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董宇辉接受CGTN专访,我看到了英语的重要性

2023-09-22 11: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子语 北美留学生观察

“当你拥有了人们的注意力,你应该珍惜他们在你身上花的时间。”

前几天,董宇辉接受CGTN全英文专访。

曾凭借直播间内的金句频出火爆全网的董宇辉,再次因为丝滑的英文和高质量语录登上热搜。

谈及自己的爆红,这位全网知名的带货主播表示:

“我并非天赋异禀,我只是比较幸运。”

董宇辉说,他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精神世界。

针对当下年轻人深陷内耗和焦虑的现状,他也讲了自己是如何获得平静的。

访谈内容充实、富有哲理,评论区一片赞扬:

但是,在一片理智的讨论中,也冒出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

有网友发出质疑:

“(节目中)两个人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说英文?”

01

在CGTN采访中,董宇辉从坚持工作的意义、职场心态转变、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聊到如何克服当下“内卷”浪潮中的焦虑和内耗。

董宇辉金句频出,回忆了生活和工作中悟到的很多道理。

谈到金钱,他说“钱没有那么重要”。

谈到电商直播带货,他说“对于自己要传达的是什么价值,要时刻保持警觉”。

作为当红带货主播,在刚进入直播间那会,董宇辉也曾迷茫、困惑,觉得直播与自己成为教师的初衷不符。

直到他了解到产品背后的故事,和它所具有的价值,进而实现了自洽:

对于当下的“内卷”、年轻人如何走出内耗低谷,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集中注意力,不要分心。”

“你可以自我怀疑,但不要停留在原地。”

“思想开明。总结你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而不是一味地听别人的意见。”

在采访的最后,他还说“人们是通过你所做的事情来定义你(而不是自我介绍)”。

动人心弦。

然而,一期内容如此充实的采访视频,还是遭到了意想不到的“质疑”:

“(节目中)两个人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说英文?”

9月19日,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谈到这件事,感到“啼笑皆非”。

“你说你跟他解释吧,显得很傻。”

“你不解释吧,你又觉得他误会你了。”

02

董宇辉的采访视频由CGTN制作。

CGTN,全称“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中文名“中国国际电视台”。

采访全程英语,没有问题。

不过,“(节目中)两个人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说英文?”这样的话题,

将中国人学英语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提了上来。

此前,就曾有微博大V表示:

“英语是废物技能,掏空国人财力人力,解决外文资料问题,只要一支专业翻译团队就够了”。

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也有网友认为可以“一只翻译机走天下”。

可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手持翻译机和翻译软件,不出语病、完整表意都有难度,更别提精准翻译了…

随叫随到的专业翻译团队,不仅难得,而且培养起来成本也很高,可能不比从小学英语的成本低。

学英语的时候,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或许,我不需要学英语?”

“平时用不到英语,也要学吗?”

“学英语,是不是一种‘文化不自信’?”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或许是因为你还没有意识到,英语究竟有多重要。

学好英语不等于文化不自信,而是为了在当今英语主导的国际语言环境中掌握必要条件,从而更好学习、发挥我们的优势领域。

如今,包括母语人口在内,中文是世界使用人口第二多的语言,但这不意味着中文已经在国际上被相当程度上的广泛使用。

中文是世界使用人口第二多的语言

目前,英语仍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主要的世界语言。

这也就意味着,忽视英语的学习,可能意味着国际交流方面的倒退。

对个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失去很多求学和就业的机会。

在Nature上有一篇文章:《当英语不是你的母语》。

文中通过几个故事,讲述了使用不同语言的科学家在使用英语开展工作时遇到的问题。

文章以普林斯顿科学史教授Michael Gordin的总结为结尾,Gordin认为“英语并不比其他语言高级,但有一个统一的国际语言使科学交流变得简易且不易流失。”

体现在科学专业术语上,可以说英语凝结了几百年的科学知识,这一地位很难更改。

Nature报道截选

如果没有英语能力,想研究全世界范围内不同专业的科学家所写的重要文献,会变得更难。

与此同时,Gordin也认为:在本世纪内,科学语言可能分解成三种语言,英语、中文和其他一种语言。

但显然,目前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

相信读过英文文章的人会感到,翻译过程难免流失一些原文中特定的语气、韵律、文化背景、特殊语感......

不同译者在翻译同一部作品时,具体表述也会有一些出入,影响理解。

无论是品鉴文艺作品、学术研究还是日常交往,直接掌握语言和依靠翻译都是两种体验感。

此外,学英语不仅意味着交流,更意味着比别人更快地掌握外部世界的信息。

在印度教育片《起跑线》中,一位孩子的母亲要求孩子父亲购买全英教育的学区房:

“在我们国家,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小到自学哈佛公开课、DIY申请国外留学或者工作Offer,大到快人一步了解国际经济政治环境…

拥有英语能力,就意味着能够比别人先获取资源,取得一种信息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明星政商大佬都要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的原因。

说到底,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

因为英语在当前世界交流中占据优势,拥有最多的话语权,并且占领了当今的学术高地。

想要了解世界,我们就有必要学习英语。

语言是人类话语能力的社会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实在没必要往文化自信上挂靠。

03

不过,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困境,也会让一些人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

学英语的时候,或许你苦于记不住一些长单词、理解不了弯弯绕绕的语法?

又或者,因为缺少语境,陷入了“哑巴英语”的怪圈?

那么,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你的心态和学习模式还有提升空间。

首先,要正视英语学习的长期性。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徐浩曾指出,学生在达到CEFR(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b2等级(高于高中毕业生平均水准)之前,都需要稳定有规划的学习,至少一周学习8-10小时。

学习期间,尽量不要中断,逐步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

其次,要掌握科学合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比如,遇到生词怎么理解?怎么记忆?又或者怎么理解英语文章?

要长久地学习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必不可少。有了自主学习意识,遇到生词的时候,就能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进行理解和记忆。基于这些知识,有助于整体理解英文文章的行文逻辑和涵义。

最后,要重视英语交际。

对国内学英语的同学来说,“哑巴英语”是常见的困境。

想要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少不了“磨耳朵”,花更多时间听英文语料、熟悉英文发音、口语化表达和语感,并通过跟读来练习句子发音。寻找口语练习的同伴或教师,提高英语交际熟练度。

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过度担忧“发音标准”,要知道,即使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地区,也有很多发音不同的“方言”。

英语不仅是日常交际的工具,更是承载知识、作为知识中介的工具。

掌握了英语,我们也就能够使用它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此外,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认知发展过程,可以增进我们对社会、自然和自我的认识,实现个人成长。

祝你学习顺利。

原标题:《放过董宇辉吧!董宇辉英文采访被骂,我看到了个很不好的趋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