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风沙窝”靠啥“变害为宝”?

2023-09-12 14: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刘倩 中国气象 收录于合集 #气象零距离 30个

行驶在途径河南兰考的国道上

一眼望去

风车林立,桨叶劲舞

兰考风机 图/刘畅

很难想象

这个绿树成荫、风车轮转的兰考

曾是个黄沙肆虐的“沙窝子”

兰考沙丘原貌 图片来源:兰考县政府信息网

那么,兰考如何规避气候之险

利用气候之利

化风为电造福风沙窝?

“一年要吃二两沙”

万里黄河,九曲十八弯,最后一道弯就在兰考。

在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拍摄的黄河河道(2018年无人机拍摄) 图/新华社冯大鹏

1855年,黄河在兰考东坝头决口北迁,在河南境内留下一条192.8公里长的沙荒故道,成为豫东的灾害源。后因黄河多次改道,故道、故堤环绕沙丘形成了上百个风口,也留下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黄沙。

“那时候,一年最少要吃二两沙。碗里飘进沙,就着面条全吃进去了,张嘴说话牙床上都是沙。”提起过去饱受风沙之害的艰苦岁月,今年70岁的兰考县付楼村村民苗国昌仍历历在目,他依旧记得儿时空气中的土腥味儿。

黄河滩区的土壤以细沙和粉沙为主,一出现干旱大风,沙土便随风飞扬。“可以想象成现在的沙尘暴。”苗国昌说。

据兰考县志记载,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兰考有63个村庄被风沙掩埋。

风沙再狂,总有人不服输。1962年,为治理兰考严重的自然灾害,焦裕禄临危受命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带领“除三害”工作队查风口、追风源、寻找治沙办法,总结出“扎针贴膏药”——植树造林、翻淤压沙的治理办法。

焦裕禄(前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兰考沙区现场组织抗灾(资料照片) 图片来源:新华社

“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携幼去逃荒。”是当时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之苦的兰考人的真实写照。

为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率领干部、群众小面积开展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总结出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大风车转出“绿色电”

那么,兰考的风到底有多大?

“全县百米年均风速为4.5米/秒至5.5米/秒。”兰考县气象局局长王新伟说,兰考西北部黄河河床地势高,河床面较宽阔,西北风掠过河面阻挡极小,且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冬季风顺势而下,风速就会加大。

既然风是这里的“特产”,除开“治理”之外,何不加以利用?

指着远处正在迎风转动的大风车,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电气工程师宋志强告诉记者,兰考地处平原地区,黄河故道、沿黄滩涂等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利于风机的运输和布设,也让这里成为河南首个平原风电项目实施地。

“年平均风速是影响风电场年发电量的重要参数,而发电量是影响风力发电收益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平原地区只要年平均风速能达到5米/秒,便具备了建设风力发电站的自然气候条件。”宋志强介绍,2017年,在正式开发兰考前,该公司在这里搭建了多个测风塔,经多家单位综合评估,兰考风力发电项目年等效可有效利用时间可达2300小时以上。

兰考风机 图/刘畅

至此,兰考开始了与风力发电的对话。

“完全超出预期!”宋志强说,在正式搭建5架风机后,发现兰考实际年等效可利用小时数远超预期。尤其到了春秋季,“大风车”可发出的电更多。于是,该公司决定再增建风机。目前,兰考共计有169架风机。

2018年7月,兰考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示范县。

2021年,河南省风能太阳能气象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开展风光资源开发潜力的精细化评估、高时空分辨率风光资源功率预测,以及风机不同高度层风速、轮毂高度风速等高敏感气象要素预报误差订正方法研究,充分挖掘风电、光伏发电潜能。截至2022年底,全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16.8万千瓦,其中,风电79.4万千瓦,占67.9%。

“沙窝窝”变“香饽饽”

初秋时节的兰考大地,白色的风车与一座座输电铁塔、一条条输电线勾勒出别样的平原风景。

眼前看似一样的风机,实则有着四种型号。宋志强解释,这是因为2017年搭建的风机单机容量仅2兆瓦,塔架高度也只有120米。而这里实则蕴藏着无尽的能量:风能资源155米高度总储量212万千瓦。因此,陆续搭建的风机单机容量也逐渐增加,直至2021年改为4兆瓦,塔架高度也增加至140米,以便获取更多风电。

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沙窝窝”,成了光伏企业争抢的“香饽饽”。目前,全县共八家光伏企业搭建300架“超级大风车”。

兰考风机 图/刘畅

其中,以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为例,目前总容量近50万千瓦,年上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准煤消耗30.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4.45万吨,相当于种植森林2250公顷。

“兰考有河南最好的风电资源。60年前的‘三害’之一风沙,如今‘变害为宝’了。”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陈维忠说。

如何让风电这个“宝”发挥出更大的效益?风电的“粮食”是风,最大的缺点是“靠天吃饭”。它的开发布局、调度运行受天气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兰考县气象局观测场 图片来源:兰考县气象局

兰考县气象局建立面向风光资源的0天至14天、逐15分钟无缝隙精细化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实现每日滚动更新新能源发电气象条件预报产品,为电网部门及时调整发电功率、发电量预测提供服务保障。

“未来,我们将因地制宜开展县域集中式和分散式风电协同开发,力争全县具备开发条件的150个行政村‘村村有风电’。”兰考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与环资股股长马文涛说。

苦风沙,治风沙,除风沙

50多年前,为治风沙

焦裕禄在兰考栽下泡桐

如今

高大的白色“新泡桐”

矗立在兰考旷野之上

叶片随风转动

转出大产业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刘倩 焦仁庆

原标题:《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风沙窝”靠啥“变害为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