的初衷就是搞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共同培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大部分老师对学生都是认真负责的,老师教育学生,如果家长有疑问,可以与老师打电话沟通或者私信,详细了解原因。教师和家长应该就此事达成共同教育的目的,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对于教师来说,要换位思考理解家长期望子女进步的心情,对于家长来说,要理解和配合教师的工作,明白教师的工作中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难免也会有做的不恰当的地方。

二、统一格式,群规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群更需要规则来约束。

(1)自己备注群名片。

实行统一格式:如XXX爸爸(妈妈);老师则统一备注为科目+姓氏+老师,如语文王老师,班主任张老师。

(2)让正能量作主导。聊天主题必须健康积极,与孩子有关,与教育有关,拒绝黄赌毒,拒绝谣言、诽谤、暴力、反动、侮辱、谩骂等不良信息。

(3)拒绝跟风刷屏,求赞炫富。可以多分享一些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供大家交流探讨。

(4)拒绝一切商业广告。无论是商品信息还是教育广告,都不能发到群里。

(5)严格保护好群成员的个人信息。不随便把个人的微信号名片、联系方式泄露传播出去。

(6)不信谣、不传谣。对未经正式发布的消息,不轻信不盲从。自觉抵制、反驳网络上的不科学、不文明言论。不随意转发各个网络平台中,没有权威和正规来源的截图、视频、音频信息。

三、统一时间,集中交流

教师和家长应就交流时间做一个约定,这样可以减少无人回应的情况,个人重要信息应文字私信留言。另外,除了每天的交流之外,每周也可以抽时间共同总结本周学生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讨论,发现和解决问题,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注意方式,保护隐私

如果教师通过家长群集中通报学生的考试排名情况,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起家长的担忧。对于考试结果,不应随便公布在家长群里,应当向家长正确传达考试的意义,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应通过考试寻找问题,以便改进,对于成绩较好的同学应通过考试总结知识,举一反三,更进一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孩子的成功离不开老师的负责,家长的配合和孩子自己的努力。

先秦《秦风 无衣》中云:与子同袍,与子同仇;与子同泽、与子偕作;与子同裳,与子偕行;与子同德,与子共赢。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家校是团队,共育是行动。以家长群为平台,我们共同摸索,相互促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识别二维码,关注路桥妇联▲

▲识别二维码,关注台州妇联▲

原标题:《幸福e课堂㊼-1丨​路桥实验中学陶冰茜老师:要不要加入家长微信群这些事你怎么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