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河女儿行 | 高原织锦绣,黄河女儿竞风流

2023-09-15 21: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黄河奔流,高原雄壮。9月14日,从《东方红》的故乡佳县到千年古县米脂,“黄河女儿行——讲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巾帼故事”全媒体采访团一路芬芳赏巾帼画卷,一路昂扬见证巾帼奋进炽热初心。

佳县慈爱公益中心

扩展“巾帼红”精神外延

让老人养老不离家不离亲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温暖四方,让幸福的阳光洒遍群众的心田!”9月14日,采访团一走进佳县慈爱公益中心,就被暖暖的爱意包裹,墙上一张张志愿服务的照片,定格了暖心服务的温情瞬间,记录着志愿者们以爱之名关爱农村“三留守”的生动实践。

中心致力于扶困助学、救孤助残、社区社会养老等多项公益事业,2020年以来承接佳县“关爱农村三留守——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公益项目,以关怀关爱乡村老人为核心,积极扩展“巾帼红”精神外延,培育乡村妇女为养老社工,按需求提供养老服务,系统性解决老人独居、妇女就业等社会问题,让老人不离家、不离亲,便能享受到有温度的幸福养老服务。

“给老人准备饭菜、收拾打扫、理发洗衣,是志愿者们日常的工作,我们在每个项目点至少有一名协同政府提供公益性养老志愿服务的养老志愿者,保障老人日常生活,提升老人生活质量。”中心负责人屈红艳向采访团介绍道,“每个村的养老志愿者每月要为本村30户老人提供2次具备公益理念和公益品牌的居家养老志愿服务,以及1次电话慰问服务,并根据老人实际需求增加弹性服务。”

据了解,团队已开展志愿者能力建设培训116场,带动500余名当地妇女参与志愿服务。三年来,为410户、677位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公益性居家养老志愿服务超过2.6万人次,服务儿童800余人次。

“多年志愿之路充实而幸福,今后我还要继续带领更多姐妹参与志愿服务,为佳县的百姓做好服务。”屈红艳信心满满地说。

暖服务、心连心,佳县慈爱公益中心志愿者们的脚步一直在路上……

东方红直播基地

直播助农筑梦乡村

让乡村的烟火气飘得更远

“2015年的秋天,看到漫山遍野的红枣烂在地里没人要,我是真着急呀!”在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内的东方红直播基地,采访团见到了90后⽹红助农主播王宇梅,说起她的“网红路”,王宇梅打开了话匣子……

“开始是在朋友圈发布红枣销售信息,随着短视频的兴起,2019年初,我注册了账号‘王家三闺女’,拍摄短视频记录陕北农村风土人情,石碾子、石磨、窑洞,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内容唤起了网友的乡愁,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浏览点赞。”王宇梅说,“没想到真的做成了,这为我发展电商带货助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王宇梅介绍,踏上电商创业之路后,每天要精心维护网销平台,还要以略高于当地农产品的价格与农民签订合作协议,既要保障农产品供应充足,又要对所销售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细致把关。“现在,妇联、工贸局等单位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网络也好了,渠道也打开了。8名姐妹加入团队,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把村里的土鸡蛋、小米、红枣等农特产品卖出去,一起增收奔小康,心里可美了!”王宇梅说。

截至目前,王宇梅已累计帮助村民销售红枣100多万斤、手工挂面120万斤、小米110万斤,加上其他农副产品,累计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超1600万元。

如今,在东方红直播基地还有一批像王宇梅一样的年轻人,他们通过直播,让家乡的特产走出大山,并且成立了一支有着丰富经验的视频直播师资队伍,对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进行直播培训,目前已累计培养主播1828人,其中本地实战型网红带货主播50余人。

“把家乡的土特产和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希望可以让乡亲们享受到电商时代的红利,更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王宇梅说。

米脂婆姨工作室

米脂婆姨指尖生花

巧手共绘致富画卷

生动的农民画、红艳艳的民间剪纸、精巧的手工刺绣、逼真的布老虎……在米脂婆姨工作室,一件件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手工作品让记者们目不暇接。在“婆姨”的巧手中,普普通通的一张红纸、一团毛线、一块泥巴,十几分钟就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米脂婆姨工作室合作负责人杜荣华介绍,米脂婆姨工作室于今年3月揭牌,是陕北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交流、销售开发的平台,工作室在传承、保护、开发和帮助民间艺术实现繁荣发展的同时,还定期为妇女免费开展剪纸、米贴画、针织、布艺等手工艺培训,并通过场地展示、店内售卖、线上电商等方式,让姐妹们的作品走向市场,实现“以艺养家”。目前,工作室已开展培训6期,培训妇女200余人,帮助妇女增收11余万元。

“我们从图案、颜色、技法等多方面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创新,让传统手工艺品走向市场、融入生活,让更多人从作品中认识‘米脂婆姨’,让陕北民俗在创新中绽放光彩。”杜荣华说。

家住米脂县银州镇银北佳苑的刘阿姨,今年54岁,从小受外婆和母亲影响,爱好手工艺。“现在每天送完孙子上学就来工作室,和姐妹们一起做手工。我已经卖出剪纸、布堆画、布老虎等多件手工艺品,赚了不少零花钱!”刘阿姨对自己的业余生活很是满意,爽朗的笑声在工作室萦绕……

高西沟水保生态教科展馆

高西沟常秀英窑洞

双手铸青山

“娘子军”打造“陕北小江南”

车行高西沟,松涛阵阵、碧波盈盈,金秋的风吹过,沉甸甸的穗子微微摇摆……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语重心长地留下了“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殷殷期盼与美好祝愿。

两年来,高西沟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践行“两山”理念,埋头苦干,在生态治理的延伸线上,找到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致富路。

来到高西沟常秀英窑洞,采访团被一张张高西沟村原村党支部副书记、妇女主任常秀英和妇女群众一同修梯田、打坝堰、建果园、种牧草的老照片吸引了目光。“当年日子苦,常秀英第一天结婚,第二天回娘家,第三天就上山干活了,修梯田、打淤地坝,全村人奋战十天十夜,硬是把一座山头变成了小平原。1978年秋,山洪将后沟水窖淤塞,妇女突击队负责挖泥清淤这项任务。作为‘娘子军’的一员,常秀英又带头跳进冰冷刺骨的泥水中,在冰水里用铁锨挖泥,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聆听那段历史,记者们无比动容。

没有当初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梯田盘山、宜居丰收。常秀英所代表的“高西沟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很多人,曾任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牛菊就是其中一员。

2011年大学毕业的牛菊,放弃了大城市的诸多就业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做了“大学生村官”。与常秀英一起工作的几年里,牛菊学习到了很多。从村里日常到百姓家常,牛菊走访记录、协调组织、讲解宣讲,为了高西沟村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留守儿童、农村妇女奔前走后,一干就是十多年。

“每当有人问及常秀英对高西沟村的贡献时,她总是说没做什么,只是多流了些汗。”牛菊说,常老踏实苦干、甘于清贫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她,“‘要入党,先种树’是村里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传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党员们薪火相传,把一生献给了高西沟的沟沟坎坎。我们不能忘记高西沟村过去的艰苦,要时刻绷紧环境保护这根弦,不懈奋斗,把事情干成!”

成立“高西沟陕北直播基地”、打造出“高西沟苹果”品牌、发展休闲旅游……高西沟村党支部创新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曾经望穿了眼的美好日子就在当下,常秀英等老党员的名字刻在了高西沟村绿水青山间,高西沟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担当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样板的光荣使命,挺膺在前,再接再厉,不断续写黄土高原上新的绿色传奇。

林草茂盛,金果飘香。回头望,生活在黄土褶皱中的高西沟妇女群众,朴实、坚毅的笑脸让人心头一暖,笑声、犬吠、虫鸣交织,飘得很远,很远……

米脂县杜家石沟镇高渠村

巾帼共建美丽生活

“庭院经济”落地开花

美丽、洁净、富裕,曾是黄土高原的老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如今,米脂县杜家石沟镇高渠村的妇女们正通过双手把美好的向往变为现实。

来到高渠村,屋舍俨然,庭院净美,让人赏心悦目。沿着一条开满鲜花的坡道上行,便来到了高渠村李生才家的院子。洁净的窑洞房外,挂着农具和“五美庭院”的荣誉牌;房前屋后整齐的种植着各色瓜果,女主人杜凤莲高兴地说,“自从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被利用起来后,去年我们家仅庭院收入就有2万多元,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

让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能实现推窗见绿、抬头赏景,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2021年,新上任的村妇联主席白娅娅扛起了发展庭院经济的责任,调研后她发现,想让庭院经济发展好,就要先把村上的妇女姐妹联合起来!她挨家挨户地走访收集妇女、儿童信息,恢复村级妇联组织,并成立高渠村妇联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全村妇女全面开展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行动,家家争创“五美庭院”,努力建设美丽宜居新高渠。

随着村上“榆林市五美庭院示范村”“米脂县五美庭院示范户”“陕西省五美庭院示范户”的不断涌现,白娅娅欣喜地看到,美化居住环境、发展庭院经济的观念在村里逐渐蔚然成风,美丽乡村的图景正徐徐展开,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均可实现年收入近万元。

考虑到高渠村特有的庭院优势,白娅娅又在电商助农上动起了脑筋。她通过自学电商知识,在多个网络电商平台宣传村上的文娱活动、小米产品、庭院建设等内容。线上直播宣传乡村文化,线下销售乡村特色产品,售卖的陕北粉条、高渠小米等农副产品,年累计额达3万余元,真正奏响了从“庭院美”到“庭院富”的乡村蝶变曲。

“现在回想起刚接手妇联工作时遇到的问题,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了。”回想这两年来妇联工作的开展和推进,白娅娅感触颇深,“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扑下身子,倾听妇女们的需求和期盼,做广大妇女同胞的知心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再难的事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做好。”

讲不尽的黄河故事

诉不完的巾帼情怀

9月11日至15日

黄河女儿行

讲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巾帼故事

全媒体采访活动

敬请持续关注

原标题:《黄河女儿行 | 高原织锦绣,黄河女儿竞风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