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内淋巴瘤患者人数近年来显著增长,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2023-09-16 17:4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一场名为“因美而生,驶向生命浩瀚”的沉浸式淋巴瘤光影科普展在上海衡复艺术中心开展,展览时间从9月14日持续到9月16日,这也是国内首场淋巴瘤主题沉浸式光影科普展览。

9月14-16日,沉浸式淋巴瘤光影科普展在上海衡复艺术中心开展。 本文图片均为主办方提供

本次展览通过各种光影效果,让观众近距离观察人体血液和淋巴组织,目睹B细胞变异导致各种类型淋巴瘤的发生,以及淋巴瘤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各种影响,助力提升公众对于淋巴瘤的疾病认知。

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于第8位,可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又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与滤泡性淋巴瘤最为常见。在淋巴瘤的整体的发病率上,在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患者中发病率最高的,占到35%左右。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王黎教授表示,淋巴瘤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整体来讲,它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

“近年来,国内的淋巴瘤患者人群在临床上出现了显著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与中国老龄化有着极大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科主任医师易树华同时表示,当前,淋巴瘤患者仍然以中老年人群为主,中国60岁左右的人群占比较高,比国外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年轻8-10岁,国外患者往往在70岁以上发病。

易树华特别指出,其实,淋巴瘤的整体诊断是比较难的,一方面临床表现很“诡异”,很隐蔽;另一方面,在诊断方面它很善变,要用各种手段去“侦破”,“比如患者身上出现了‘包块’,这就需要我们依靠病理手段去分析,实现淋巴瘤的早发现。”

究竟为何会发病?王黎对此解释,淋巴瘤和其它的实体肿瘤一样,具体的发病原因实际上还不是很清楚,和很多因素有关。从当前研究报道的数据来看,在北上广等相对发达的地区,淋巴瘤治愈率可达到60%-70%。但在中部或者是西部的一些地区,治疗的有效率就偏低,存在地区的不平衡。而根据《柳叶刀》2018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淋巴瘤患者总体的5年生存率仅38.4%,比西方国家低了很多,所以,中国淋巴瘤的治疗,尤其是规范化的全流程的治疗,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和细胞治疗的应用正在让淋巴瘤患者临床治愈成为可能。”易树华解释说,在临床上,当患者体内肿瘤全部消失,即可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简称 CR);而完全缓解达到5年的患者,便可以认为淋巴瘤已被临床治愈。

针对淋巴瘤,如何实现早诊早治?王黎表示,很多患者最主要出现的是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比如出现颈部的或者腹股沟的,浅表可摸到的,是患者比较容易发现的,但其实还有一些深部的,比如胸腔的、纵隔的、或者腹部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人可能无法及时发现,这就需要每年及时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尽早治疗。

易树华也提到,不少淋巴瘤患者最初也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身体长包块、经常皮肤瘙痒、低热盗汗、体重明显减轻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诊断、开展相应的疾病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李菁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