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3蚌埠家庭文化节系列活动——市“好女儿”微信点赞(3)

2023-09-12 1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蚌埠家庭文化节目前已举办五届,是我市文明城市创建的文化品牌,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之一。今年4-8月份蚌埠市妇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体旅局等开展 “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绿色家庭(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女儿”等为主题的家庭文化节系列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自发自觉参与,营造了弘扬家庭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

近期,经过各县区层层推选各类典型家庭代表共100户,市妇联将陆续通过微信平台展示七类典型家庭代表,每类家庭10户,共70户,9月底前综合点赞和评分结果推选出20户“年度蚌埠幸福家庭”,拟在2023蚌埠家庭文化节颁奖典礼揭晓幸福家庭名单。

市“好女儿”微信点赞时间: 2023年9月10日——2023年9月12日。

投票规则

1.“好女儿”排序不分先后,每个微信号可多选

2.每个微信号每天可投票一次

3.“好女儿”投票时间为 2023年9月10日——2023年9月12日

01

常海艳

常海艳,怀远县居民。她是常坟镇新集村村委委员、妇联主席。在父母的熏陶和教育下,该同志从小就懂得百善孝为先,与人为善的相处之道。在还是几岁的孩童时,就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从小就练就了可以自己独立生活的本领。在学习上,也十分刻苦,从不让父母操心,是父母眼中乖巧懂事的女儿。总是以微笑待人,从未与人吵过架,红过脸,是邻居眼中的老实人。现在已为三个孩子母亲的她,也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教育孩子要孝老爱亲,与人为善,要时刻保持一颗善良和感恩的心。当她发现一名摔伤的老人独自在家时,她细心地照顾,并多方联系,最终让老人可以顺利入院就医。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她,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她都始终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02

赵梦

赵梦,怀远县居民。赵梦,徐圩乡妇联副主席,年轻有为,富有创新力,孝敬父母,是徐圩村公认的好女儿。赵梦从小就比较听话,学习从来不让父母操心。赵梦知道父母为了家庭付出的太多,不容易,就在学习之余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做农活。大学毕业工作以后,赵梦帮助父母照顾年仅11岁的弟弟,辅导弟弟的学习,照顾弟弟的生活,让父母能够安心工作。赵梦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关怀备至,经常回家陪他们说话,为他们添置衣物和生活用品。赵梦在家里能够做到孝顺老人,爱护幼弟,在单位能够做到团结同事,勤恳认真,是村里公认的好青年、好女儿。

03

陈秀英

陈秀英,五河县居民。陈秀英是申集镇南欧村妇联主席。自2005年任职以来,她已经在妇联主席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对她来说,工作的动力除了领导的支持,更来自丈夫和父母的理解包容。陈秀英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家中一子一女和一对年近七旬的父母,全家相互关爱。母亲曾因腰椎滑脱错位做了一次大手术,治疗期间,都是女儿陈秀英服侍在侧。手术后,医生嘱咐母亲不能久站久坐,不能干活。母亲素来爱干净,工作之余,陈秀英总会抽空帮母亲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为了让母亲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还经常帮助母亲整理发型。每晚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经络,睡前还贴心地给母亲灌上暖水壶。

04

陈秋瑾

陈秋瑾,固镇县居民。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陈秋瑾一直是一位诚实守信、待人温和、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的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当好父母的好女儿,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她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照顾病重母亲的责任,认真记录医生护士的叮嘱,时刻关注母亲的病症和需求,每天早早起床,帮母亲洗漱、打饭,陪母亲聊天、给母亲按摩,尽一切可能减轻母亲的病痛,回家后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同病房的人和街坊四邻都夸她是个孝顺的孩子。结婚后,基本上每两周都会带着丈夫和孩子去父母家看望,送去吃的用的,陪父母聊天解闷。父亲几次生病住院,都是她跑前跑后的照顾,从无怨言。

05

周静

周静,龙子湖区居民。幸福社区居民周静在尊老爱幼、建立和睦家庭活动中为人们树立了杰出的榜样。周静说:”孝敬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什么也不图,就希望老人能幸福地度过晚年。”面对瘫痪在床十多年的父亲,周静辞掉工作,专心照顾父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子女的责任,学习护理知识,每天给父亲擦洗、按摩,做康复训练,每天都把父亲“拾掇”得干干净净。除此之外,她还研究各种按摩技巧,给父亲添置半自动护理床,只为让父亲躺着舒服一点儿。母亲王保素也已是72岁的老人,2017年的冬天母亲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神志不清,经检查是脑血栓,这就意味着以后的生活不能自理,周静顿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能让母亲康复,她日夜守护在病床前,满足母亲各种要求,只盼母亲能早日康复。

06

王洁

王洁,蚌山区居民。在王巷村,提起王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多年来,她把孝敬父母当成最重要的事,为人父母的辛苦,让王洁深知母亲的不易。她的母亲已是78岁老人,老人是烈士子女,随着年岁增高,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2021年春天,母亲意外摔倒,送到医院已神志不清,经检查脑血栓、泌尿神经失去功能,为照顾母亲,她整日陪护在侧。老人喜欢干净,病重期间,王洁就用温水每天给母亲擦身子,再涂爽身粉,防止长痱子。经过几个月精心治疗和照顾,母亲能拄着拐棍下地了,自己能上卫生间大小便了。当她看到这一切,心里无比高兴,自己的母亲又可以正常生活了。现在母亲在王洁的精心照料下,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母亲逢人就夸女儿是自己的贴心小棉袄,王洁也说能照顾母亲是自己的福气。

07

李群

李群,禹会区居民。李群,父亲去世,母亲88岁,患有白内障双目基本失明,自身也身患残疾却从未停止对生活的追求。姐姐患有精神重度残疾,李群为了照顾母亲和姐姐一直未婚。每天,她按时做饭,一口一口地给母亲喂饭;最辛苦的是每天晚上,由于母亲起夜多,她常常在晚上 12以后还要扶母亲去上几次厕所,因此,晚上能睡个好觉对她来说却是一件奢侈的事,她只能断断续续的睡觉。她从没有嫌弃过母亲,坚持为母亲洗衣、做饭、洗澡、换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就这样一直默默的守护着自己的母亲。她用实际行动诠释出“反哺”的深意,照顾八旬老母6年,耐心细致令人称赞。

08

张琼

张琼,淮上区居民。张琼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文化、财政、妇联、农业部门参加工作,工作中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始终兢兢业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奉献、有作为。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对工作充满热情与激情。她勤学善思,锐意进取,致力于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价值。她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忱、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忘我工作。她慎重接待每一位妇女的到访,不因事情小而掉以轻心,也不因复杂而畏难退缩。热心接待当事人,为每次来的妇女建立登记册,并做到后期定时回访。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帮忙联系区级相关单位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用实效维护了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09

鲍广凤

鲍广凤,高新区居民。姚郢村的村民鲍广凤,现如今已是一双儿女的母亲了,在尊老爱幼建立和睦家庭活动中为村民树立了榜样。日子过的也十分温馨,但是她心中总是放不下远在他乡的的父母亲,为了能方便照顾白内障的父亲、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于是便决定把父母接到身边来照顾,随着年岁的增高,父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母亲因为高血压入院,为了让母亲早日康复,她日日夜夜守护在病床前,喂药喂饭,在母亲住院期间,儿子女儿还小,正需要照顾,但这些她基本都顾不上,因为当时只有照顾母亲,让母亲尽快康复才是她最大的心愿。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鲍广凤正是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这一切。

10

戴楠楠

戴楠楠,经开区居民。戴楠楠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家庭和睦,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时至今日,当她从女儿成为一名母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孝敬自己的父母公婆。婚后勤劳持家,孝敬公婆将公婆当做自己亲生父母,经常抽空陪父母、公婆散步聊天,以身作则教育子女,将尊老爱幼、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身体力行的教给孩子。工作至今,始终单位为家,牢记工作职责,做好本职工作,作为村基层工作者,尽最大努力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不厌其烦,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既有艰辛的汗水,也有工作成功的喜悦。

原标题:《2023蚌埠家庭文化节系列活动——市“好女儿”微信点赞(3)》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