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进展!昌景黄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

2023-09-12 20: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

由中铁四局四公司、

八分公司、物资公司参建的

(南)昌景(德镇)黄(山)高铁

在前期逐级提速联调联试的基础上,

进行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

试验列车顺利跑出了

385公里/时的试验目标速度值,

实现了联调联试阶段性目标,

为后续运营开通奠定了基础。

昌景黄高铁正线全长286公里,线路西起江西省南昌市,东至安徽省黄山市,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安徽省内长89.6公里,有隧道40座,隧道里程比高达63.71%,长度超6公里的大隧道3座。

©中铁四局参建的昌景黄高铁开始联调联试。

中铁四局承建的昌景黄高铁安徽段站前1标线路由黄山北站引出途经休宁县、黟县,线路总长26.22公里。施工内容包含新建线路、改造利用既有线、隧道、路基、桥梁及铺轨等工程。

昌景黄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串联起沿线多个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形成跨越皖赣两省“名城、名湖、名山”等丰富文旅资源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同时对于完善路网结构布局、促进沿线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多措并举保障节点工期

为确保按时完成各项节点目标,中铁四局昌景黄高铁项目部先后对施工进度进行专项梳理,明确各项节点目标和资源配置,科学编制详细的年度、季度、月度、周施工计划。同时坚决执行调度日报制,每天对日进度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每周交班会对重点工程进度预警情况进行通报,每月25日对工期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要求分部对滞后工点认真剖析原因,针对性提出措施,并纳入当月考核指标。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播出中铁四局昌景黄高铁安徽段铺轨施工。

针对影响总工期的重点工程,项目部坚决实行平行作业、分段流水作业和24小时不间断作业,确保不窝工、不费工,并单独进行进度统计和分析,将进度管控细化到连续梁每个节段、隧道每一尺。同时,项目部配齐施工资源,根据架梁线路各工点的实际进度情况,实时调配资源配置,超配人力、机械设备、模板等资源,并结合现场实际,每月一梳理,实时跟踪调整。项目部还推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度,即领导班子对重点工程实行分工包保,督促协调重点工程节点计划的落实,各分部班子成员分别对各自管段重要工点实行包保,协调资源配置,保障节点计划落实。

©中铁四局昌景黄高铁安徽段铺轨现场。

以“安全施工保架梁,优质高效创佳绩”大干120天专项劳动竞赛为载体,开展好作业队之间的对抗赛,班组之间的夺旗赛,员工之间的对手赛,设立劳动竞赛奖励基金,评选先进集体和大干功臣,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生产产值节节攀升。

科技创新保障安全施工

云头山隧道是昌景黄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为双线隧道,全长6449.41米,位处强富水区域。隧道穿越5条断层、5条节理密集带和6条岩性接触带,面临岩溶、弱瓦斯、放射性、断层破碎带、富水区、岩爆等不良地质,施工难度较高。

©中铁四局承建的昌景黄高铁云头山隧道掌子面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积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铁路施工标准化为抓手,按照“坚持专业化、巩固工厂化、完善机械化、提高信息化”的思路,引进运用隧道工装设备,形成了钻爆、锚喷支护、装渣运输、仰拱施工、衬砌防排水铺设安装、衬砌、水沟电缆槽等八条机械化作业线,实现了隧道施工全工序机械化作业。

©中铁四局昌景黄高铁项目采用全断面3D自动扫描仪辅助隧道作业。

项目部在全线率先采用全断面3D自动扫描系统解决隧道超欠挖问题;对传统仰拱栈桥、二衬台车、养护台车设备等进行智能化改造,提高工程质量;引进了13套软件系统,建立了项目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现场全覆盖、施工过程全监控,确保了I级高风险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优化工艺保障质效提升

项目部力推隧道光面爆破工艺技术,通过提高光面爆破效果,保证岩面平整、最大程度地减少超欠挖量,节约了混凝土回填量,并加快施工进度。

项目部从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入手,以加强风枪施钻精度控制、优化周边眼装药量、优化周边眼爆破参数为突破口,现场多次分析研究,多次试爆,逐步改进爆破工艺,确定了不同围岩下最佳的光面爆破参数和施工工艺。

©中铁四局昌景黄高铁项目施工人员进行隧道光面爆破预埋导爆索。

在施工时,现场设专人跟班监督,坚持执行光面爆破五项制度,即检查制度、验收制度、登记制度、检查爆破效果制度和技术分析会制度。

通过多次优化光面爆破技术工艺后,隧道实现了爆破后掌子面岩面平整,轮廓圆顺,超、欠挖有效控制,同时提高了工效,加快隧道施工进度,保证了安全质量。

智能化工装保障建设再提速

双块式轨枕是高速铁路无砟道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动车组运行平稳的决定性因素。中铁四局昌景黄铁路休宁轨枕厂占地65亩,承担昌景黄高铁安徽段及池黄高铁65.2万根双块式轨枕的预制任务。

©中铁四局昌景黄高铁轨枕厂生产的轨枕。

轨枕的模具精度要求必须控制在0.25毫米以内,一块轨枕的生产要经过箍钢筋、桁架筋、混凝土入模、打磨、码垛等18道工序,传统的轨枕厂需要60名施工人员同时作业才能完成。即使60名工人满负荷作业,一天也只能生产轨枕不到1000块。而中铁四局昌景黄铁路休宁轨枕厂只需要15名操作人员一天就可以生产轨枕1300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同时,还可以实时采集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一旦检测到异常生产数据会立刻报警提示。

©工人操作智能机器人进行作业。

为了提高轨枕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项目部对国内轨枕生产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设备故障检测系统和智能仿真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建造出一条全自动、大数据集成的轨枕生产线,大大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同时厂内还设置试验室、混凝土搅拌区、轨枕生产车间、养护车间、存轨区等区域,配置国内先进轨枕自动检测设备、自动喷涂设备、自动化钢筋生产线,轨枕最大设计生产能力达到每月4万根。

绿色施工保障青山绿水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这里修建高速铁路,其生态环保标准要求远高于其他地区,昌景黄高铁沿线生态环境敏感区多,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施工过程中,项目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牢固树立“原始的就是最美好的,不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的环保理念,始终做到施工中最小程度的破坏,施工后以最大限度来恢复,从而彻底改变了“先破坏后恢复”的错误观念。

©戳视频,了解中铁四局昌景黄高铁洞碴加工厂。

为做好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防护工作,保护自然景观,减少水土流失,在隧道掘进施工中,项目部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通过应用水压爆破、光面爆破技术,有效降低了粉尘,还保持了山体、岩体的稳定性,减少土、石、碴对山坡原有植被的破坏。

©中铁四局承建的昌景黄高铁休宁河特大桥。

©中铁四局承建的昌景黄高铁东山隧道。

在环水保治理过程中,混凝土罐车要经过洗车台清洗,在每座隧道的洞口和混凝土拌合站都按照标准设置了沉淀池,所生产出的废水通过沉淀池经三级沉淀循环过滤后向外排放。配置封闭式料仓大棚与生产车间、料罐脉冲除尘与料仓喷淋降尘以及生产车间雾化除尘设备、PM2.5监测传感器、站内雨污分离系统、泥浆废渣自动分离回收系统等。全面实现“出入车辆百分百冲洗、施工道路百分百硬化、工程料仓百分百遮挡、渣土车辆百分百封闭、施工作业百分百降尘、物料堆码百分百覆盖”,最大程度降低了对周边土体、水体的破坏,真正实现节能环保、循环利用。

©中铁四局承建的昌景黄铁路黟县东站站前广场及附属配套工程占地总面积约102267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41919.29平方米;新建市政道路全长1266米,为双向四车道。

©中铁四局参建的昌景黄高铁。

项目部积极探索隧道洞碴综合利用和生态环保工作新思路。利用洞碴加工碎石、机制砂后,预计可减少两个弃碴场以及约4公里的弃碴场便道,在减少征地和便道费用的同时,也减少了土地占用和弃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绿色环保的政策导向。

同时,项目部对“基于隧道洞碴综合利用的绿色矿山建设”和“利用隧道洞碴加工高品质的机制砂”两项课题展开科研攻关,将洞碴加工厂打造成昌景黄一道靓丽的绿色环保风景线。

原标题:《新进展!昌景黄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