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月吃瓜季,害怕甜味剂?

2023-09-14 06: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一到“吃瓜”季节,就会有“香瓜之所以那样甜,是因为打了增甜剂”的言论冒出。由于前不久饮料界的甜味剂阿斯巴甜“翻了车”,让人不得不联想在“吃瓜界”有没有这种要小心的甜味剂?

甜瓜被注射增甜剂?

这里所谓的增甜剂,其实是一种水溶性叶面肥,其主要成分是水溶性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叶面肥是一种很常规的施肥方法,只要按规定使用正规途径得到的叶面肥,就能有助于促进瓜果细胞分裂和瓜果中糖分积累,通俗来说就是可以将瓜果变得更加甜蜜且果实较大。叶面肥本身是一种合法的肥料,无论是起到变大或是增甜的作用,它都是通过调节植物生长来改善瓜果的形态。

甜瓜本身有一层坚硬厚实的外皮,无论是使用甜蜜素还是增甜剂,都无法进入到甜瓜果肉内部。就算有渗入,也仅仅浮于表层,难道你还会连皮一起吃?既然这些物质并不会进入瓜果内部,也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那么,甜瓜就可以放心吃!

图片来源:pixabay

桃子的甜味剂谣言

“桃子喷洒甜味剂和防腐剂”的视频曾在网上疯传,一时间让人们“望桃生畏”,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在桃林间喷洒甜味剂,“效果”与成本就要打个问号;其次,桃的品类众多,产地、品种的不同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甜度与口感,各有特色,实在不需要加大成本,使用甜味剂来制造千篇一律的桃子。

人们看到的喷洒液体很可能是水,喷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桃子的“田间热”。桃子在采摘之后可以保鲜7天左右,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则会经过冷库将其预冷8~12小时,然后再流通至各地。现代物流极其发达,一般仅需1~2天,所以桃子也没必要用防腐剂来保鲜。一般在冷链运输的情况下,桃农大多会通过喷洒浓度为0.1%的氯化钙或者生物保鲜剂来进行保鲜,而这两种物质都不属于防腐剂,对人体无害,根本不用担忧。

没必要深究甜味剂致癌

网络上所传言的人工甜味剂有害,主要是由于近期有相关言论证明添加了各种人工甜味剂的无糖食品其实也并不安全,食用后仍然会增加升高血糖甚至致癌的风险,连水果都不能幸免。虽然甜味剂对现代工业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科学界一直对它存在争议。早有学者通过研究表示:“一些为期较长的观察性研究发现,食用人工甜味剂与肥胖、体重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相关。”

在正常控制摄入量的情况下,甜味剂对于人体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对于市面上所谓的致癌理论如“给大鼠喂食大量糖精后,其患膀胱癌的概率明显上升”等并不科学。对于人体而言,本身和大鼠存在差异,另外在这个实验中喂食的糖精量已经达到几百罐可乐中的糖精量,对于正常人而言根本无法摄入,何谈危害?

再换一角度说,我们国家对于甜味剂的摄入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以糖精为例,虽然允许糖精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于食品中,但对其可添加的食物类别和剂量有着明确规定。所以,不要深究甜味剂致癌的理论,更不要听信传言。

文 | 王思露

国家公共营养师

编辑 | 孙青

审核 | 叶海霞

监制 | 李文井

医学支持 | 上海医学会科普分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