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别裁《三国》见真章 |《〈三国演义〉通识》编辑手记

2023-09-15 12: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人常说的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我们最初策划“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入围了“候选名单”,这不仅是由于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也是由它们在今天依然受众广泛,被许许多多读者喜爱的事实所决定的。

这“四大名著”的《通识》作者很快就确定了,《〈三国演义〉通识》写作的任务交给了复旦大学新锐学者许蔚。一来他在目前国内道教及道教文学研究领域已卓有建树,而《三国演义》的故事恰恰发生在道教成立不久,与道教渊源极深的五斗米道和黄巾军纷扰汉末的大背景下,《三国演义》中也充满了各种道教因子,比较著名的就是诸葛亮求风的道徒形象,许蔚老师又自幼熟稔《三国演义》;二来讲说《三国演义》必须具备精深的文献学知识,否则其复杂的形成演变历史便无法解释清楚,而这也是许蔚老师的强项,更何况他对各种“三国故事”的文艺形式都了然于胸,不管是各种版本的小说文本,还是戏曲、评书,许蔚老师都能做到信手拈来、举重若轻,以这样比较的眼光来分析《三国》中的人物及其形象变迁,才会更加独到和犀利——因着以上种种,由他来写这本《通识》,真的很让人期待。

“小书”也要“磨”

由于作者此前的学术积累,《〈三国演义〉通识》的书稿很快就摆上了编辑的案头。我认为一本好的著作,首先就是能体现出撰写者的学术个性。本书就是如此,但由于它只是整套丛书中的一种,受限于丛书体例及定位,最初的样貌与我们预想的颇有差距,因此往复沟通成了最初的工作重心。就比如书名吧,作者最初用《〈三国志演义〉通识》,而这就与我们熟称的《三国演义》不同。现在的导言部分“三国如何演义?”,实际上是《三国演义》一书的成书史,最初建议作者拓展为一章,导言另写,题目都想好了:“从‘老不读《三国》’说起”。作者认为如果专门开辟一章写成书过程,势必涉及版本演变,这样就越来越繁琐,并不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只在导论中让读者有一个整体认知即可,而这也就顺便交代了关于作者争议的问题(在许老师看来,《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否就是罗贯中其实是个伪问题,关键就在于《三国》的成书过程,说明白了,自然不用长篇专业论述这个问题),想想这也符合丛书定位,便最终遵从了作者的意见。

再比如原先的设计是把《三国演义》内容上读者应该知道的写成一章,但作者的书稿讲全书结构、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战争场面的各为一章,都很有特色和精彩之处,并为一章并不合适,独立成章反而更为适宜,于是我就把讲结构的放为第一章,名之曰“‘腰斩’三国”(“腰斩”一词袭自金圣叹腰斩《水浒》),并加了副标题“布局的重点”,主书名突出特点,副书名点明讲述内容,以后各章均仿此。讲男性角色的章名为“一句话噎死英雄汉”,讲女性角色的叫“权力游戏中的女性”。作者曾就关于关羽的几个疑问写了一章,我建议增加体量,并把它作为讲人物的第一章,从而和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构成“人物画像”三章。而作者之所以单独写关羽,也是为了与结语相配合,融入全书整体构思,从中亦可见出许蔚老师写作的用心。

小说与历史的关系是《三国演义》研究中的大问题,但作者一直尽量避免引用《三国志》,尤其避免将史书与小说比较,于是我们建议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及其他正史材料中的人物、时间作一番对比,分析“演义”与正史的区别和各自的特色。许老师并不否认《三国志》等史书记载的部分事实是小说的来源之一,在导言和行文中偶尔会提到,但仅限于提到。许老师的理由是,《三国演义》研究史中,许多学者一方面强调《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史书,甚至不是通俗历史读物,但另一方面又醉心于拿小说与历史作比较,纠缠于其间差异,不论主观愿望如何,其结果就是客观上造成史书与小说的混淆,既不利于文学,也无益于历史。虽然最后还是设了“《三国演义》不是史书”一章,并下设三个很容易让读者感觉兴味的题目“放火烧船需要东风?”“谁打了黄盖的屁股?”“蒋干何曾盗书!”,但主体写作方向还是以作者意见为主。有时候真觉得编辑也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啊。

《三国演义》在海外特别是东亚文化圈影响深广,其传播(接受)史和现代学术简史不得不提,许老师为此特意增写“相关研究与‘三国热’”一章,全书结构因此更加完整,脉络也更加清晰,一部“通识”著作该有的元素都具备了。

“通识”中的“意外之喜”

然而这本《通识》又与一般意义上的“通识”作品很有些不一样。

虽然它也讲《三国演义》小说本身——它的布局、不同作者和修订评点者的思想倾向、人物刻画与战争描摹,讲阅读这部小说所必须知道的基本常识——它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样流变的,与正史有哪些不同,又是如何影响后世和海外的,让你明白原来《三国演义》应该这样读,但它的独有之处,我认为在于以下两点,而这两点,也充分体现出了许老师的学养与年轻学人的锐气:

第一,《三国演义》版本方面,由于嘉靖本和毛宗岗评本在传播史上的同等重要性,而二者之间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故即使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出版物,也不可能不提及二者而径直介绍《三国演义》,所以作者在评述《三国演义》的思想、人物、艺术等时,处处揭示二者的不同,这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也是透彻理解这部小说所必要的。“通识”之作,能舍此而言他么?此外,在三国故事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文献资料,如小说之前的《三国志平话》,之后的《三国志玉玺传》及戏曲选本等,作者在介绍小说要点时均拎出其中的相关部分。没有了这些参照系,读者便无法理解有些人物、情节何以如此而不是另外一番样貌。

第二,由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具有类型化特征,且一般读者对刘备、诸葛亮、曹操等著名人物的性格特点都非常熟悉,所以作者在叙述时虽有所涉及,但人物介绍的重点却不在这些人物,也不多作性格分析(类型化特征的分析也无更多的必要性),而是深挖人物的心理(如关羽),“同情之理解”人物的处境(如孙策),或者在充分分析后作点翻案文章(如吕布)。另外,对于小说中并不起眼的女性角色,作者也以较多笔墨予以分析,如何太后、貂蝉、孙权弟媳徐氏等,完全是充满现代意识的视野和观照。

因此在读过这本《通识》后,读者会发现似乎以前很熟悉的《三国演义》里,其实藏了很多问题。比如以前读到的《三国演义》,很可能姓毛而不姓罗;关羽关二爷的故事,还有很多隐含脚本;吕布并不是“三姓家奴”,其实只是一个“直心好人”;貂蝉实际上有着多重面向;两军交战时,往往只有将与将的对战,其他人只是“吃瓜群众”……以这本《通识》为津梁,读者便可能真正走进精彩纷呈的《三国》世界,对这部古典小说名著获得全新的认知。

不过由于作者是年轻学者,特别是有时写得兴起,会使用一些十分口语化的语句或者网络用语,与书稿整体不大协调,作为编辑,此时便会做一些平衡文气的删改。如作者原稿曾这样写道:“可不光是刘关张拜把子哟。三缺一啊,那怎么行,还玩不玩了?于是我们看到……”就删掉了“拜把子”后面这些词句。又如作者说“毛宗岗是坚定的皇叔粉”,便将“粉”改为“拥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书配有近五十幅图片,除了择选《三国演义》多种版本连环画、人物绣像外,更选入元刻本《三国志平话》、俄罗斯藏黑水城出土金刻“义勇武安王”(关羽)像、明代周曰校本版画等多幅稀见图片,全景呈现出《三国演义》的丰富样貌,为读者提供真正的“悦读”。

虽然《三国演义》“文不甚深”,但想真正读懂读透,只看原文怕是远远不够的。不管怎么说,我在编辑完这部《通识》后,才发现《三国演义》又向我呈现出了一片崭新天地。

| 相关阅读:

通分合大势,识忠奸智愚,

跟着许蔚老师读通《三国演义》

原标题:《别裁《三国》见真章 |《〈三国演义〉通识》编辑手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