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类作家与ChatGPT联合写作的小说已经出版了

2023-09-14 16: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年,国外媒体报道了数起用户使用ChatGPT写学术论文获通过、参与文学比赛获奖的消息,其中的争议既在于创作者没有预先告知借助了人工智能软件,也在于人工智能软件是否涉嫌知识侵权。

但与此同时,已经有作家开始尝试与ChatGPT合作共同创作作品,本月初,作家肖恩·迈克尔斯通过群星出版社(Astra House)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小说《你还记得出生吗》,外界关注到,该小说的亮点在于这是首批与ChatGPT共同创作的小说之一,并且作家公开了自己的创作过程,他通过这次创作经历向外界表示,自己想要追问两个答案,“当AI足够好用时人类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回应它擅长的语言算法功能?”

▲ 小说封面与goodreads评分

人工智能介入文学写作领域已经持续多年,但一直未有大的影响,直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软件出现,使得这一行为跃上新的维度,产生了各类作品。今年,国外媒体报道了数起用户使用ChatGPT写学术论文获通过、参与文学比赛获奖的消息,其中的争议既在于创作者没有预先告知借助了人工智能软件,也在于人工智能软件是否涉嫌知识侵权。

就在七月,包括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乔纳森·弗兰岑等在内的八千多位作家签署了一封公开信,要求人工智能公司使用作家的作品时要获得许可并给予补偿。这封公开信由美国最大的作家专业组织作家协会发起,作协主席玛雅·尚巴·兰表示:“人工智能的产出本质上永远是衍生品。人工智能会重复它所吸收的内容,包括来自人类作家的作品。作者应该因‘喂养’人工智能并继续为其提供信息而获得补偿。”

▲ 作家联名公开信的报道

但与此同时,已经有作家开始尝试与ChatGPT合作共同创作作品,本月初,作家肖恩·迈克尔斯通过群星出版社(Astra House)出版了他的第三部小说《你还记得出生吗》(Do You Remember Being Born?),外界关注到,该小说的亮点在于这是首批与ChatGPT共同创作的小说之一,并且作家公开了自己的创作过程,他通过这次创作经历向外界表示,自己想要追问两个答案,“当AI足够好用时人类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回应它擅长的语言算法功能?”

早在2019年,肖恩·迈克尔斯就尝试使用人工智能软件创作小说,当时他使用了并不很成熟的第二代ChatGPT,以现代派女诗人玛丽安·摩尔为原型,讲述了75岁诗人玛丽安与一个名为“夏洛特”的诗歌机器人共度七天的故事。那时他就意识到,这或许将成为未来小说创作的趋势之一,但当时软件给出的文本在他看来平淡无奇甚至略显笨拙,那些通过数字算法生成的文字必然会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障碍和陌生感。

直到今年,他注意到第四代ChatGPT的推出足以让人类与之进行高质量的对话,甚至他发现了该软件背后的公司OpenAI“正在努力细化和约束ChatGPT的语气,如果没有这些限制,该技术可以拥有令人惊讶的对语言的灵活掌握,呈现出一种散文风格”。正如类似Midjourney这样的人工智能绘画软件如今可以精确模仿生成导演韦斯·安德森的艺术风格或是佐杜洛夫斯基的奇幻风格,人工智能对文字的处理也正在变得越来越看似自然。

肖恩·迈克尔斯将2019年构思的故事重新进行了创作。在小说内部,是一个由母爱开启的伤感故事:诗人玛丽安被邀请去一家大型科技公司训练诗歌机器人,以此获得的报酬将用于挽救她儿子糟糕的人生;而在小说外部,肖恩·迈克尔斯的确将这一部分的文本输出交给了ChatGPT来完成。在他输入一系列的情节需求后,第一次按下按键瞬间,他对即将出现的文本感到紧张,“会不会是那种华丽、令人畏惧的陈词滥调?什么样的文字会更好?我想知道。”软件界面上,一个光标在闪烁,表明正在运算生成中,然后出现了一大段文字,“我喜欢它,因为它令人惊讶,但也很尴尬——这种单词,可能会让读者停下来思考,这是什么?这是谁写的?是别人吗?”肖恩·迈克尔斯说。

在随后的时间里,他越来越熟练地利用软件来生成文字,他提供情节走向,对方生成故事,但他也认为,在诗歌创作方面ChatGPT还不够好用。最终他表示,自己已经被软件的随机性和灵活性所吸引,“软件的惊人之处在于它的无限性。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掷出算法骰子。每一次,它都有一些新鲜的形象或比喻,不知疲倦。有时,我会选择人工智能提供明显平庸的文字,在其他时刻,吸引我的则是陌生的、奇怪的、不可预见的文字。最难以承认的是,这些由数字算法向我提供的答案让我时常停顿片刻,就像一个迷失在森林里的旅行者一样。”

肖恩·迈克尔斯获得这样的感受并不奇怪,如今许多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为了提高软件的语言水平,正大量使用高质量的文学文本进行“投喂”训练,有媒体多次报道,包括扎迪·史密斯、史蒂芬·金、埃莱娜·费兰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村上春树等在内众多作家的作品被用于此类项目。

当整个故事完成后,肖恩·迈克尔斯似乎找到了他想到追问的答案,“当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显得陈腐、笨拙或平庸时,人们很容易对它嗤之以鼻,就像某种伟大的东西衍生出的一个模糊版本。但我花了很多时间身处于大型语言模型的战壕中,我不认为它们的能力那么容易被忽视。当我提供一些线索,甚至只是线索的一小部分,系统反馈的内容却颠覆了我的期望。我几乎把算法的‘活跃’误认为是事实。”

在部分书评人看来,《你还记得出生吗》并非滥用了人工智能的功能,也并未完全将人类作家的作用替代,肖恩·迈克尔斯巧妙利用了人工智能介入写作的现象作为题材,部分与ChatGPT合作生成文本,这本书同时对语言、艺术、劳动、资本、家庭和社区提出了本质性的探问。《纽约时报》刊登的书评也认为,这是一本及时回应当下热点且富有亲情之爱的新作,“所谓的人工智能是一个热点问题,每天都有人声称它有可能带来乌托邦或摧毁人类文明。迈克尔斯的小说不是陈词滥调的‘人与机器’斗争的故事,而是充满了戏剧性的场景和令人难忘的观察,这些话题将永远对我们产生影响,至少在被机器取代之前是这样。”

尽管肖恩·迈克尔斯对人工智能的使用是克制且公开的,但人工智能越来越规模化介入写作领域的确造成了许多现实问题,根据美国作家协会调查显示,2022年美国全职作家与写作相关的收入中位数仅为23330美元,玛雅·尚巴·兰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挑战,并使作家——尤其是那些来自边缘社区的作家——越来越难以靠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完善的手艺谋生……当作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职业时,人类将面临严重的问题。”而在新技术带来的新困境面前,文学界迟早要思考并回答这两个问题,“当AI足够好用时人类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回应它擅长的语言算法功能?”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摄图网、出版资料

原标题:《人类作家与ChatGPT联合写作的小说已经出版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