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万国建筑中的家⑦|“浦东帮”与上海营造往事

澎湃新闻记者 陆林汉
2023-10-20 07:17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180年前,1843年秋天,上海开埠。1916年,随着“外滩第一楼”亚细亚大楼的落成,上海渐成当时各国建筑师斗艳的舞台。《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近期联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推开建筑师设计的住宅,寻访昔日与今天的居所主人故事,触摸历史建筑的活力和温度。

在上海浦东的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工界伟人”“近代上海建筑界代表”“浦东帮建筑业的当然领袖”杨斯盛,以他为代表的从事营造业的“浦东帮”以有别于建筑师的方式为上海留下了很多经典建筑——上海海关大楼、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石库门房、外滩中国银行大楼、沪光大戏院、美琪电影院、龙华飞机场等等。

从上海水木作到营造厂

清代末,上海浦东地区原有的经济支柱制盐业从兴盛走向衰落,不少人为了解决生计,学当砌墙叠灶造屋的泥水工,或拜师从事木工手艺。在民间,“水木两工”逐渐形成,并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

上海外滩旧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建筑协会成立大会上,营造厂厂主与中外建筑师留念合影。

水木作是由古代建筑业发展为近代建筑业的一种过渡形式。水木作的“作头”即包工头,承接到工程后,一方面包揽全部收入,一方面要临时召集原来走街串巷,或者闲散在茶馆桥头的工匠。随着上海开埠后的商务贸易、经济日趋繁荣,西方各大金融商贸机构蜂拥而至,为抢占中国市场纷纷设立办事机构,客观上造就了巨大的营造市场。越来越多的工匠被吸引到上海市区,投入城市建设的热潮中。至此,传统的水木作逐渐被更适合市场经济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所取代。营造厂按照西方建筑公司的办法进行工商注册登记,采取包工不包料或包工包料的形式,接受业主工程承发包。内部只设管理人员,劳动力临时在社会上招募,营造厂主与水木工匠为雇佣关系。

1880年,浦东人杨斯盛创办了上海建筑史上的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的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1891年,杨斯盛在与德、意等外商的竞争中,中标建造款式新颖、结构复杂的江海关关署(今上海海关大楼前身),成为近代上海营造界的权威,被称为“工界伟人”“近代上海建筑界代表”“浦东帮建筑业的当然领袖”。杨斯盛的事迹在浦东家喻户晓,成为水木两工学习和追求的榜样。

20世纪20年代,随着上川铁路的通车,更是极大便利了浦东川沙到上海市区间的客货运输。为此,营造业中的“川沙帮”也逐渐形成。据史料记载,1935年,川沙3万多户人家中,在上海从事泥水工和木工的就有1.5万人左右,平均每两户中就有一名营造工人。

杨斯盛与营造、教育

谈及上海的建筑营造,杨斯盛是绕不开的人物。杨斯盛(1851-1908),川沙蔡路人。他自幼父母早亡,家贫无力读书,13岁时到上海学泥水匠。由于他勤奋正直聪明,深得建筑工人的信任。先后在海关及西人住所从事房屋修建,熟悉西方近代建筑技术。能说英语,认识欧美人甚多,尤其与英商公平洋行大班阿摩尔思关系密切,为其建造缫丝厂,积累资本。1880年,在阿摩尔思的扶持下,杨斯盛开设了杨瑞泰营造厂,这是上海建筑史上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的营造厂。

1891年,海关税务司悬榜招标,建造江海关关署(今上海海关大楼前身)。大楼由外国工程师设计,外部建筑和内部设备较考究,有转栏、石狮、钟楼、避雷针、暖气和宽敞的报关大厅等,为当时规模最大、式样最新的西式建筑。招标消息公布以后,中国同行不敢应标,唯杨斯盛一人投标响应。杨斯盛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和德、意两家外商争标,他坚信外国人能造的,中国人一定能造,还要比外国人造得更好。他说:“代表中国主权的海关岂能让外国人造?我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和外国人比个高低。”据说,中标后,他每天清晨必到工地,严格把关,精心施工。

1893年江海北关顺利竣工,轰动上海,同行齐声赞誉,外国人为之折服。1894年1月25日,上海《申报》对新落成的海关作了详细报道,赞美它采用自鸣钟、暖水汀、百页窗、避雷针等诸多新设备、新技术。英商爱尔德洋行慕名聘他为建筑设计负责人。19世纪下半叶上海市有多处重大工程皆由他总承建,如杨树浦发电厂等大型建筑和南京西路黄家沙附近的一批住宅。

晚年的杨斯盛因深感自己“幼年失学,不获读书,深切同情乡邻子弟失学之苦”,有将毕生积聚,捐献兴学的想法。受其好友黄炎培的影响,杨斯盛决心兴办教育以救国。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1907年创办的浦东中学,学校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曾被誉为“北南开,南浦东”。

1907年,杨斯盛(一排左三)与校董、教师合影

浦东中学旧照

浦东中学旧照

浦东中学旧照(礼堂)

浦东文史学会副会长周敏法表示,“当时,国家正处于多灾多难时期,而他办学的意图从办教育培养人才,最终是要救国,立意非常高,这与一般的乡村富豪不一样。他是下了很大功夫在里面的。”浦东中学校长倪瑞明告诉记者,“杨斯盛由于营造商的工作关系,他一直在跟当时的洋人打交道,深知洋人如何看待当时的国人。同时,他广交志同道合的好友,与黄炎培是忘年交,也受其影响,知道教育是兴国的第一要义,兴办了许多学校。”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杨斯盛办过一个水木工子弟学校,为供不起学的泥瓦工子女提供免费的教育,可以说是第一家民工子弟学校。同时,杨斯盛还运用了分层教学,既有给孩子的免费的教育,同时还培养工匠的专业技能,为日后的中国输送成熟的工匠。”倪瑞明说。

杨斯盛办学中的木工厂

现浦东中学内的校史陈列馆也是杨斯盛的故居。该建筑建造于1903年,由杨斯盛自己设计,自己开设的杨瑞泰营造厂建造,是一座中国晚清时期具有江南水乡三合院风格的宅邸,是近代(晚清时代)典型的民居建筑。建筑面积992平方米。砖木结构,平屋,三间两厢房,人字屋顶,小青瓦,白粉墙,由14扇落地长窗组成,檐下由大青石铺设地坪。屋前花木满庭,清雅绝尘。

杨斯盛故居(浦东中学内的校史陈列馆)

杨斯盛故居内的陈列展示

杨斯盛故居后庭院

近期,“一百二十岁”的杨斯盛故居已完成了修缮工作,它如同一位上了年纪的教书先生,温文尔雅,自然处之。浦东中学校史办主任张俊表示,“杨斯盛自己是营造商,所以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很高。百余年来,故居建筑几乎没什么损坏,仅一些局部因白蚁啃食而需更换。”

从门楼走进修缮一新的故居,庭院中两棵腊梅郁郁葱葱。树荫斑驳间的主楼,影影绰绰,杨公斯盛的铜像立于堂前。向前两步,14扇排门映入眼帘,抬头,可见的是两扇老虎窗静静地凝望远方。

从正厅走向后院,开有花窗的围墙与建筑相得益彰,各式木门窗在白墙上错落有致。绕过两侧厢房,来到主建筑周围的副楼。走在檐下,木椽、封檐板与望砖清晰可见,狭长的小道更显幽静。

据了解,杨斯盛一生积累的财产约白银40万两,其中用于浦东中学达30万两外,捐助公益事业的也为数甚巨,留给亲属的家产仅占总数的十分之一。临终前,杨斯盛遗嘱杨氏子孙不得干预校务,由此,他被誉“毁家兴学”。2002年,杨斯盛的故居与校园内西侧杨斯盛墓、东侧杨斯盛铜像一起被列为浦东新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斯盛故居副楼

杨斯盛故居 屋顶修缮

上海建筑行业中的“浦东帮”

杨斯盛在经营营造厂期间,曾带出一批高徒,他们后自立门户,为上海的建筑事业作出了大量的贡献。如顾兰洲(1892年开办顾兰记营造厂)、赵增涛(1894年开办赵新记营造厂)、陶桂松(1920年开办陶桂记营造厂)、李贵全(后开办李顺记营造厂)、张兰堂(后开办张兰记营造厂)等。这些营造厂中的工匠逐渐熟练掌握混凝土、钢结构的营建技术,走到了全国前列。

比如,王松云(1857-1930)出生于高桥陆家宅,曾承造上海大地产商哈同“爱俪园”部分建筑,淮海中路四明里等新式住宅,外滩的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等,是上海早期知名营造商。再如,川沙蔡路小营房人陶桂松(1879-1956)于1920年创办了陶桂记营造厂,并于1933年承建南京路永安公司新大楼,1936年承建位于外滩的中国银行大楼,整个建筑达到西方近代风格和中国民族传统形式的统一。此外,陶桂记营造厂还承建了沪光大戏院、美琪电影院、龙华飞机场等大型建筑。

蔡路镇人顾家曾(1853-1938),号兰州,从杨斯盛处学到技术后,自创“顾兰记”营造厂,先后承建上海英国领事馆、英商怡和洋行大楼和先施公司等。之后,顾兰州改营房地产,建造住宅项目,他舍弃了上海传统的老式平房和楼房的样式,开发出具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房子。在上海虹口、杨浦、南市等地,有2000栋左右。这种房屋造价相对较低,适合中等收入家庭居住。

顾兰州祠堂

这些营造家们在为上海市区建造建筑时,也学习了当时的建筑语言,并将其运用在了自己的自宅项目中。这些自宅项目尤其不同,有的华丽,有的古朴,如今在浦东,依旧能搜寻到部分痕迹。

如位于川沙新镇操场街48号的陶桂松住宅,建于1930年,四周筑有2米多高的围墙,整个建筑砖木混合结构,分为主楼和副楼。主楼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为二层楼房。主、副建筑间采用悬空天桥相连。中西合璧,墙壁砌青砖,屋顶盖小瓦,地下铺设马赛克,窗户装配花纹玻璃,院落四周建走廊,廊边立有西式圆形柱子。

谢秉衡住宅

位于浦东高桥镇的则有黄氏民宅和谢秉衡住宅。黄氏民宅建于1931年,一正两厢,一井院落。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院门“仪门头”采用垂直面“磨石子”。建造者黄顺祥于1904年生,开设“黄顺记营造厂”,精于“汰石子”及“磨石子”,曾参与国际饭店建造;谢秉衡住宅建于民国,建筑为三开间、假三层花园别墅,正中面南是石库门大铁门,天井砖砌。房屋布局为一正两厢。谢秉衡独自开设“创新建筑厂”,于1913年至1916年包揽外滩三大工程:麦边洋行、怡和洋行、天祥洋行。20世纪30年代先后承建日商纱厂等。民国二十一年,承建虬江码头,同年又承建苏州河之桥梁4座。

上海川沙营造馆

上海川沙营造馆陈列

上海川沙营造馆陈列

这些营造家在上海市区承建了一大批结构精良、风格迥异的优秀建筑,营造出了上海万国建筑群的壮丽景象。由此,他们形成了上海建筑行业中举足轻重的“浦东帮”,使浦东川沙成为上海建筑人才荟萃之地。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浦东文博”、“浦东规划资源”等。)

    责任编辑:陆斯嘉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