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郑克鲁逝世三周年|徐娟:纪念恩师

徐娟
2023-09-20 09:46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2023年9月20日是恩师郑克鲁先生去世三周年纪念日,读到远在加拿大的孙博师兄情真意切的纪念文字,我虽身在巴黎,心却飞渡重洋,回到祖国,忆念起与恩师交往的点滴往事。

郑克鲁

当我2000年还在湘潭大学读法语的时候,罗仁携老师邀请法国文学学者郑克鲁老师来校做讲座,郑老师学识渊博,语速不急不缓, 娓娓道来,典故信手拈来,简直就是一部活着的文学史。听完讲座后,我对郑老师的学识气度敬仰不已,心说如果能跟随大师学习那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谁料梦想成真。一年多的备考后我成为了郑老师2001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次来到上海拜访老师与师母,他们延安中路简朴的家中整面墙都是书。老师是北京大学毕业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朱碧恒师母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生,在新华社国际部欧美组工作长达十八年,也是一名出色的英文翻译工作者!老师和师母都非常平易近人,生活质朴简单,淡泊名利。

老师平生耕耘三大部分:外国文学研究,文学翻译,教书育人。

作为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的第二代学者,郑克鲁老师师从著名作家翻译家戏剧家李健吾先生,他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工作。郑老师强调从扎扎实实的材料中求取真知,并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他在学术研究中力求阅读原著和法国文学批评家的论著,无法见到的作品或次要作家也尽量多参考多本法国人的评论,以求客观和准确,他撰写的译本序言,也因丰富全面的背景介绍以及独到的艺术价值分析被广为传颂。

郑老师以一己之力,花了十年的时间,对法国一个个重要作家以及文学史进行潜心研究,勤勤恳恳写出了130万字的《法国文学史 》。整部文学史保持统一的风格,书如其人,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填补了文学史研究上的空白,是一部难得的著作。他接着又完成了《法国小说史》,《法国诗歌史》等巨著。

郑老师常说法国文学不脱离政治,而且能够充分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状况;好的文学作品需要人物形象突出,艺术技巧发展充分。在指导我做夏多布里昂的《墓外回忆录》硕士论文时,他给我指出兼有文人、政治家、外交家等多种身份的夏多布里昂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在革命党和保皇派两个世界游走,见过国王还有革命领袖,游历过欧洲和美洲。夏多布里昂独有的文学才能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成为非常宝贵的作品。郑老师希望我能够从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深度的分析,也鼓励我多读法文原文的作品和评论来加强研究。虽然研究生学习生活简单朴素,但是学习的过程却是非常充实快乐的。

郑老师的著作和翻译都是书如其人,他强调对文字的精心打磨与推敲,在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时候,尽量回避总用同一个词。在翻译的三个标准信达雅中,“信”和“达”是比较硬性可以量化的标准,是必须要达到的,至于“雅”不“雅”,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需要读者来评价。

《法国文学史》

不同文化语言体系表达不同,有的译者希望超越原著,用更贴近中国文化的方式来表达。实际上在同样的情景下,中西方的反应和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也是跨文化研究的乐趣之一。大师兄朱振武评价郑老师的翻译风格朴实无华,讲究忠实原文的句式句法特征,挖掘字里行间的深意,郑译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艺术效果。虽然集翻译、研究、教学三位一体的大成,郑老师从不故弄玄虚,从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从不摆弄新词套话,从不堆砌批评术语,从不膜拜西方的所谓理论,从不吓唬青年学者或普通读者。郑老师认为翻译上的探讨是纯粹的,是就事论事的,不应该因为人情就扭曲事实。

我非常推崇这种在研究和翻译上实事求是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生活中各个领域都应该是互通的。我2005年离开上海,离开文学领域后在法国读了商科,做了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类的工作。在多年后的今天做数据分析的时候能够做到尊重数据,就算结果不如预期,也需尊重事实,而不是为了达到想证明的目的而去捏造数据,这也是郑老师言传身教给我的影响。

2012年,郑克鲁老师凭借其译作《第二性》从入围的十部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四届傅雷翻译出版奖,这是他多年积累辛勤劳动的成果。“译事之艰辛,惟当事者知之。” 翻译是一个坐冷板凳的活,需要耐心,需要热爱,需要常年孜孜不倦地劳作。在近60年的翻译、学术、教学生涯中,郑克鲁老师累计完成了1700万字翻译作品,2000万字研究论著,加上其他各类文字,著述总数超4000万字。商务印书馆近年陆续出版《郑克鲁文集》,涵盖了他一生主要的译著。

郑克鲁老师桃李满天下,几十年带出了众多博士硕士弟子,高校,研究院所,政府部门,出版社,新华社,人民日报社,文联,作协等等,都有着郑门弟子们的身影。众多门生在不同的岗位发光发热,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郑老师和师母对待每位学生都是同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我那时2004年刚毕业留上海师范大学工作,在学校附近桂林西街租了一个小公寓。当时老师师母也在搬家中,我们成了一栋楼的邻居。 我在二楼阳台晒衣或者在桌子上读书写字的时候,师母在隔壁三楼的阳台往下就能看到我,有时候叫叫我,向我挥手笑笑。我与师母经常串门聊天吃饭,听到了很多关于老师曾祖父郑观应还有叔公郑景康的故事。

我后来得知,郑老师的曾祖父郑观应是晚清的启蒙思想家,他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版的“盛世危言” 是中国近代社会极具影响力的著作,给当时动荡的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视角,在书中还首次提出宪法理念,主张学习商战,兴教育,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多方面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是以富强救国为核心的变法大典,影响了数代伟人如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等。郑景康是郑观应的小儿子,著名的摄影师,曾为多位领袖和名人照相,天安门上的毛泽东肖像就是他的作品。郑克鲁老师出生在澳门市中心的郑家大屋,该祖居现在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出身名门的郑克鲁老师低调谦逊,从不显摆自己的学识和见识。法国大餐吃得津津有味,粗茶淡饭也吃得怡然自得。法国有道名菜血鸭,以银塔最为有名,半熟的鸭放上带血的酱汁,同行的人看到都要吓到,郑老师脸不变色大方儒雅地吃得大快朵颐。而平时老师和师母基本上在校园食堂解决一日三餐,一个小砂锅米线也心满意足。

师母教过我一道菜:油炸丸子。土豆胡萝卜煮熟捣成泥,放入几颗青豆还有一个剥好的虾,做成丸子状,放点盐和胡椒粉,接着放入油锅里炸,相当好吃,基于此我对师母的厨艺还是很有信心的。

有次师母叫我过去吃饭,端出了一钵香菇鸡,里面有一个香蕉。 “师母,这是什么?” “香菇鸡炖香蕉。”  “啊,我孤陋寡闻,这是哪里的做法?” “哦,我刚刚炖鸡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香蕉,觉得不错,就放进去了,克鲁,你吃呀!营养很好的!” 看着我呆呆的样子,师母就把香蕉夹给了郑老师。郑老师听着我们的对话,觉得很好笑,他接过香蕉放进碗里,也不做声,慢慢地吃掉了。师母这偶尔的创意和老师的随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伉俪情深,琴瑟和鸣。老师在学术上是大家,在生活上完全由师母来安排。

有次师姐王红坤和我们约好一起吃饺子,师姐是北方人,出手不凡。我第一次看到她在锅里不放油直接煎花椒,将脆脆的花椒碾成花椒粉,然后用擀面杖麻利地做好一个个面皮包饺子。对包饺子一窍不通的南方人的我看得目瞪口呆,那个花椒粉的香味我至今还记得。和郑老师、师母还有师姐一起愉快地吃饺子聊天,精神和胃得到了双重的满足。

对于我来说,美好的回忆总是伴着美食,这些美食让我怀念起和老师师母还有同门度过的时光。

2020年9月20日,老师因病辞世,得知噩耗,我悲恸不已。

当时的我在旅途中,在经过拉罗谢尔市中心的圣耶稣大教堂(Eglise Saint-Sauveur de la Rochelle) 的时候,我虔诚地给郑老师点上了一支蜡烛,愿这支蜡烛照亮老师去往另一个世界的道路,愿神灵保佑老师。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我说∶“一箪食,一瓢饮,在学海,人不堪其忧,郑师不改其乐 。贤哉师也!”

正如郑老师所说,生命就是给世界留下什么。

斯人已去,文过留名,老师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辈铭记在心。

2023年9月3日 定稿于巴黎

    责任编辑:臧继贤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